“金课”视角下商务英语课程改革路径研究——以贵州财经大学《综合商务英语》为例

来源 :海外英语(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要消灭“水课”,打造“金课”,外语教学积极响应.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贵州财经大学作为地方财经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应以为本省培养会英语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为导向,立足贵州省“大扶贫”战略,促进贵州企业“走出去”.该文基于“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总结了商务英语目前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设路径.
其他文献
该文主要通过隐喻机制和语料库调查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考察网络流行语“真香”的形义特征和英译策略研究,旨在分析网络流行语“真香”的多义性.研究发现:1)网络流行语“真香”主要有三种形式特征:①作定语;②具有动词的性质;③具有双关的用法.2)在隐喻的机制下,网络流行语“真香”主要产生了两种引申义:①比喻一个人决定做或不做某事,却一改前态,违背了自己的承诺或者预期与结果不同形成的心理反差;②(物品)价格经济实惠且性价比高.3)汉译英时,翻译策略主要采用意译法.
不同人的词汇联想能力不同以及词汇提取速度不同,而这是基于他们形成的词汇模式不同,即我们所要研究的心理词汇差异性.通过对比不同二语水平者的心理词汇表的特征,由此可以获得学生的心理词汇的组织模式,了解学习者的思考过程以及构建词汇网络的过程,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有效语言学习的理论支持,建立语言学习者的语义网络联系对二语词汇学习有重要联系.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以近义词fully和totally为例,依托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在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指导下,探索近义词之间的词频,语域,搭配及语义韵差异,从而展示其语用差异.结果显示:1)fully更多地用于杂志、报纸和学术领域,而totally更多地用于博客、电视电影和口语领域;2)fully搭配的大多是包含中性偏褒义语义色彩的动词,其位置在被修饰动词的左右均可,而totally搭配的大多是形容词,偶有动词,其搭配词的语义色彩错综复杂,但贬义搭配词高居
“老师”和“师傅”两个称谓词的使用场合及其内在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微妙变化,但少有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读.结合量性和质性的研究方法,通过社会调查和分析,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老师”和“师傅”两个称谓词的语义、语用和认知进行研究,发现两词的认知进程具有相似性,具体使用取决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势关系和认知情况.
不同学习能力的受众通过“基于能力”的混合式学习,即“自主学习——网络互动——课堂面授——线下反馈”的教学模式,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学习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与数据证明,外贸英语课程混合式学习的尝试性实践初见成效,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推广.
情感学习理论界定的学习目标与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二者均以价值观引领与内化、立德树人为宗旨.结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特点,本文借助情感学习理论研究成果,探讨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融入及其教学效果评价等三大问题.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今天国际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越发重要,而如何提供更多教学实践是跨文化交际类课程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情境认知理论设计三种渐进式问题导向体验情境:封闭式情境、半开放式情境、开放式情境.遵循认知规律,体现情境优势,辅以具体操作方法,旨在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得到社会检验,使其最终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普遍语法是指语言中存在的普遍规律.英语中疑问词移动的限制规律,如界限原则,就是普遍语法的体现之一.疑问句也是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研究的典型,他认为该句型反映出学习者普遍语法可及程度.普遍语法是否可及目前学界得出结论不一.有人认为是可及,也有学者认为不可及或者部分可及.该文通过学生参与测试,数据分析,打算回答以下问题:(1)飞行学生的二语习得者对普遍语法是否可及?(2)对二语学习时间不同是否导致学生可及程度出现差异?(3)在疑问句口语表述中出现的问题综述以及根据是什么?(4)教学中如何指导以减轻此类问题?
基于问题学习(PBL)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旨在促进师生参与阅读教学课前、课堂与课外全过程,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PBL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中,以实现语言学习和育人目标有机结合.全文共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已有文献与本文研究视角;第二部分以《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一课为例,具体展示PBL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已经得到全国高等学校的普遍重视.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出台各种战略举措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高等教育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以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凸显.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通论》课程为例,着重剖析和阐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借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提升,助力中国文化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