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白菜成名菜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厨白菜是山东潍坊人用大白菜、粉条做出来的一道极普通的菜,但它又是当地一道名菜。一种说法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潍坊某饭店几个厨师忙活了一天后回到住处,同屋的一位保管员说,今天拉啤酒入库时发觉多拉了一箱,便偷偷地搬回来了。几个厨师听罢,立即兴奋起来,便张罗弄几个菜来喝酒。有个厨师嫌菜少,想添个菜,返回饭店厨房只找到几棵大白菜,其他的都已入库,无奈只好把白菜用手撕了撕,放在油锅里略微炸了一下,然后加入已发好的木耳、粉条等,炒了一盆。没想到此菜端回来后大受几个老厨子欢迎,齐说口感不错,因此便将此菜命名为老厨白菜。
  传说归传说,老厨白菜之所以受欢迎,自有它的道理:一个是此菜原料随处可得,只是大白菜、五花肉、粉条而已;二是价格便宜。老厨白菜好吃,但要做好也不容易。首先在選料上,选筋少多汁大白菜叶数片,配料是木耳、绿豆粉条、五花肉片、香菜梗等。做法上,取白菜,手撕成大片。先用温油将五花肉煸出香味,放入花椒、八角,炸出味来,再搁葱姜蒜和干辣椒,也煸出香气。倒一点料酒和醋,加一些糖,再放木耳略炒,然后放入菜帮、菜叶,不断翻炒,直至菜叶开始塌了,加入老抽和老汤,最后放泡好的粉条再炒。待粉条将汤汁吸收得差不多时,撒香菜梗,勾薄芡,略翻炒几下,淋香油后出锅。就这样,一道简单的老厨白菜便做好了。至于是不是美味,你尝过就知道了。
其他文献
德国老年人选择在自己家里养老的居多,特别是在两口子都健在的情况下。即使有一方先走,留下来的另一半,只要还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都更情愿守在自己舒適的老窝,和老邻居、老朋友、老伙伴还有老狗一起老去。  让自己开心每一天  一位朋友的德国婆婆,八十多岁了,寡居多年,有儿有女,但她谁都不靠,一人居住在带花园、带地窖的四层楼里。老头子走后,她靠在养老院的工作独自还清了房贷。  平素她一个人生活,不仅把房子
加班的真相  老爸昨天打电话说加班,直到今天太阳都升得很高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去睡觉了。我一阵心疼与自责:老爸这么辛苦,我却还没找到工作!  直到他躺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运气太背了,一夜输了好几百。”  在家吃费钱  今天,老妈说:“在家吃真费钱!”  我一聽,哦,这是要下馆子么?心里一阵激动。老妈接着说:“走,晚上去你二姨家蹭饭去!”  找对象  我:“妈,你介
1984年,72岁的启功被选为中国书协主席,大家都来祝贺。启功微笑着说:“书协主席这个茅坑可不好蹲,有幸占到了位置,别人还虎视眈眈。风言风语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那个位置上大肠干燥,没有东西出来,不但自己难受,别人也跟着着急。”大家都被这个老头儿逗笑了,为他的睿智和幽默鼓掌。  启功在职期间,积极推广中国书法,为书法的振兴和发展尽了全力,赢得交口称赞。到1990年78岁时,启功任期已满,准备卸任
苏东坡与刘贡父都是北宋有名的文人,性格相近,都喜欢开玩笑,所以关系特好。刘贡父名刘攽,在历史上,以著史闻名,曾帮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持论甚正,但在生活中,却是个活宝。  刘贡父跟王安石为旧交。一日,刘贡父去王安石处,主人不在,发现案头有草稿一篇,是王安石论兵之稿。贡父有過目成诵之能,默诵一遍,大体记得。转过头来,隔日两人再见,王安石问,近来有何著述?贡父回答,在写兵论,乃将王安石草稿复述一遍。
美国大西洋赌城的一个周末,一位老太太玩老虎机赢了一桶25美分的硬币。她决定停停手,休息一会儿,便和丈夫一起到酒店餐厅吃晚餐。老太太心想:“我最好先把这桶硬币放到酒店的房间里。”  于是,老太太对丈夫说:“你先等一下,我把这桶硬币送回房间,然后我们去餐厅。”说着,老太太捧着那桶硬币走到电梯前。老太太正要跨进电梯,卻发现里面早已站着两个黑人!  其中一个身材魁梧,高大得有些吓人。老太太惊呆了,她的第一
王大爷最近经常忘事,家人担心他会越来越糊涂,所以时不时地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的脑子活络活络。  这天,王大爷在客厅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视机。儿子见状,赶紧问道:“爸,现在是什么天啊?”  王大爷瞅了一眼外头,回答说:“白天。”  儿子哭笑不得:“我是问您,现在是什么季节了?”  王大爷朝自己身上打量打量,说:“秋天呗!”  儿子心中“咯噔”一下:秋天早就过了,如今正是冬天,老爷子居然分不清季节了。
李三儿子小,夫人又上班,就想雇个保姆。夫人翠英是个醋坛子,不许李三雇年轻女人,李三说:“那就干脆雇个老头吧,我去老家雇。”  雇回的老头很称心,办事有头绪,凡事很操心,人是老些,但这家还是给收拾得井井有条。  翠英问李三:“这新来的老汉咋这么尽心尽力呢?”  李三说:“为了挣钱呗,还有啥!”  又过了一段时间,翠英发现这老头和自己儿子关系很融洽,就又追问李三:“这老头到底是谁?”  李三红着脸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