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大量胎母输血的临床诊治研究

来源 :现代妇产科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胎母输血综合征(FMH)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心得。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诊断的8例大量FMH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和新生儿结局等临床资料,包括孕期胎动情况、胎心电子监护、终止妊娠指征、产后不同时期母血中甲胎蛋白水平,以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血红蛋白等。结果:FMH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对妊娠晚期无明显原因的胎动减少、胎心电子监护异常应怀疑此症,术中快速脐带挤压能改善新生儿评分。FMH母血中甲胎蛋白水平产前明显升高,产后迅速下降。结论:FMH的诊断、处理和预后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EOC患者(恶性组)、27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27例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比较血清MMP-9、IL-8水平,并分析两者水平与EO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相关性。结果:恶性组血清MMP-9、IL-8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MMP-9、IL-8与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化疗效果有关(P<0.05)
目的:探讨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UFD)患者绒毛膜性和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近5年我院产科分娩的sIUFD者73例,将患者按绒毛膜性分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及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两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孕妇一般资料、发生sIUFD孕周、影像学检查、妊娠并发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等。结果:我院sIUFD发生率为3.24%(98/3025),DCDA组sIUFD发生率为2.50%(56/2239),MCDA组sIUFD发生率为5.50%(37/673),二者相比,差异有
目的:建立并验证适合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结局的预测模型,以期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有1次剖宫产史行阴道试产的149例产妇作为模型开发组,收集产妇的临床资料。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对VBAC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可能影响VBAC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准确度。以2019年1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