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秋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c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节是思想品德课——同学之间。“升入三年级了,同学们已经在班级里共同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你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当我把这个问题抛出来的时候,教室里竟鸦雀无声,这是我没想到的!冷场了几十秒,俊杰举手了:“老师,我有的。有一次我的橡皮找不到了,吴锦秋把他的橡皮借给了我。”他一带头,举手的人多了起来。我随意叫了一个:“我说的也是吴锦秋。前天我的双线簿用完了,是他借给了我一本。”又喊了一个学生回答,讲到的还是吴锦秋。大家竟然都是表扬他的!这,又是我没想到的!
   秋,一个特殊的孩子,一个差点被我“错过”的学生……
   一年级报名时的情境还在眼前晃动:当我埋头填写完报名学生名单时,刚抬头,只见一个走路摇晃,眼睛有些斜视的男孩来到我面前,见此情境,心里咯噔一下:哎,他一定要到咱班!看着眼前这位紧盯着我的男孩,我跟他妈妈说了起来:“这孩子,怎么了?”孩子母亲涨红着脸,一脸无奈:“老师,我孩子眼睛不好,手脚也不太协调,希望您今后多关照!”我停下手里的笔:“既然孩子有毛病,就该带孩子去看呀。”我真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学生!“唉,去看的,看的!”孩子母亲怕我拒收,赶紧说,“带他去苏州、上海看过,医生说会慢慢好起来的。”“我给你个建议:像这样的孩子,最好去特殊学校上学,如果放在普通学校,我觉得会被耽误的。”我心里是真的害怕班里有这样的学生,得想法“赶”他走。“老师,我孩子很聪明的,他记性特别好!”见我要把孩子拒之门外,母亲急了,脸涨得更红了,“你收下他吧!谢谢你了,真的……”说着说着,眼泪掉了下来,此情境触及我心中的柔弱,我只能答应。
   入学第一天上课,铃声响了,全班同学都端坐在教室里,等着老师进来,而他还在走廊里边唱歌边划拉着墙壁,横着身子走进来;好不容易开始上课了,可他又趴坐在地上了,一会儿折折纸,一会儿自言自语;到中午吃饭了,他呆坐在座位上,动也不动,问他为什么不吃,他回答不想吃,吃不下……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毫无办法,只能请家长来学校领他回去。
   第二天到校后,却见秋的脸上、手臂上多了几道伤疤,刚想问他怎么回事,孩子在我身旁无助地哭了,而送他来的母亲也流泪了:“没办法,老师,只能打呀!”我无言以对……这孩子太可怜了!
   于是,在周一的晨会课上,我把秋从座位上喊起来,带到大家面前:“同学们,秋是我们班的同学,因为他的身体原因,老师把他安排坐在讲台旁边,从今天开始,我们班中每一位同学都处处留心来帮助他,能做到吗?”虽然是才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但我从孩子们稚嫩天真的小脸上看到了同情,看到了怜悯。
   这以后,秋就成了我们班一名特殊学生,同学们也乐于帮助他,但他更多还是紧紧跟着我:上厕所,要跟我请假;写字写不出,要对我说;作业不会做,要告诉我……面对每天这样的烦琐唠叨,我有些吃不消了,我决心把他“还给”同学们,让他们去帮助他。
   又一次上晨会课时,我把我的这个“烦恼”告诉了孩子们。令我惊喜的是:课上有很多小手举起来,都表示“老师,以后我们来做他的小老师,你不用操心了”。我以为这是孩子们表示的大口号、大决心,只是安慰安慰我这个老师的,没想到,孩子们真的这么做了。班长宇把他拉到身边,郑重其事地告诉他:“老师每天要管我们很忙,你不能经常去烦老师的,要做什么事,我们来帮你,好吗?”秋竟听话地点点头。嘿,宇的一句话,真的起了作用:课下,他身边总有几个同学围着,有的帮他写算式,有的给他讲解词语,还有的为他整理学习用品……
   得到了大家的帮助,吴锦秋铭记在心,并且用行动回报同学们,所以才有了今天思想品德课令人感动的一幕。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孩子。他们不听课,到底在做些什么呢?借着本学期在我园大四班听课的机会,我好好地观察了一番,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我为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孩子大致总结出了“三步曲”。     3分钟的认真劲     老师开始上课了,小朋友们都坐到了自己的小椅子上。浩浩当然也不例外,在小椅子上坐得格外端正,背挺得直直的,两只小手放到了膝盖上,摆出了一副非常认真听课的架势。但这认真劲还没坚
