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供电企业为提高经济狠抓线损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降低线损的几点建议,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与同行们共同交流讨论。
【关键词】线损;技术;解决途径
0.前言
在电网运行中,只要有电流流地,就要消耗电能,电能在电力网输,变,送,配电过程中产生的电量损耗称技术线损,管理线损是指由于电力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管理不够严格,出现漏洞,造成用户窃电或违章用电,电网元件漏电,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以及抄表人员错抄,潜心抄等引起的电能损失,这种损失既没有规律性,又不易测算,所以又称为不明损失,降损节能是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1.供电企业线损考核的表现
某电网公司对供电企业开展了线损治理达标验收工作,从验收的情况看,除个别县公司的低压损耗超过12%的标准外,其余基本都能够按照电网公司标准开展节能降耗治理工作,但是,与先进地区比较,存在的差距仍然很大,对比之下,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诸条:
1.1无功治理工作重视不够
主要表现在:变电站,台区无功补偿不够,35KV及以上电网无功优化计算工作没有开展,检查中发现有一个县公司15座35KV变电站只有8座站装设补偿电容,2000多台配变只装设了50多套低压无功补偿,补偿度远远不够,另外一个县公司相当部分10KV线路功率因数在0。7-0。8之间,而电网无功优化计算则基本没有哪个县公司真正开展。
1.2线损理论计算工作薄弱,相当部分企业没有开展线损的理论计算
线损治理缺乏理论依据,有个别县公司计算出来的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差距较大,没有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校正,也没有将计算结果作为线损治理的依据。
1.3在配电变压器方面
仍有S7型高能耗变压器在运行,S9节能型变压器的普及不够,运行中的配电变压器普遍存在台变容量过大,而负荷率很低及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现象。
1.4基础资料不全
用电档案不准确,检查中发现个别县公司的数据报表是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整理出来的,表计与台区变的对应不准确,图纸资料与现场状况不符。图纸资料的更新滞后于现场运行设备的变动。
1.5在城网改造中
都注重改造了10KV主线,而变压器380V以下的低压线路则基本未进行改造。目前运行中的低压线路现状是陈旧,凌乱,搭头多,线路过长,这存在安全隐患。
2.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
2.1规范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线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供电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必须规范管理,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如表计轮换制度,计量管理制度,现场校验等制度,按计划更换新型电能表等,保证各项工作如期规范完成。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紧紧抓住线损管理不放松,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入手,深挖内部潜力,搞好线损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收入,是电力企业的重点工作,也是“十一五”期间,努力降损节能,供电企业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政策,实施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因此重视线损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
2.2建立健全线损管理组织,制定降损经济责任制,明确分工,层层落实
各供电局将上级下达的线损指标和理论线损计算结果,按台区,线路结合实际分解到各个台区,线路,实行“分级控制,各负其责,按月考核”制度,单位领导与降损专责人签定线损指标责任书。
2.3建立线损管理考核办法,降损人员每月完成的线损率直接与奖金挂钩
线损管理应建立一个严格的管理考核办法,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实行严格考核,按月根据降损人员完成的实际线损情况兑现奖金,即考核情况公平,公正,公开,这样不但使供电局的降损管理工作有章循,还能充分调动降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利于组织目标的完成。
2.4每月召开线损分析会,提高降损效率
供电局每月定期如开一次线损分析会,主要是对高,低压线损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即线损率指标比,与同期比,损失电量同期比,使高,低压线损率完成情况清晰可见,通过数字上的直接比较,分析线损率上升和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线损率超出规定指标的线路和台区,要提高重视,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治理,确保线损指标的如期完成。
2.5切合实际下达组织考核指标,防止挫伤降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有效地指导实际生产,上级给供电局下达了合理的线损率考核指标,供电局在保证如期完成总指标的前提下再根据各个台区的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分解,将指标层层落实到降损人员,合理的线损率考核指标可以充分调动降损人员。
2.6合理安排检修,及时清降线路障碍,合理安排检修,尽量缩短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
另外,在春,秋两季输电部门应认真组织清除线路障碍,对线路绝缘子进行擦拭维护,减少线路漏电,加强抄核收治理,堵塞抄核漏洞,制定“抄表治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完成抄收工作,抄表时间及抄表人公开公布,公司主管部门不定期组织抽查,杜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确保抄表及时准确,核算细致无误。
