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r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音乐教师,首先就应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潜力。
  【关键词】小学生 音乐教学 音乐感悟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50
  感受和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能力,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培养具有愉悦性、情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情感的体验与反应,情感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占重要地位;不只是通过音乐欣赏,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如:唱歌、乐器演奏、律动教学等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达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小学音乐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其教学目的并非培养音乐家,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在这之中,教师的影响是关键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欲望,使他们将音乐学习看成是自己获得积极的、愉快的体验。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我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致使我们在音乐欣赏课中务必重视体验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情绪带给自我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用心性。反之,以超多的语言去讲解音乐的特点、情感内涵、曲式结构等,尽管你讲得多么精彩,语句修饰得多么华丽,结果都会成为学生的耳边风、纸上谈兵罢了。教师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方能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从而提高审美潜力。
  二、以调动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其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是对音乐的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比学习内容更重要。第一、产生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对音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可以激起对各种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获得良好的效果。第二、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进入终生学习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学习内容重要。要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要把学习兴趣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学习为探索性学习。
  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他所创建的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一再强调所有的音乐教育应当是从游戏入手,通过即兴的活动达到它的目的和成效。在奥尔夫体系中,即兴的奏乐、表演都不是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形成的,而是当作音乐教育的基础和目的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融入进来,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在音乐中感受自己的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一些课堂情境,一些喜闻乐见、学生熟悉的资料,不断的扩展、转化、调动学生的精神体验,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使学生在活跃、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愉快的学习,从而产生更大的兴趣。
  三、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追求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它的魅力就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表达欣赏者对音乐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它不是单纯的技术训练,弹琴、唱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达到以情感感人,声情并茂。音乐的情感很多,像优美的情感,旋律流畅,节奏平稳,速度力度适中,音乐宁静和谐;壮美的情感,雄壮有力,节奏鲜明铿锵,速度稍快,力度强劲,使人精神振奋,激情满怀,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旋律宽广深情、节奏舒展、气魄雄伟,使人的灵魂受到震撼与洗礼;悲剧美的情感,一般是旋律下行为主,速度较慢,节奏沉重,有种透不过来气的压抑感。当然,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运用他们的器官功能,参与体验感受音乐,才能获得见解和审美效果。
  四、以点面结合为目标,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我国,传统教育一直很注重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这样一个案例:题目是“老师,你注意到我了吗?”描述了这样的现象: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听一听、动一动、唱一唱,感受歌曲的旋律时,某学生曾三次举手,老师都没有请他。于是,他开始不注意听讲,东张西望,老师请学生打节奏时,他很不耐烦,经常拍错,唱歌时不唱,摇头晃脑。直到老师又请学生参与教学时,问:谁来创编一个结尾?他一下子站起来了,争着发言。他的这一举动终于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让他回答,他大声说:加一句“阿哩哩”。老师让全班学生表演了一遍,这个学生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高兴的坐下后,注意力集中,也认真参与,再没有任何小动作。由此可见,创造以点面结合为目标,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的灵活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至关重要。
  由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潜力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就务必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显示发展水平。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适宜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音乐欣赏是学生运用具备的音乐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过程。不光要了解本国、本地区的文化知识,也要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知识。自己才能更好发展,音乐是一种民族的文化。教好音乐欣赏是其他一切音乐教学的基础,对于音乐欣赏最好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听”。先由量的积累,结合小学生不断积累的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秀娟.小学音乐教學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2,(09).
  [2]毕雁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北方音乐,2014,(0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高中政治已经改变原来的模式教学。不再是以前的枯燥无味,更多的是与生活相贴近。教师已经不再完全按照课本上讲解,通过运用互联网教学,播放视频,PPT等。本文就新时代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做出总结。  【关键词】高中生 政治 教學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145  高中这个时期,随着压
记得那是2009年3月,我刚到五小不长的时间,校长听了我的一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这节课几乎是在安静的氛围中结束的.校长叫我拿教科书到办公室点评了一节课,我耐
【摘 要】学习兴趣可以孕育学生学习的愿望,也可以滋生学生学习的动力。本文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主动参与到英语教学中去,从而逐渐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
目的探讨4例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原发于骨的EHE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分析并
【摘要】 数形结合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数形结合教学,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数形结合;解题能力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简单地说,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 数形结合中的“数”指抽象的数、符号、数量关系等,“形”指直观的图形、图解、实物、教具学具、生活情景、实践活动等,数和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西部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的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个加快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