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筛子 等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遍地筛子
  
  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说,他碰上了一件奇事!
  他打开自己手机的“每日备忘”栏,翻到2007年2月7日,激动得有些气喘地说:“我本来只是随便记下了这些东西,为的是开班会的时候给自己提供一点参考的内容,谁想到竟……”
  我接过手机,从显示屏上读到了下面的文字:“雪大,未停,教务处通知可自愿上自习。坚持上完两节自习的同学共19人:马婷,夏小伟,周万鹏……”
  “知道吗?”他说,“我们班今年考上本科的,恰好就是这19人啊!怎么就那么巧呢!”
  我忍不住将那条简单的手机备忘文字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对他说:“你好好琢磨琢磨,偶然中是不是包含着某种必然?”
  我想到了毕淑敏老师早年写的一篇小文章,题目叫《暴雨筛》。写的是发生在一位“南方女友”身上的真实故事。那名女子35岁考上了一所夜大学,每天下班后穿越5条街道去上课。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暴雨倾盆。那时电话还没有普及,她没接到学校发出的停课通知,于是她顶风冒雨连滚带爬地赶到了学校。到校后才发现,三千多人的学校,从老师到学生,除了她,没有一个人来!但传达室的老师傅却给予了她很高的褒扬。他说,暴雨是一个筛子,将那些懦弱者、犹疑者统统筛了下去,仅在筛网之上留下了最有胆量最不怕吃苦的人。这样的人,“以后会有大出息”!后来,她果然在自己的人生中赢得了更大的成功。
  大雪是一个筛子,暴雨是一个筛子,人生许许多多的时刻都是一个筛子啊。
  (佚名/荐张丽钧/文)
  
  假如没有读书
  
  这是某电视台举办的一档谈话节目。嘉宾一共四位,都是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他们来自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引领着各自领域的潮流和风骚。他们有房,有车,事业有成,是无数男人眼里的标杆和学习的榜样。但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无一例外地生长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
  谈话就是围绕着“读书和命运”这个话题展开的。
  最后,照例要有台下的观众来提问。第一个获得机会的是位记者,他问:“假如父母没有送你读书,你觉得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第一个男人说:“前不久,我回了趟老家,发现村子里跟我一起长大却没有机会读书的男人,大都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山里缺水,每天驮水吃饭,引水浇地,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我肯定也会是这样。”
  第二个男人说:“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你们说不定就会在城市里随便的一个建筑工地上见到我。念高中的时候,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家里拿不出学费,背上背包出去打工了。”
  第三个男人说:“我们那个村子现在是全乡有名的养鸡专业村,很多没有机会读书的男人,都在家里养鸡。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说不定大家餐桌上的烧鸡炖鸡叫花鸡,都是我养的呢。”
  台下响起了一片笑声。
  最后,观众的目光落到了第四个男人身上。
  第四个男人沉默了一会儿,却忽然用一种沉重得有些压抑的语气开了口:“我念高中的时候,家乡正值旱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这对靠田糊口的村里人,无疑是个灾难。我们家也一样。那时候,村里一共有三个人在县城读书,其他两个人都因交不起学费退了学。我也想退,父亲不让,父亲甚至为这件事打了我一巴掌。”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筹集的钱,供我读完了高中,又让我念了大学。临毕业的那年,本想着可以挣钱养家了,没想到父母却双双病倒。他们的病都是能够治好的,要是放在今天的话。”
  “可是那时候,家里一贫如洗,能卖的东西全卖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为了省钱,父母都不肯住院,甚至连药也舍不得吃,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相继离世。”
  “现在,每到夜深人静,我就止不住想,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我也就不会离开他们,就可以守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分担生活的重负,挣钱、养家、尽孝,他们也就不会这么早死去。‘子欲养而亲不待’,一想起这句话,我就觉得,自己真是不孝啊……”
  演播厅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就连一向口吐莲花、应对自如的主持人,也像是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片刻后,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潮水般的掌声里,不少观众都悄悄抹起了眼泪。
  (曹龙彬/荐郑俊甫/文)
  