3.从技术角度降低线损
3.1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在负荷的有功功率P保护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进而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及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电能损耗。
3.2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简化电力网的接线,适应负荷增长的需要,以显著降低电力网的线损,具体中有如下措施。(1)分流负荷。降低线路的电流密度。利用变电站剩余出线间隔,对负荷大,损耗高的线路进行分流改造,通过增加线路出线的方式降低线路负荷,从而降低线损。(2)开展潮流计算。潮流分析工作,重大方式变化时,及时进行潮流计算。选择最佳运行方式使其损耗达到最小,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制定出各变电站主变的经济运行曲线,使各变电站主变保持最佳或接近最佳运行状态,保证主变的经济运行。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强化地方电厂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的治理,使线损大大降低,并且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3)调整负荷中心,优化电网结构。针对农村10KV配电网中存在的电源布点少,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采取兴建新站和改造旧站的方式来缩短供电半径,农村低压配电网中则采取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方式来达到节电的目的。(4)改造不合理的线路布局,消除近电远供,迂回倒送现象,减少迂回线路,缩短线路长度。对运行时间长,线径细,损耗高的线路更换大截面的导线。(5)更新高损主变,使用节能型主变。主变应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配有两台主变的要根据负荷情况投运一台或两台主变,并适时并,解裂运行。
3.3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及安装位置
(1)要使配电变压器本身的电能损耗最小。变压器的空载无功功率损耗占整个无功损耗的比重很大,而变压器容量越大,它所取用空载无功功率也越大。(2)要使配电变压器有较高的利用率,农闲季节,大部分灌溉负荷处于停用状态,应该把不同的变压器从高压侧断开,以减少无谓的功率损耗。(3)按用电负荷,年用电损耗率最小选择确定配电变压器的容量。(4)推广使用低损耗节能变压器。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如何降低电网线损.建设者,2009.
[2]国晓冬.浅谈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与供电企业线损,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3]贾庆林.浅析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的技术措施活力,2008(7).
【关键词】线损;技术;解决途径
0.前言
在电网运行中,只要有电流流地,就要消耗电能,电能在电力网输,变,送,配电过程中产生的电量损耗称技术线损,管理线损是指由于电力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管理不够严格,出现漏洞,造成用户窃电或违章用电,电网元件漏电,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以及抄表人员错抄,潜心抄等引起的电能损失,这种损失既没有规律性,又不易测算,所以又称为不明损失,降损节能是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1.供电企业线损考核的表现
某电网公司对供电企业开展了线损治理达标验收工作,从验收的情况看,除个别县公司的低压损耗超过12%的标准外,其余基本都能够按照电网公司标准开展节能降耗治理工作,但是,与先进地区比较,存在的差距仍然很大,对比之下,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诸条:
1.1无功治理工作重视不够
主要表现在:变电站,台区无功补偿不够,35KV及以上电网无功优化计算工作没有开展,检查中发现有一个县公司15座35KV变电站只有8座站装设补偿电容,2000多台配变只装设了50多套低压无功补偿,补偿度远远不够,另外一个县公司相当部分10KV线路功率因数在0。7-0。8之间,而电网无功优化计算则基本没有哪个县公司真正开展。
1.2线损理论计算工作薄弱,相当部分企业没有开展线损的理论计算
线损治理缺乏理论依据,有个别县公司计算出来的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差距较大,没有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校正,也没有将计算结果作为线损治理的依据。
1.3在配电变压器方面
仍有S7型高能耗变压器在运行,S9节能型变压器的普及不够,运行中的配电变压器普遍存在台变容量过大,而负荷率很低及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现象。
1.4基础资料不全
用电档案不准确,检查中发现个别县公司的数据报表是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整理出来的,表计与台区变的对应不准确,图纸资料与现场状况不符。图纸资料的更新滞后于现场运行设备的变动。
1.5在城网改造中
都注重改造了10KV主线,而变压器380V以下的低压线路则基本未进行改造。目前运行中的低压线路现状是陈旧,凌乱,搭头多,线路过长,这存在安全隐患。
2.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
