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除尘灰综合利用工艺探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高炉除尘灰含有大量的铁和碳等元素,排放至环境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阐述了几种高炉除尘灰的综利用方式,分析了其利用方式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指出了除尘灰综合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炉除尘灰;提质洗选工艺;冷压球团工艺;高炉喷吹除尘灰工艺;探讨
  1 前言
  高炉除灰尘由高温再生矿组成,是含有铁和碳等多种元素的自由态和结合态的复合物,其中以氧化铁、氧化锌、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钙成分居多,是一种质量轻、颗粒微小且含有多种有害有毒元素的物质,是钢铁企业主要固体排放物之一[1]。高炉除尘灰中含有尚可利用的铁粉和焦炭粉,但含量均较少,因此大部分钢铁企业均没有很好地利用。堆放高炉除尘灰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因此,如何高效、环保的回收利用高炉除尘灰,实现高炉除尘灰资源化、减量化,对实现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几种高炉除尘灰综合利用的工艺进行探讨。
  2 高炉除尘灰综合利用工艺
  2.1除尘灰提质洗选工艺
  提质洗选高炉除尘灰是高效低耗、绿色环保且符合国策的一种工艺技术。高炉除尘灰加水造浆后,采用浮选(分选出焦碳粉)—磁选(回收铁精粉)—重选分离(回收非磁性和弱磁性铁精粉,且在一定程度上将锌等有价金属元素富集至尾泥中)联合洗选工艺。选出的焦碳粉可作为高炉喷吹燃料、烧结原料;铁精粉可作为烧结原料、球团原料;尾泥可用于生产氧化锌、制砖原料、水泥原料,除尘灰利用率可达100%。该工艺采用湿法分选工艺,废水经沉淀可实现闭路循环,不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2.2除尘灰冷压球团工艺
  除尘灰冷压球团工艺原理:利用压球机设备中对滚成型压辊,将粉状的高炉除灰尘压制成为大小不同的球团。
  该工艺优势在于,可以生产出块度适合、透气性良好的炉料,从而促进还原电炉更好运作。高炉除尘灰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元素,并且也含有氧化铬和氧化镍,在电炉和转炉当中加入高炉除灰尘,其中有价元素和钢水中的元素可以发生化学反應,炼钢的温度一般在1473~1973K,从热力学角度进行分析[2]可以得出,这个反应在此种温度条件下完全可行,将除灰尘加工成球后,加入AOD炉以及电炉内进行回收镍、铬元素完全可行。
  冷压球技术存在如下问题[3]:(1)由于高炉除尘灰中CaO含量不稳定,消化时间不易控制,成球率较低,粉末率较高,入炉后容易引起冒烟;(2)由于成球时需加入粘合剂,入炉后易增加烟气中的氢含量,而干法电除尘系统对氢含量比较敏感,若烟气中氢含量偏高,则电除尘系统容易发生泄爆,因此,单次加入冷固球团不宜过多;(3)由于冷固球团为低温压制成球,从化渣效果分析看,冷固球团化渣效果不如烧结矿好。
  2.3高炉喷吹除尘灰工艺
  高炉喷吹除尘灰工艺简单、投资少,在各钢铁厂广泛应用。通过物料平衡和热平衡模型计算结果可知[4]:喷吹除尘灰后,焦比、炉渣碱度和理论燃烧温度将随除尘灰喷入量的增加而下降,且理论燃烧温度下降幅度很小,这些变化可通过调整配料来应对。该工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Zn等金属元素会对炉衬造成侵蚀,可能导致高炉内锌等金属元素富集,影响高炉顺行。故此工艺在高品质矿物加工冶炼具有较大优势,却并不适用于低品质矿物加工冶炼。
  因此,采用该工艺时,应考虑先对除尘灰进行脱锌处理。实际生产中常采用“碱法堆浸—萃取—电积”工艺,能有效分离出对炉村有害的Zn等元素,在保证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基础上,去除K和Na等溶碱性金属,并且浸出的渣体能够继续回收利用。浸出法适合处理含有贵重金属的高炉除尘灰,不足之处在于:堆浸时间较长,且由于除尘灰中各元素的含量具有不稳定性,导致过程管控较为困难。
  2.4高炉除尘灰其他处理工艺
  高炉除尘灰制造泡沫渣工艺:除尘灰加入渣面后,碳和氧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泡,并穿越渣层形成良好的泡沫渣,可有效包裹住弧光,提高电弧热效率,同传统的焦粉造泡沫渣工艺相比,泡沫渣层厚,持续时间长,可完全替代焦粉,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高炉除尘灰作原料优化配料生产水泥熟料工艺:加入高炉除尘灰作为原料后,由于熟料早期强度的提高,避免了原先的“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超”的现象,水泥熟料质量提高。
  3 结束语
  经上述对比分析可知,冷压球团工艺和高炉喷吹除尘灰工艺均存在有害元素循环累积问题;除尘灰提质洗选工艺能根本性的解决有害元素循环累积问题,对可利用元素(铁、碳等)进行综合回收和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且大有可能成为今后除尘灰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红丽,秦延华.安钢铁前系统含铁除尘灰冶炼价值的分析[J].河南冶金,2005,(13)1:17.
