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份”与量子纠缠及大音希声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o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楼梦》七十四回讲的是由傻大姐拣了一个“五彩锦囊”,上面绘有春宫图,引起一场抄检大观园的风波。这回的语言设计策略是极为巧妙的,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王善保家的是一个奴才,但她却不识相,极力争取“话份”,结果是“自取其辱”。这一回的语言设计有现代物理学上的“量子纠缠”神奇效应,取得“说一现二”的效果,语言的潜在性能量发挥到了极致。作品又使用“逆势行文、反向行笔”的方法,写出激愤与无言的两种反抗方式,有“大音希声”的效果。
  关键词:“话份” 量子纠缠 说一现二 反向走笔 大音希声
  一、“话份”不在言多
  “话份”系指人类交往中说话的权利。在许多场合中,“话份”的多少决定了人的身份和地位。当代作家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使用了这一术语。有时在场者“声音高”、说话多就意味着身份重要、地位高,但有的场合,也并非完全如此,情况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避嫌隙杜绝宁国府》便写了一出争夺“话份”的悲喜剧。“傻大姐”在大观园“正往山石背后掏促织去,忽见一个五彩绣春囊,上面绣的并非花鸟等物,一面却是两个人,赤条条的相抱,一面是几个字。这痴丫头原不认得是春意儿……”她送给了邢夫人,“邢夫人接过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并嘱咐傻大姐千万不要告诉别人。由此引出了一次由王夫人决定的对大观园的大抄检。
  这次大抄检的领队是王熙凤,队员有王善保家的、来喜家的等人组成。必须明白,这次大观园的抄检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总领队王熙凤的“话份”最大,其他人等仅仅是随从,“话份”很小。但在抄检过程中,有一个不太本分、“话份”很小的人,却极力争取“话份”,想提高自己的身价,展示自己的才能,争取自己的地位,但事与愿违,其结果是“话份”多了,受辱也多了,“偷鸡不着蚀把米”,“自取其辱”,自作自受,此人便是王善保家的。王善保家的本是邢夫人的陪房,平日进大观园,“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不自在,要寻他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件事来,以为得了把柄;又听了王夫人委托他,正碰在心坎上……”她本来是没有什么“话份”的,但是,此人却极力争取“话份”。一是她在主子面前极力诋毁有个性和叛逆性格的丫鬟晴雯。她先是揣摩主子的心思,想控制丫鬟们,她进谗道:“……这些女孩子们,一个个倒像受了诰封似的,他们就成了千金小姐了。”接着又具体指名道姓诋毁晴雯:“别的还罢了,太太不知,头一个是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的模样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只眼睛骂人。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本来她和晴雯都属于下层人物,同为贾府的仆人,只不过他是邢夫人的陪房。此时她却对同类投石下井,以致酿成后来晴雯病亡的惨剧。二是在抄检大观园时,她最积极,谗言最多。抄检潇湘馆时,她竟然连黛玉也不放过,幸亏有王熙凤为黛玉说话,黛玉才免受伤害。
  王善保家的乌鸦嘴在探春院内说的混话,使她受辱最深。探春是什么人?大观园姑娘们心中的豪杰,连号称凤辣子的王熙凤都让她三分。此人聪明绝顶,言语尖刻,对王熙凤的一番议论,早就超出了因绣春囊抄检大观园从而整治家风的范围,预见大家族破败灭亡的必然历史命运:“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王熙凤对探春是满脸的笑。周瑞家的也早想离开探春这里了。偏偏这个王善保家的不识相,仗着是邢夫人的陪房,“他便要趁势作脸,固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的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这个争“话份”的女人,想不到探春如此刚烈,不给她脸面,她不但挨了探春一记响亮的耳光,而且还被探春骂得狗血喷头。在抄检迎春的房间时,在迎春的丫鬟司棋的箱子里抄出一双男人的棉袜、缎鞋、一个同心如意,以及情人潘又安给她的一封信。原来这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儿,她逞强多嘴,想不到屎盆子扣到自己头上了。王善保家的“无处煞气”,只好打着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遭下孽来?说嘴打嘴,现世现极!”王善保家的之所以自取其辱,就在于她对自己的“话份”没有清醒的认识。每个人在其具体环境中的“话份”是有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在于主仆地位与长幼序齿。在主子面前,仆人的“话份”是极少的;在长辈面前,小辈的“话份”也是极少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话份”权利的分配极为微妙。讲话者有多大的“话份”,需审时度势,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不能说。在这一回中最具有“话份”权威的当首推王熙凤。但王熙凤是个极聪明的人,她巧妙地利用“话份”,在每个姑娘房中的言语是滴水不漏的,极为得体。王善保家的极力争取“话份”,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与脸面,但结果却与其初衷相悖。此时王善保家的遭际犹如一则寓言:小溪旁的青蛙大声吟唱,一条蛇蜿蜒前行,并不做声,但大声吟唱的青蛙却成了默然之蛇的腹中之物。由此看来,“话份”并不完全在于言多,而在于言适。
  通过王善保家的和王熙凤二人在抄检大观园时的“话份”表现,活现出大观园的生活场景,写出了大观园中各色人等的性格以及等级森严的封建大贵族官僚之家的生活,并且预示了这个大家族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在这回中作者通过奴才不守本分,极力争取“话份”而反使其受辱的情节来展示极为巧妙的语言设计策略,是《红楼梦》语言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标志之一。
  二、量子纠缠之中的语言张力
