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人类史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00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的起源早于人类,它伴随了整个人类历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可谓“史不绝鼠”。

生死追随


  无论人类是否喜欢,鼠都一直伴随人类生活的左右。鼠与人共居的历史同样很长,早在旧石器末期的北京山顶洞人及广东独石仔文化时期,便发现了家鼠的存在。在三星堆遗址中曾发现一只陶鼠,仅剩头颈部。它捏塑制成,双耳斜竖,尖嘴两侧还刻画了三根对称的鼠须。陶鼠是发掘人陈显丹先生对其的命名,但是博物馆在展览时却将其名称改为陶狗。
  虽然三星堆陶鼠的定性还存在争议,但古人以鼠俑为陪葬的现象却是存在的。汉武帝茂陵东侧1号无名冢丛葬坑中曾出土一件衔物铜鼠,鼠嘴中含有一物,证明至少在西汉时期便出现以鼠俑陪葬的现象。

位列神坛


  南北朝后生肖俑盛行,墓中陪葬的鼠俑便更多了。在广州动物园唐墓M1中出土了8件陶生肖俑。生肖俑均着袍服,团领窄袖,腰间束带。其中,鼠俑头戴两角形幞头,盘腿而座。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8件生肖陶俑中,只有鼠俑是盘腿而座,头部有冠饰,其余7件陶俑如马、牛、羊、龙、猴、鸡、狗等则都是跪座,头部无冠。显示出鼠在十二生肖中的较高地位和特殊性。


唐 《鼠神图》和田县丹丹乌里克遗址中发现


西汉 衔物铜鼠 汉武帝茂陵东侧1号无名冢丛葬坑出土

  鼠不但在十二生肖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民间自古还有对鼠神的崇拜。根据《广阳杂记》《看鉴偶评》等古代文献记载,开天辟地之时,鼠将混沌咬破才使天地分、乾坤定。其在民间常被当作神来供奉,如在于阗地区中,便有供奉鼠神的民俗。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记载了一个鼠神显灵的故事,大致内容是匈奴攻掠瞿萨旦那国(即于阗国)时,瞿萨旦那王兵微力弱,因此设祭焚香求助于神鼠。果然神鼠显灵,一夜之间匈奴军队的马鞍、衣服、弓弦及各种绳带都被老鼠咬坏,在第二天一早的战斗中匈奴大败。为感激神鼠,瞿萨旦那王修建了祠堂,设供祭拜。上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和田县丹丹乌里克遗址中发现了一块唐代木板彩画《鼠神图》,验证了玄奘《大唐西域记》的记载。《鼠神图》上绘有一个头戴王冠的鼠头半身人像,身后有圆形背光,坐在两个侍者之间。
  在近代的煤窑行业中还存有供鼠神的风俗。鼠神即窑神,煤窑主和工人们供奉窑神可保窑井平安不出事故。北京门头沟民间贴的窑神版画,也是鼠的形象。门头沟圈门窑神庙窑神塑像今已不存,但据老人讲,窑神像下塑有老鼠,这也代表了民间对鼠神的崇拜。