  [2]王建新.不锈钢除尘灰应用技术研究[J].不锈钢专刊.2010(4):33-38.
  [3]胡佛明,宋凯伟,施得旸,张驰,章晓林,刘殿文.高炉除尘灰加工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J].矿产综合利用,2015,06:11-15..
  [4]苑兴庭,徐辉,王庆义,王晓鸣,邹宗树木.高炉喷吹除尘灰研究[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8,7(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控机床在机加工行业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本文通过生产组织、加工方法阐述了提高加工中心使用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数控机床、管理、加工路线、质量、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在逐渐增加,如何用好数控机床,特别是如何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在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我个人从事数控机床工作的一点经验,从生产组织和技术的角度谈谈提高数控机床使用效率的一点体会。  一、设置专人
期刊
摘要:船舶通信导航技术,主要是将船舶作为载体,以水上航行线路为应用环境,为船舶航行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性。船舶通信导航技术包含各种通信以及导航手段,如航位推算、航向和航速、无线电信号传输与接收、卫星定位、地图匹配、惯性解决方案等。基于此,本文对船舶通信导航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船舶;通信导航;发展  一、船舶导航技术  关于船舶导航技术,
期刊
摘要:焊接残余应力是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焊接残余在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疲劳强度、应力腐蚀开裂、动应力响应、固有频率、结构刚度等方向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为了解残余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關键词:焊接残余应力;承载能力;结构性能  0引言  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现我国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而在建筑领域中,又因钢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塑性韧性好、施
期刊
摘要:电力设备日常巡检是保证电力供给正常运行的关键。巡检线路是否合理,关系到巡检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巡检的质量。巡检线路的优化能将有限的工作时间充分发挥。本文针对节约算法和蚁群算法两种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对18个待检修电力设备巡检线路进行优化,提升巡检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巡检;线路优化;节约算法;蚁群算法  0 引言  电力设备安全关系电力作业和用电的安全,随着电网扩张和用电的增加,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资源能源开发技术的熟练应用,我国的生产力水准越来越高,各类新型技术不断涌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全新的智能制造技术,从而结束了传统机电分离、多数工序需由人工完成的局面。在近几年来,原有呆板的机械设计制造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自主化,连同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起形成了当今全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在当前注重创新的国情下,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受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机械设计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先进性和使用价值更加显著,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改进了生产制造工艺和制造模式,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投入,已经成为推动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希望为研究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自动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机械制造领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迎来新的变革。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将一些新的技术与理念融入进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从而带动机械制造自动化走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本文通过对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过程的分析,结合智能化技术的自身的特点,更好的实现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自动化;机械制造;智能化  一、机械制造的自动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铁路系统运输量的逐年增加以及运输速度的提升,我国的铁路运输对于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和使用稳定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铁路信号的微机监测作为一种稳定性能和可靠性能的有利保障已经在我国的铁路运输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对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的主要技术、作用及问题处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铁路信号;微机监测;应用;问题;对策  作为我国铁路系统的重要的运行安全设备,铁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不断推动这科技的发展,因而电力系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为止,电力系统在每个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多样化的电力电子装置应运而生,电子电力装置与电力系统的不断结合,既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是电力系统不断智能化的主要因素。因此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的智能化升级,我们更应该优化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以及提升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的稳定性。本章先是说明了电力系统在现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我国铁路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货物运输不仅运输质量得到了新的突破,运输速度也得到了新的提升,高速、重载俨然已经成为我国铁路货物运输最为显著的特征,但如何确保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就成为了铁路货物运输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在铁路货物运输中,货物装载加固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产生一定安全风险的环节,因此必须对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安全风险管理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