  量子纠缠是关于量子力学理论最著名的预测。量子纠缠就像传说中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当一个粒子被操作而状态发生变化时,另一个粒子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如果两个粒子互相糾缠,即使相距遥远,它们还会在遥远的点之间出现神奇的互动关系。这个物理学上的量子纠缠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借来解释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设计艺术。作家对某一个人物进行叙述状写时,并没有涉及另一个人物,语言符码的表层能指虽然没有字面的显示,但是语言符码的深层所指自然而然地涉及另一个人物,犹如两个量子的纠缠。这种量子纠缠式的语言设计和运用,是一种大师级的语言巨匠才具有的能力,从而使作品的语言具有巨大张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曾永义先生在华人戏曲界影响极大,是笔者所敬仰的综合性戏曲学者。他坚持“案头”与“场上”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术态度影响了两岸数代戏曲人。曾先生除了著作等身之外,创作剧本丰硕、教育成就卓著,他不论是对戏曲传承发展还是变革创新,乃至对戏曲的跨文化传播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年来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和民间交往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戏曲教育 传承创新 跨文化传播 文化影响
摘 要: 本文旨在对亨利·米勒“自传体三部曲”(《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黑色的春天》)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对尼采几部代表性著作的研究,主要围绕尼采哲学中的反基督教传统道德伦理、狄奥尼索斯精神、重估一切价值三个方面对亨利·米勒的小说展开探究。  关键词:亨利·米勒 “自传体三部曲” 尼采  一、前言  《北回归线》作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亨利·米勒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在1934年出版
摘 要: 徐甲英以辽南为母题的壮美山水,有着远高出一般画家的意境与格调。他的山水画风格和气质脱胎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地”,来源于厚重而独特的地域文化;他的山水画的技巧的升华,画作的格调与意境,多来源于自身所具的修养与人格。  关键词:徐甲英 山水画 格调 意境  徐甲英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曾任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和沈阳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沈阳美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沈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是中国美术家协
“建黨100周年”作品征集比赛
摘要:《三峡好人》的英文翻译是“still life”,静物的意思,包含着对物凝视的诗意。贾樟柯导演的这种静物意识也影响了他的审美观,他认为的美有种融合性,带有某种我们生活境遇的痕迹,带着生活的真实感。时间性的美感是贾樟柯电影中诗意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一个人的长镜头让观众沉浸在“纯视听情境”里,任时间流走、蹉跎,将生活中本然存在的庸常、多余的时间静化成了人容纳于物的诗意。  关键词:《三峡好人》 诗
摘 要:李强的诗集《萤火虫》是当代诗坛的重要收获,是有着“诗史”价值与“诗思”价值的当代诗歌创作的经典个案,是解读当代诗歌创作的重要窗口。本文就李强《萤火虫》的叙事特征以及旅行叙事、人生叙事、生命叙事、爱情叙事、史诗叙事做片段性的粗浅解读。  关键词:旅行叙事 人生叙事 生命叙事 爱情叙事 史诗叙事  李强的诗集《萤火虫》无疑是当代诗坛的重要收获,因为我们能从这部诗集里看到李强以诗人、哲人的态度既
摘 要: 现实是文学创作永远不可分割的部分,先锋文学更深入地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小人物的命运从细微之处显示出个人强烈的情感意识。余华的创作着眼于这一点并超出常人对于个体人物的怜悯,《第七天》是余华对于底层写作回归的重要作品,小说的内容荒诞却又反映了真实的现实,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之下又将美好的曙光留下,作者将自己从亲历者的身份中脱离,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作,或隐或显地反映了现代情感的现状。  关键
摘 要:海德格尔从“关系论”视角出发,将处在具体关系、具体环境中的人或事叫作“此在”;而“格式塔”学派则从“整体论”视角出发,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和“完型”。本文以“此在”说和“完型”说为学理资源,分析迈克尔·坎宁安小说《时时刻刻》中处于特定悲剧性“此在”情境中三位女性人物各不相同的生命历程;同时将三位女性的“此在”命运看成是“整体”和“完型”,勾勒出三位现代女性直面“此在”,逆袭向上的生
摘要:对于艺术家来说,取景和构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观者对视觉和视觉叙事产生强烈感知。不同的画幅与构图会带给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对影片的叙事与主题产生帮助。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别具一格的人文观点与视觉模式,中国化的色彩倾向,挑战性的政治话语,使其成为国内影坛颇具话题性质的电影之一。  关键词:电影画幅 构图 观众心理  一、世界上的变形画幅影片与冯小刚创作的灵感来源  从电影诞生以来
摘 要: 面对不断衰落的贾府,贾探春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创造、利用一切机会为贾府振兴进行改革,也为自身成长搭建平台。这一过程中,探春坚持原则、一心为公的做法为其成功提供了保障,这对新时代青年干部改变“佛系”心态,形成勇于干事创业的作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新时代青年干部应当通过树立上进心和责任心,从而不断提升正能量从而获得成长。  关键词 :《红楼梦》 探春 青年干部 “佛系”  贾探春是《红楼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