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中国知网,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析中医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选穴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9年1月1日-2021年7月10日中医药及针灸(含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相关文献,提取其中穴位组成、证型及治法信息.在完成筛选后建立好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的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统计不同穴位使用频率,不同证型及治法出现频率,分析穴位配伍规律及关联、聚类效果.结果:证型、治法部分纳入41篇.41篇文献中涵盖证型58个,涉及15个证型,频次前三位为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北京,100048;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7300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中国知网,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析中医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选穴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9年1月1日-2021年7月10日中医药及针灸(含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相关文献,提取其中穴位组成、证型及治法信息.在完成筛选后建立好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的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统计不同穴位使用频率,不同证型及治法出现频率,分析穴位配伍规律及关联、聚类效果.结果:证型、治法部分纳入41篇.41篇文献中涵盖证型58个,涉及15个证型,频次前三位为脾虚湿困证(16),脾胃虚弱证(8),脾肾阳虚证(8).涵盖治法37条,涉及25个治法,频次前三位为健脾益气(12),化湿止泻(11),温补脾阳(6);穴位部分纳入的文献共有40篇,筛选出43首穴位方,涉及穴位36个,使用频次>5的穴位共10个.使用频次前3位分别为天枢(30)、上巨虚(16)、大肠俞(16).常用穴位配伍10个,支持度>30%的为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天枢,聚为3类时聚类效果较好.结论:脾虚是功能性腹泻的关键病机,治疗上应重视补脾气,温脾阳以治本,同时兼顾化湿止泻以治标.配穴注重远近、阴阳、前后相结合,运用俞募、合募等经典配穴原则,达到缓解功能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以数据统计分析为依据考究穴位的配伍组合对提高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中风后吞咽障碍作为中风病的兼证,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认识不同,治法各异,未形成规范化治疗方案来指导临床,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尚不深入,缺乏远期疗效观察.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文章基于“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及张金生教授“冰火疗法,重构阴阳”的学术思想,提出“阴阳结”是本病的核心病机,隐瘀是本病难愈的重要因素,咽喉是突破本病的重要关隘,并通过验案加以阐释,以期展现冰火疗法的内涵,望取得本病中医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突破.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具有化瘀止血、消肿镇痛的功效.笔者通过阅读近年来对三七的药理及临床研究,发现其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发挥着止血、活血、补血、镇痛、抗炎的作用,在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痛经、癥瘕等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三七在治疗妊娠疾病中剂量一般不超过3 g,在其余妇科疾病中剂量多为3~10 g,其发挥活血作用时剂量多是5~10 g.
目的:评价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中国临床注册中心等中文数据库.收集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0年8月,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采用Cochrance系统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应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系统评价纳入10篇文献,共计936例患者,纳入的文献均为中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