期刊
宝贝到了3岁多,嘴里蹦出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由“行”变成了“不行”。   每次例行与他商量:   “我们这样做好不好?”   “我们先做这个好不好?”   他都斩钉截铁地大叫:“不行!”   嗯,知道表达不同意,有主见了……开始我还挺高兴,饶有兴趣地打听他的见解:“那你想怎么样呢?”但他的见解往往让我哭笑不得。   频繁地说“不”,频繁地拒绝接受妈妈的安排,有时候他抗争的方式近乎激烈,
期刊
下午放学后,隔壁办公室突然声音大了起来,我忙走了过去,是一位家长和老师在争辩什么。家长是学生的爷爷,指着书抱怨:“你们老师都是怎么回事?怎么能这样呢?”这可把我弄懵了。他所指责的这位老师在学校还是颇有教学水平和威望的,什么事情能够把这位爷爷激怒呢?   我们请爷爷不用着急,慢慢说是怎么回事。爷爷情绪比较激动,大声嚷道:“这个老师要孩子用什么纸包本子,我们没有买到,还没包,今天上课就批评我们孩子。
期刊
晚上九点,女儿妞妞还在看她喜欢的动画片,一点睡意都没有。我打着哈欠说:“宝宝,我们睡觉吧,妈妈困了。”妞妞问我:“妈妈,你还忍得住吗?”   我又打了一个哈欠说:“妈妈忍不住了!”   妞妞说:“妈妈,我还忍得住!”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期刊
蚂蚁们在进行长途旅行,他们走了很久,不知道走了多少路。   他们曾经翻越了一座很高的山,过了一条很深很干枯的大沟,还在树叶船的帮助下渡过了大大的池塘,最后,他们都觉得累了,想找个地方好好歇歇。   “瞧,那儿有片树林,就在那儿!”领头的蚂蚁指着前方说。紧跟在后面的钢头蚂蚁说:“哎呀,看起来还有很远呢。”   “不远了,我们再加把劲,就要到了。”领头的蚂蚁说着,加快了脚步。   第三个蚂蚁跟
期刊
当我怀上小宝后,全家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我的身上。要我多注意身体,不要经常抱女儿格格。每次,当格格无理取闹的时候,外婆就会对她说:“格格,你快当姐姐了,是大孩子了,要听话。”   格格立刻嘟着嘴巴说:“我不要长大,我永远是妈妈的小宝宝。”   当时,我们没有把格格的这句话放在心上,以为只是小孩子说说而已。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令我非常意外。   有一次,我说把格格的小床留给小宝睡时,格格说:“妈
期刊
“我要得第一名!”很多孩子这么对自己说。“你要得第一名!”很多爸爸妈妈这么对孩子说。我们家天天也这样对自己说,我也这样对天天说!   天天上幼儿园了,过得挺滋润,什么活动都参加,也得到了老师不少表扬。他很是高兴,自我感觉特好!直到有一天,小家伙终于尝到不是第一名的滋味。   那个夏天,我带着天天,参加单位的旅游!火车上的时光总是那么无聊,几个小孩子更是无聊,除了爬上下铺,没什么可玩的。  
期刊
我要当爷爷了   儿子:妈妈,你上网的时候就把我的QQ宠物宝宝挂上。   妈妈:挂上干什么?   儿子:那样他就可以早点结婚,然后生小仔仔,这样我就可以当爷爷了。    上网查资料   儿子:妈,我上网查个资料行吗?   妈妈:查什么?   儿子:查一下姚明的爸爸妈妈是不是打篮球的。   妈妈:不用查了,我告诉你,是。   儿子:那查一下他爷爷奶奶是不是。   妈妈:是。  
期刊
最近,幼儿园里刮起了一股“贴纸风”,小朋友们个个手持五彩缤纷的小贴画,有的是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有的是风景优美的山水图片……孩子们玩得开心了,但令人烦恼的事情也发生了:教室的墙壁遭了殃,这儿被贴了一块“膏药”,那儿被打上了一块“补丁”,实在大煞风景。怎么办?尽管老师三令五申,可收效甚微。面对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看来批评与指责都无济于事,只好挖掘游戏本身的“无穷潜力”了。没想到,稍一尝试,竟然
期刊
米拉的家在森林旁边。每天早上,米拉都要去森林里采一大把野花,插在桌上的花瓶里。充满生机的花瓶散发着奇异的香味,那是去年爸爸从很远很远的大森林里带回来的。   这几天很奇怪,米拉一到森林里,就会看见一位绿头发的小姑娘在她眼前一晃,然后就不见了。米拉好想叫住她,可是每次还没开口,那绿头发的小姑娘就不见了。    米拉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傻孩子,你太缺朋友了,所以才会这样的。”是啊,这里方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