清雍正 松鼠葡萄纹盘天津博物馆藏

多子多福


  松鼠葡萄是民间常见的纹饰,在历代砖雕、绘画中大量出现。在瓷器中,松鼠葡萄纹出现于明、盛行于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清雍正款松鼠葡萄纹大盘,画中松鼠口中衔一葡萄攀爬于藤蔓之间,十分灵巧可爱。
  葡萄果实子实繁密,寓意多子。而鼠是繁殖力最强的动物之一,怀胎次数多、数量大。它一年可怀三至八胎,每胎可生产小鼠四到八只。小鼠出生40天便成熟,又可繁殖下一代。按此計算,在理想条件下,一年之内鼠的数量便可增加数十倍以上。对于崇尚子孙满堂的古人而言,十分欣赏鼠的这一特征,因此在民间有“老鼠嫁女,多子多福”之说。老鼠嫁女故事形象,也多见于木刻、砖雕、版画之中。另外,鼠在地支中属“子”,正好与多子多福相配。松鼠葡萄纹正寄寓了民间瓜瓞绵绵、子孙昌盛、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
  客观地讲,鼠在同人类长期共存的历史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益处,甚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文物纹饰中的重要题材。
其他文献
乐高达人大黑白和他的“积木王国”  2019这一年,我收藏了两件乐高:2019年出品的“10267 姜饼屋”与2018年出品的“10261 云霄飞车”。姜饼屋是圣诞节主题的乐高,我觉得圣诞节系列的场景氛围都设计得不错,这一系列我通常都会买,很有冬天过节的气氛。拼成的姜饼屋套组一块块积木在大黑白的创作下呈现了新的文化内涵。“乐高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完整”  成年后的第一盒乐高,我买的是绝版的“10182
期刊
一块《钱塘湖春行》玉牌,是我这个好玉人在2019年最得意的收获,而它的诞生却源于数年前的一个灵感……  2014年,我得到了一块新疆和田玉籽料,那是块几乎无可挑剔的牌片原料,当时便想让擅长创作山水题材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曹扬操刀,将其制成玉牌。我在唐诗全集里特别选出两首能体现山水画面的唐诗,一首是李白的《秋登宣城》,另一首则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随即交给曹扬进行构思和创作。  结合玉牌原料的大小
期刊
明 陆士仁、文从昌《陆龟蒙祠图》册(局部)  清中期的江南艺文世界处于一种中兴状态。以家族为核心的诗人、画家们荟集其间,他们集群性交游宴集、赋诗作画,以巨大热情投身到种种艺文活动之中,将自古以来江南特有诗画相辉的艺文品格发挥到一个新的极点。作为诗文书画活动延展的书画鉴藏,在这一时期也重新被激活,特别是苏州地区,这一文学书画艺术创作的重镇,同时也是法书名画萃聚之地,鉴藏家与书画家共生,家族收藏日益兴
期刊
“这显然是官方毁墓而不是盗墓”  日前,“咸阳空港新城唐驸马都尉薛绍墓”发布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最新发掘成果。因为电视剧《大明宫词》,“太平公主丈夫薛绍墓被发现”一度占据微博热搜榜首。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发掘成果显示,甬道和墓室已完全毁坏,仅余部分砖铺地和石棺床。唐史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一直关注和跟进薛绍墓的发掘情况。他表示,这显然是官方毁墓而不是盗墓。“虽然我们不
期刊
众所周知,民国时期各行各业发行钞票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由此引发的金融混乱更是层出不穷,而深受其害的必是老百姓。当时可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钞票”。每一次新钞换旧钞,都是对老百姓一次赤裸裸的盘剥。发钞的商号除了少数是有信用的外,绝大多数都是捞一把就跑的无信用之徒。  有鉴与此,当时的民国各级政府不得不做出一点样子给老百姓看一看——多次明令禁止民间发行钞票。所以,很多当年发行私钞、私帖的钱庄、商号、当
期刊
唐伯虎和文徵明并列“吴门四才子”。追根溯源,唐伯虎的祖籍在晋昌,即如今的山西晋城一带。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来到南京、苏州一带经商。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与唐伯虎同年出生的文徵明,因先世为湖南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要知道,中国文人向来有慎终追远的情结。文徵明和唐伯虎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自然有别于匠人书画家。他们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书画,而是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
期刊
元明时期,龙泉窑青瓷的模印装饰工艺颇具特色,印花纹饰题材丰富多样,尤其是人物故事纹题材较多出现,为当时社会所喜闻乐见。安徽博物院就收藏有一件明代龙泉窑青釉模印二十四孝故事纹碗(图1),其高8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5.8厘米,于上世纪50年代在安徽省治理淮河工程中出土。  此碗直口、深腹、高圈足,胎体厚重,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绿。内外壁口沿各饰一周回纹,碗内壁模印四组人物故事纹(图2),旁题
期刊
有着“中国现代科学考古学奠基人”之誉的郭宝钧致其友董作宾的一封书札,是我于2019年秋冬之交从一家拍卖公司竞得的。  郭宝钧(1893年至1971年),字子衡,河南省南阳市人,考古学家。192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在河南省立南阳中学任教,后到河南省教育厅工作,多次参加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著有《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关于新郑莲鹤方壶的研究》《洛阳西郊汉代居住遗迹》《陶器与文化》《殷周车制研究
期刊
位于印度西部拉賈斯担帮的卡尔尼·玛塔神庙是一座著名的老鼠庙。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十二生肖中子鼠代表着极阴,由于出现的时间在腊月至正月,此时也正是辞旧迎新、送阴迎阳的时刻,因此它也被赋予了去灾纳吉的寓意。而在世界范围内,老鼠的形象也有着广泛的拥护者。  颇为有趣的是,老鼠在印度是受人尊敬的神明之一。在印度拉贾斯坦邦有一座著名的老鼠庙——卡尔尼·玛塔神庙(Karni Mata Temple),以表达
期刊
在第二区内的防疫队伍。黎正医官(左一)与第一区办公室职员在临时医院门前。  前段时间,北京市确诊两例由内蒙古输入型的鼠疫患者后,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和防控工作。由11名專家组成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开展指导和咨询工作。相关医疗机构正在按照国家鼠疫诊疗方案,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和特色,对两名确诊患者进行妥善救治。目前一名患者病情稳定,另一名患者病情危重,但未进一步恶化。截至目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