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党报记者如何转型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在有效满足人们多样化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为了更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党报记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使党报新闻价值得到有效发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党报记者对全媒体时代自身肩负的重要职责认识还不够,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也有所欠缺.党报记者要主动转型升级,提高专业素质,使党报新闻报道更加贴合全媒体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党报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下获得更好发展.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同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陆地边境乡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但边境乡村相对落后的局面仍然突出.笔者就中国陆地边境乡村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改进和解决提出几点思考.
期刊
“牛某某性侵未成年人案”作为新《刑诉法解释》实施后的首例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案,围绕新《刑诉法解释》中“一般不予受理”的理解与实际适用问题出现了诸多争议.对此,应当谨慎判断何为违反立法原意.允许“例外”符合法教义学对“一般”的解释,进而,应当从其他法律中去探索对“例外情形”的理解.未成年人司法是司法改革的先行者,未成年被害人具有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特殊被害内涵等特征,就《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要求而言,将未成年被害人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整体例外”,具有破局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全球性的盛大体育赛事,一方面对展示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冬奥会备受全世界各国人民关注,也成为了世界各国文明互鉴的国际人文交流大舞台,是让世界了解举办国的重要窗口,有着重要的世界意义.
期刊
党内法规的合理性审查标准具有维护党内法规理性权威、保障党员正当权利、衔接合法合规性审查以及规范自由裁量等实践价值.目前的合理性审查标准面临审查内容不确定、“不合理”情形的列举缺乏涵盖性与周延性、实用性薄弱等困境,制约着合理性审查制度的发展.应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借鉴和转化公法上的比例原则,从目的正当性、手段选择最优、目的与手段之间比例均衡三个层次构建合理性审查基准,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法治建设目标以及完善党内法规制定和监督制度的要求.
2021 年12 月2 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给团结报社发来贺信, 对团结报创刊65 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对创刊以来取得的突出成绩、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期刊
产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近年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大抓产业、主攻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2021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6500亿元,跃上新的千亿元台阶,工业占GDP比重提升至24.15%,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期刊
本次北京冬奥会,以其独特的空灵轻盈的中国式浪漫、从容温暖的中国式风格,精准地践行和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精髓.
期刊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旅游在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潜能、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提高传统乡村经济附加值、调整优化传统乡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旅游方式和目的地之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推动乡
期刊
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我们必须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让忠诚成为云南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让全省4700多万各族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提出一个怎样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思想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的重要命题.
期刊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乡村振兴战略也随之进入到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尤其是民族地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突出,这直接导致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成为影响云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短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