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手术与血清、组织E-钙粘附素变化的关系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men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患者血清E-钙粘附素(E-Cd)浓度和组织E-Cd的mRNA水平,探讨E-Cd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联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9例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Cd浓度;应用点杂交法和计算机灰度扫描分析组织的mRNA灰度均值.结果 血清E-Cd浓度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浸润组或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膨胀组或无淋巴结转移组,切除瘤体后上述各组的血清E-Cd浓度均明显下降.各组的组织E-Cd mRNA均值变化与血清E-Cd浓度的一致,且两指标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血清、组织E-Cd可能与人胃癌的生长方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鉴定mfg12凝血酶原酶/纤维介素基因转录激活所必需的调控元件或转录因子.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a1b/c小鼠的巨噬细胞内是否表达肝细胞核因子4(HNF4),共聚焦显微镜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和CD44 mRNA的表达与术后乳腺癌微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07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癌转移阳性者45例,腋窝淋巴结癌转移阴性者62例)手术前24h和手术后12d血中CK19与CD44mRNA的表达,同时与35例良性乳腺病患者及6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比较. 结果手术前24h患者血中CK19和CD44mRNA阳性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eNOS基因外显子 7G894T位点设计引物 ,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目的片段 ,
目的探讨60岁及以上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人民医院1985~2000年间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及部分门诊患者共186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岁)与非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59岁)间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1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60岁者16例(8.6%).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腹痛、腹泻及发热较非老年溃疡性
目的分析极易与卵巢癌相混淆的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特征,寻求两者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1994年3月~2002年5月间收治的20例确诊为盆腔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济条件差、有结核病史或明确的结核接触史、发热是鉴别晚期卵巢癌与盆腔结核的重要依据.20例中有盆腹腔肿物者20例,腹胀18例,腹痛12例,腹水20例,发热18例,消瘦13例,腹泻6例.血清CA125检测结果最小64 U/L,最高1 0
探讨球麻痹患者最佳的雾化吸入方式,提高吸入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回顾性调了35例行持续超声雾化吸入的球麻痹患者,发生氧饱和度(SpO2)下降的有9例,其中有3例发生严重的窒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因子 p27kip1蛋白和周期蛋白 E(cyclinE)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SP法,检测 p27kip1和 cyclinE蛋白在 37例大肠腺癌和 26
目的 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近期疗效。方法 54例CML患者接受imatinib治疗,其中慢性期(CP)17例,加速期(AP)13例,急变期(BC)24例。imatinib用法:CP患者400mg/d,AP和BC患者600mg/d,均为餐后一次顿服。治疗前全面查体,查血象、骨髓象、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治疗期间第1个月每周查血象2
目的 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分析用简化评分系统评估患儿病情的效果 ,以期更好地适用于基层医院。方法 对 14家三级医院的 10 36例患儿 ,于入院第 1、3、7天及出院或死
目的利用99mTc-硫胶体(99mTc-SC)制备放射性血栓栓子,建立犬肺血栓栓塞症(PTE)模型,观察体内血栓动态演变情况,以及溶栓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应用99mTc-SC加入人全血中制备放射性血栓,通过洗脱实验等方法评价核素在血栓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动物实验采用自体放射性栓子经犬的股静脉注入建立的PTE模型,对模型显像观察14 h,利用核医学的感兴趣区(ROI)技术以及离体方法测定栓子的自发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