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15>45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0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课堂45分钟教学评价是评估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课堂教学改革乃至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因此,课堂45分钟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合理地安排课堂45分钟教学呢?我认为应将课堂45分钟分解为三个部分,即:入课准备5分钟、授课讲解25分钟、当堂练习查效果15分钟。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对这三部分内容分别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入课准备5分钟是基础
  我觉得,抓好了课前5分钟,就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在这5分钟里,我们可以走上讲台,用目光环视全体学生,用眼神查看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状态,并提醒一些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等待,从而静下心来上课。当学生调皮时,他会看老师一眼,这时我们用亲切的眼光看着他,他会不好意思地马上停下来;当学生表现好时,我们用赞许的眼光看他,他会获得一种力量,更加自信;当学生喧闹时,我们用沉默的方式来提醒,学生就会很快安静下来。这些看似没管,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当然,有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5分钟,组织学生朗诵优美诗篇、名人名言,增加他们的阅读量。短短的5分钟,既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增添趣味性、生动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二、授课讲解25分钟是精髓
  有效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即: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过程,使单位时间里教学效率高,而且还要关注学习者的参与度——广度、深度、效度和自觉程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绝大多数学生充分参与,组合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要求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有效性。
  我觉得一节好的课堂应该具有饱满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把握、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的分层递进……
  三、当堂练习查效果15分钟是关键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优化课堂练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学习不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就难以牢固地掌握新的知识、形成技能。
  但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常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致使下课铃声响了,才发现没有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有时,一节课的新知识很多,教师生怕漏下知识点,于是拼命讲。一节课下来,教师很累,学生由于始终处于“听”的状态,也很累。有时,由于教师事先没有去浏览作业本,在给学生练习过程中才发现有些练习在重复做,有些练习难度偏大,有些练习与本节课内容不太匹配——盲目的多练效果自然不够理想。有时,我们的练习安排了一定的时间,但是,“一刀切”的练习没有去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优等生来说时间太多,这些练习他们“吃不饱”,而对于学困生来说,时间又不够。
  面对铺天盖地的教辅材料,我们眼花缭乱;面对新课程下的每一节新授课,我们滔滔不绝。现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能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做得却一塌糊涂、文不对题,而且字迹潦草、审题不清、不会检查。静下心可以发现,许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只管讲,而忽略了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练习的时间——给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时间是一节有效课堂成功的关键。
  上文可以用“打基础、求精髓、抓关键”9个字来概括总结,实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课堂45分钟教学是教师教育活动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如何利用好45分钟时间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广大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还需要所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更高效。
其他文献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和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如何进行科学家访、有效家访呢?关键是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一、访前——目的明确,准备充足  访前要做到“三熟悉”。一要熟悉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如父母工作、家庭收入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关心子女教育情况等;二要熟悉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在校表
期刊
社会在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然而,何谓健康?怎样进行健康教育?人们的看法却很不一致。有的自视健康的观点和做法,其实与真正的健康相去甚远。可以说,不是人们不重视健康,而是对健康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所以,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选择。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健康教育课,即使有,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  一、培养写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内心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写作的教
期刊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利用多媒体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等作用,可以使学生们看到想看而看不到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度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观察的对象。然而,有一
期刊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育者的共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注重以下“五导”:  一、认真编导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编写阅读教学教案,创设情景,分角色表演,目的在于强化语言训练的强度、密度,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吸收量。教师还要精心准备材料,编写好课外阅读文章,要求学生每周阅读1-3篇文章。  二、善于引导  有了教材和教师准备的阅读材
期刊
【摘要】  高效课堂的理念的认识,用高效课堂理念来认识数学课题学习的意义,用高效课堂的理念指导数学课题学习的过程,用高效课堂的理念改变数学课题学习效果的评价。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 理念指导 课题学习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作业呢?如何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又富有探索价值的作业呢?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究:  一、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学者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设计作业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
期刊
对于朗读,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现象:一是发音不准,二是唱读,三是漏读、添读或回读,四是朗读速度或快或慢,五是缺乏感情色彩。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让朗读教学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只求形式不求实效;朗读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朗读成了少数优等生表演的舞台;朗读方法指导少,不得要领。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教师指导是关键。  一、读准字音
期刊
【摘要】  在界定个人领域规约上,我根据我们课题的总计划在我担任班级,对52名幼儿,进行了小、中、大班的三年的计划规约的指导培养。结果表明幼儿对正确良好常规有了理解,孩子能从自己身边认识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规约自己的行为,长期的督促孩子在行为中,收获习惯,在习惯中形成初步的个性。  【关键词】常规 生理 行为 习惯 规约  《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从“直接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和“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两方面阐述了在浮力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 思维训练  在浮力的课堂教学中,针对浮力大小的探究,存在着多种方法,不同的方法对应于不同的侧重点,所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不相同。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直接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  这种教学方式以人教社出版的教材为蓝本,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