  有一种情感永不泯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妇女,她的儿子三岁那一年,被人贩子拐走了。她受不了这个打击,精神崩溃,神经错乱,半疯半傻的。家里人实在没有办法,将她送进了市郊的精神病医院。
  妇女入院的第三天,就从精神病医院跑了出来。离精神病医院不远,有一家乡里办的鞭炮厂,此时正是接近中午,大门口的保安恰好进屋去接一个电话,就在这一会儿的空当,疯女人跑进了厂里。她径直闯进了生产车间,等车间里的几个工人和保安跑来时,她正举起一个小铁箱里,要往地上摔。几个工人和保安看到这场面顿时都吓傻了,一个个目瞪口呆,甚至忘了往外逃跑。因为这个疯女人举起的小铁箱里,是一箱用来做鞭炮的火药,这箱火药一落地,强烈的撞击很可能会引起火药的爆炸。而这箱火药一爆炸,一定会引发周围更多成品和半成品的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有人反应过来向她叫喊:“放下它!放下它!”可是疯女人只是看了他一眼,反而更高地举起了火药箱。保安急得大叫:“别动!那是火药,摔下来,你自己会没命的!”但疯女人显然不明白他的话,看着他们又咯咯地笑起来。
  情况万分危急!保安和工人们却不敢冲上去,他们怕这样做倒激发这个疯女人迅速把火药箱扔下去!眼看着一场惨烈的灾难就要发生了,车间里的人们纷纷跑出来,往工厂的大门外跑。就在这时,一直在寻找她的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赶到了。说时迟那时快,医生灵机一动立即冲疯女人叫了起来:“别摔坏了你的孩子!”
  医生刚说出这句话,只见那个疯女人顿时愣住了,她睁大一双无神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医生,那箱火药却仍举在头上,医生又大声而和蔼地说了一句:“你手上举的是你的孩子。”
  疯女人的神情立即安定了许多,她将举在头顶上的火药箱放了下来,紧紧抱在怀里,低头打量着。就在这一瞬间,保安和工人们冲了过去,夺下了那箱火药……
  (佚名/荐阿涛/文)
其他文献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是你苦苦为之奋斗的理想最终化为泡影?如果是那样,我们不妨在原地稍作停留,看看身后的脚印,确认一下方向再继续前行。请相信吧,理想总是在你足够隐忍、足够强大的时候才肯光顾你的世界,亲吻你的前额。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是你用真诚浇灌的友情终将离你而去?如果是那样,你应该很知足,至少在你的前一段人生旅途中,你并不孤独,曾经有一份温暖的情愫陪你一路走来。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是世界
期刊
上帝只创造一半    电视里,主持人正在采访一个残疾小女孩。  主持人刻意回避关于残疾的话题,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对这个小女孩来说,谈论这个话题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  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很开朗活泼,脸上始终挂着迷人的微笑,仿佛她的双腿一直就很健全似的,她这样的坚强让在场的大人们都肃然起敬。  接着主持人开始询问小女孩出色的成绩。谈到她的绘画与写作天赋,小女孩始终微笑地一一回答,告诉观众她怎么辛苦
期刊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上了市,药房关了门”、“十月萝卜小人参”,自古以来关于萝卜的药用美誉屡屡见于史书典籍和坊间俗语。  南朝梁陶弘景在他的《名医别录》记载:莱菔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消积导滞,镇咳化痰,宽中下气,清热止血,治食积饱胀、胸膈满闷、痰嗽失音、肺燥咳血等病;《别录》也载莱菔“主利五脏,益气”。这里的“莱菔”即萝卜。再往前寻,《诗经》里能找到它的倩影,那时它的名字
期刊
一直以来,我不愿把班主任的工作冠之以“管理”,而是更愿意用“协调”这个词——尤其对高中学生。一个“管理”,显得那么生硬,就那么冰冷冷地在人与人、心与心之间设置高高在上与匍匐在下、主动强权与被动弱势的对抗两极,让人颇不舒服。现代教育,更注重的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洽,是平等、合作、交流的和谐双赢。而高中生,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乃至定格期,他们渴望的是能沟通、表达,被理解尊重并获取指点、帮助
期刊
2006年9月,我来到了韶关市仁化县闻韶中学支教,这里属于边远山区,学校安排我担任九年级二班的班主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想,该如何上好第一节班会呢?我这个“主任”真的要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吗?不如第一节班会课就创出新意,与众不同,赢得学生的“一见钟情”,那不更好吗?我突发奇想:中央电视台有几个名牌节目:《艺术人生》、《开心词典》、《星光大道》、《幸运52》,能否把这几个节目从北京搬到这里来呢?
期刊
这是一堂随机生成,但不是随意形成的班会课。学校正在进行“我的存在让他人感到幸福”德育主题活动,我早有设想,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付诸实施。一天下午的第四节自修课,上课铃声已经响过足足五分钟,但教室内还是有学生在讲话。我灵机一动,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从网上看到的一段文字——在社会上有这样四种人:一是没你不行,二是有你更好,三是有你没你都行,四是没你更好。我作了简单的分析之后,就向学生提出了
期刊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岁月更迭,当班主任的,总是送走一届“旧学生”,又迎来一届“新学生”。在这辞“旧”迎“新”中,如果我们班主任能仔细发掘,也会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请“旧学生”家长来参加“新学生”的家长会    刚接手一批“新学生”时,他们的家长总是渴望从班主任这里得到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良方。而这个时候,我会筹划这样一个家长会,让我的“旧学生”的家长——特别是那些教子有方的家长来我
期刊
孩子们:  已经是凌晨了,第一次离开你们外出学习,心里有太多的担心。刚才梦里全是你们或清晰或模糊的脸。梦到你们打架了;梦到你们挨训了;梦到因为你们不听话我挨领导的训了……索性爬起来用笔和纸与你们聊聊。  一个班集体加上班主任,我们就成为了一家人。我扮演的是父母的角色,你们就像我的孩子。在家里犯错误时,父母会教育你们;在学校里犯错误或者偏离方向时,我就会担负起和父母一样的责任,去教育你们、帮助你们。
期刊
小万是我班的学生,特招人“恨”。  政治老师很生气地找我说:“你班的这个小万太可恶。”  我问:“怎么回事?”  政治老师说:“我正在上课时,小万忽然从外边闯进教室,也不打报告,就嚷嚷‘谁有宿舍的钥匙?谁有宿舍的钥匙?快拿出来,我要回宿舍’。我教学这么些年头了,从来没有见过素质这么差的学生。”  我连忙给政治老师消气,说一定要好好处理小万,绝不轻饶了这小子。  其实政治老师与小万有“仇”。因为小万
期刊
教师和演员有何瓜葛呢?  大有瓜葛!  俗话说,“演员的肚——杂货铺”,演员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阅历,而我们教师的肚,亦何尝不是一个杂货铺呢?教师要深入学生去调研,这和演员在演戏之前去体验实际生活,揣摩角色,以争取尽快入戏的道理是一样的。可是现在的演员很多都不去深入生活,更别说去图书馆查资料了。我在苏州上学的时候,经常去学校附近排戏的剧组当群众演员,跟那些演员们同吃同喝,亲眼目睹和参与大量的排戏场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