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建议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app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来说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教学生活化的手段,将内容、方法和成果真正和生活融到一起,真正帮助学生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生活化教学  运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116
   学校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教给学生生活和做人的地方,而品德與社会课程就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关键,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生活中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说,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将生活化的教学融入进来,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文着眼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运用给出了建议。
   一、教学方法融入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与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是不仅相同的,照本宣科的方式是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的。这门课程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师要切实将课堂的内容、手段、方法与生活充分的结合起来,这样的课程讲授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小学生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和家长说谎,像家长一般不让孩子长期看电视,但是学生一般不听,家长出门的时候嘱咐孩子不要在家里看电视,当家长回家之后,问孩子有没有看,很多孩子看了电视但是和家长撒谎说没有看,这就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所以,教师在讲解诚信方面的内容时,可以将这个例子应用其中,让学生更加具象的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品德与社会课程,社会二字就充分的表明了要将教学融入社会,教室不应该将课堂局限在教室当中,而是应当抓住社会和生活这个大课堂,在社会和生活中教育和学习,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像上文的红绿灯交通规则的教学,教师可以请交警进行实地的教学,将学生带到马路上,并请当地的交通警察进行讲解,这样,起到的效果就比在课堂上学习要好上不少,学生也更加愿意学习相关的知识。所以说,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时候,不能只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本的理论教学内容是要学习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教学方法融入生活当中,多举出一些生活当中鲜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将学生带到生活课堂中实地学习和领会知识,这样,起到的教学效果是最佳的。
   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学习阶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就相应的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文化课程教学是比较重视的,像语文、数学、英语等等。而对于其他的教学科目不够重视,特别是品德与社会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成为了文化课程的陪衬,而这种教学模式和理念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小学经过反思和改善,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逐步将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了小学生教育的重点课程。品德与社会,顾名思义,并不是一门传统的文化课程,而是根据学生在社会中的生活和一些实际情况,来分析作为一名小学生应当拥有的美好品德。所以说,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务必要贴近于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当中找到课程的共鸣。例如,我们在给学生讲授交通规则的时候,仅仅教给学生“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不行的,这样的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实际的交通视频,如果是卡通动画形式的就更好了,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来交给学生如何更好的通过马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充分的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对教学内容印象更加的深刻,对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好处的。
   三、教学成果应用生活
   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而是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亦是如此。小学生一般处于6-13岁的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是很强的,所以教师要切实教授好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品德与社会课程恰恰就是一门这样的课程,通过对日常做人道理和美好品德的讲解,告诉了学生如何在社会中生活,做一个大写的人,而教学所要起到的最佳效果就是学生真正把这些内容学懂、悟透,能够应用到生活当中。中国古代的学者非常讲究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和学用相长。以他们看来,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毕竟理论性过强,是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检验的;反过来,在实践中我们又可以学到许多原来所没有的知识,使得自己的知识系统得到完善、补充。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这样的一门课程,要想取得真正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仅仅靠课堂40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我们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最大限度地拓展课堂学习的外延,引导组织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去印证、去学习,他们才有可能获得真知,形成能力。我们还是以交通规则为例,如果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红灯能够自动停在斑马线边,那我们的教学目的就算是达到了。所以说,将教学成果应用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在接下来的教学当中,教师要秉承这个理念,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堂课程在小学教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当中,生活化的教学是关键,因为我们学习品德和社会课程,更多是应用于生活,而教学内容也是来源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晓瑞.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化的有效融合[J].求知导刊,2017,0(5).
   [2]陈曦.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7,(42):98.
   [3]李世才.生活让课堂更精彩--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8):113-113.
   [4]王瑞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36):155-156.
   [5]王廷明.新课标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7):131.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针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创新、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以故事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达成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但是,如何使用该教学方法也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 以故事为主题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
制度转轨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一系列社会不和谐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则是社会转轨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任务.实现对社会诸多环节和方
基层财务预算作为我国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基层实际情况和上层财务预算要求整合与统一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财务控制管理流程体系的末端。那么,我国目前的基层财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扩展和深化,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电子文件的概念、特点,是用好电子文件,保持电子文件及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
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市场经济大潮的必由之路.发展小城镇的核心是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发展与农业资源有关的并且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正在实现从自动化阶段向网络化、数字化方向的转变,突破了图书馆原有的收集、整理及传播信息的模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
本文简单介绍了CDMA国际漫游的实现方案,并详细描述了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国际漫游方案的设计、实施及其测试工作.
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模拟语言实验室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技术设施.它的出现
本文重点阐述了CDMA 1X IP网络各接口的相应协议栈层次结构和功能,并进行了深入剖析,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CDMA 1X系统IP网的原理和功能,也有助于理解1X-EVDO、WCDMA等其
【摘 要】英语写作不仅能够体现学习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客观地反映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它的分值占到五分之一,可见其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能力 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117   英语写作不仅能够体现学习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而且客观地反映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