2.1规范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线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供电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必须规范管理,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如表计轮换制度,计量管理制度,现场校验等制度,按计划更换新型电能表等,保证各项工作如期规范完成。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紧紧抓住线损管理不放松,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入手,深挖内部潜力,搞好线损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收入,是电力企业的重点工作,也是“十一五”期间,努力降损节能,供电企业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政策,实施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因此重视线损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
2.2建立健全线损管理组织,制定降损经济责任制,明确分工,层层落实
各供电局将上级下达的线损指标和理论线损计算结果,按台区,线路结合实际分解到各个台区,线路,实行“分级控制,各负其责,按月考核”制度,单位领导与降损专责人签定线损指标责任书。
2.3建立线损管理考核办法,降损人员每月完成的线损率直接与奖金挂钩
线损管理应建立一个严格的管理考核办法,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实行严格考核,按月根据降损人员完成的实际线损情况兑现奖金,即考核情况公平,公正,公开,这样不但使供电局的降损管理工作有章循,还能充分调动降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利于组织目标的完成。
2.4每月召开线损分析会,提高降损效率
供电局每月定期如开一次线损分析会,主要是对高,低压线损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即线损率指标比,与同期比,损失电量同期比,使高,低压线损率完成情况清晰可见,通过数字上的直接比较,分析线损率上升和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线损率超出规定指标的线路和台区,要提高重视,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治理,确保线损指标的如期完成。
2.5切合实际下达组织考核指标,防止挫伤降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有效地指导实际生产,上级给供电局下达了合理的线损率考核指标,供电局在保证如期完成总指标的前提下再根据各个台区的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分解,将指标层层落实到降损人员,合理的线损率考核指标可以充分调动降损人员。
2.6合理安排检修,及时清降线路障碍,合理安排检修,尽量缩短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
另外,在春,秋两季输电部门应认真组织清除线路障碍,对线路绝缘子进行擦拭维护,减少线路漏电,加强抄核收治理,堵塞抄核漏洞,制定“抄表治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完成抄收工作,抄表时间及抄表人公开公布,公司主管部门不定期组织抽查,杜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确保抄表及时准确,核算细致无误。
3.从技术角度降低线损
3.1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在负荷的有功功率P保护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进而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及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电能损耗。
3.2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简化电力网的接线,适应负荷增长的需要,以显著降低电力网的线损,具体中有如下措施。(1)分流负荷。降低线路的电流密度。利用变电站剩余出线间隔,对负荷大,损耗高的线路进行分流改造,通过增加线路出线的方式降低线路负荷,从而降低线损。(2)开展潮流计算。潮流分析工作,重大方式变化时,及时进行潮流计算。选择最佳运行方式使其损耗达到最小,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制定出各变电站主变的经济运行曲线,使各变电站主变保持最佳或接近最佳运行状态,保证主变的经济运行。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强化地方电厂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的治理,使线损大大降低,并且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3)调整负荷中心,优化电网结构。针对农村10KV配电网中存在的电源布点少,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采取兴建新站和改造旧站的方式来缩短供电半径,农村低压配电网中则采取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方式来达到节电的目的。(4)改造不合理的线路布局,消除近电远供,迂回倒送现象,减少迂回线路,缩短线路长度。对运行时间长,线径细,损耗高的线路更换大截面的导线。(5)更新高损主变,使用节能型主变。主变应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配有两台主变的要根据负荷情况投运一台或两台主变,并适时并,解裂运行。
3.3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及安装位置
(1)要使配电变压器本身的电能损耗最小。变压器的空载无功功率损耗占整个无功损耗的比重很大,而变压器容量越大,它所取用空载无功功率也越大。(2)要使配电变压器有较高的利用率,农闲季节,大部分灌溉负荷处于停用状态,应该把不同的变压器从高压侧断开,以减少无谓的功率损耗。(3)按用电负荷,年用电损耗率最小选择确定配电变压器的容量。(4)推广使用低损耗节能变压器。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如何降低电网线损.建设者,2009.
[2]国晓冬.浅谈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与供电企业线损,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3]贾庆林.浅析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的技术措施活力,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