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2:青蛇劫起》的跨媒介叙事创新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蛇2:青蛇劫起》是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白蛇传》为核心文本跨媒介开发的动画电影,它突破了以往动画电影“重述经典”的叙事方法,在叙事建构、视觉风格上有了大胆的创新尝试.一方面,它保留了原始人物关系,另一方面又重新架构了世界观,实现了对经典文本的彻底反叛.在视听方面,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拼贴金属朋克、末日废土等流行美术元素,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混合美学风格.
其他文献
程耳的作品常常以一种先锋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首先,他擅长将完整的故事绞剪得七零八碎,以碎片化叙事策略推动情节变化,看似毫无关系的画面被联结在一起,最终在影片的某一时刻获得真正的交融,这一自问自答将悬疑感推至极端状态;其次,对视角的把弄亦成为程耳的一大乐趣,他常常在故事中间部分转换叙述视角,使人游弋于不同角色的内心,给观众以如梦似幻的观影感受;最后,他在作品中设置极其隐晦的意象,这些意象毫不起眼却又贯穿影片始终.
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的动画研究文论历史脉络发现,中国动画的民族化探索一直是20世纪动画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的动画研究呈现理论系统化、视角多元化与方法规范化的整体趋势,但是仍然没有形成独立且完备的动画理论研究体系,尤其是缺少动画史的研究.回顾过去,放眼未来,动画学界仍然需要深入与细化研究课题,开阔国际化研究视野,积极在“新文科”背景下建构动画理论体系.
电影《1921》通过大气且隐忍的镜头艺术再现了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热血青年突破重重难关齐聚于上海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影片突破了以往党史题材电影所形成的单一宏大叙事逻辑,在大历史观的视角下,通过非线性叙事、日常化书写和视觉意象表征完成了革命题材电影的创新性表达.在历史的长河中,建党100周年成为民族反思的伟大历史节点,时代精神成为超越时空的无尽力量,这正是影片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