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激活生活体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aixia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它离不开学生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是学生生命历程的记录。我们知道,体验是人类基本的活动心理。让学生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体验中实现生命的自我提升。本文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激活生活体验,旨在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作文;体验;生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17-01
  我们知道,小学生在写作时一般都会选择生活中的事物或生活中出现过的情境。因此,要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就应该从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注意细节描写提升作文层次。作文教学应该靠近学生接触现实,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训练中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品味生活。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能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作文的层次。
  一、选择生活素材,唤起生活体验
  小学写作中学生经常考虑用什么素材,其实生活中有着丰富的素材,但学生不喜欢细致观察生活现象,教师在教学时间应选择生活材料,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生活的现象中寻找写作材料。学生还需要阅一些课外书籍,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多阅读才会发现其他作者的写作手法,发现其他人对于生活事物的看法。例如,教学苏教版版第六册,有一个单元让学生写石头,有些学生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就开始慌了。学生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仔细观察过石头,怎么去描绘石頭呢?其实学生真的没有仔细观察过石头么?其实不然,学生在课余中经常会到石头边玩耍,只是学生没有注意石头而已。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呢?教师不妨可以从绘画入手,教师让学生去画身边的石头,两天后学生们纷纷向我展示,有学生画成老鼠石、月牙石,也有学生画了乌龟石等,看着学生手中的一块平淡的石头,通过他们的小手绘画之后变得如此生动,而这时候学生就有足够的印象,去描绘一个石头,而且文章中也蕴含了学生丰富的想象。
  二、以实践为载体,抓住习作机会
  写作是需要灵感的。作文都是学生之前体验的内容,这些内容反复重复的使用,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对于作文失去兴趣。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活动中形成真实的身心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设计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细致观察事物,为写作做铺垫。比如学生要想写新奇的事物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圈中并没有太多新奇的事物,教师不妨可以组织小组活动。一个学生讲诉自己的体验或者是新接触的事物,其他学生观察这位学生的动作与语言表达,并要求使用准确的词来记录。这样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感受趣味故事,并且将这些故事用自己的风格表现出来。如果学生表演的是新奇的游戏,那么在课堂中学生也可以进行游戏互动,在互动之后学生要将互动的感悟写下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感悟,尝试着用笔记录这些感悟,不仅会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而且这样写出的作文更加贴近生活,阅读的时候比较流畅。对于小学作文而言,学生只要从生活角度出发写作,无论辞藻是否优美,文章都会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提升可读性。
  三、教学贴近生活,激发写作欲望
  课堂作为主要阵营,教学内容也与学生写作的内容有关,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生活的情况,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生活经验,只要在课堂上的情感共鸣,那么学生自然会想写,写自己的感覺与体验。生活类文章与传统作文之间的差异之处在于,传统作文依赖于学生的积累,生活写作的特点是写作材料的丰富化。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这是因为作文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用一些陌生但优美的辞藻来修饰整个作品,这种强制要求并不受学生的喜欢。这样的文章虽然看上去不错,但是其中的情感不深厚,小学生作文应该先建立情感基础,辞藻在写作阅读中不断的积累,一步步的提升作文水平。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观察生活事物积累实践经验,随着情境的开展,学生会找到情感共鸣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在写关于动物的文章,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时间去观察周边的小动物,观察他们的外表、吃饭习惯、兴趣等,体验这种接近自然的乐趣。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的困难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写观察到的内容。
  四、概括生活感受,创造生活作文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应该融入自己的感受,注重细节感受描写。描绘一个事物的手法可能是相似的,但是学生自己的内心想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事物学生融入自己的感受,那么便是独一无二的。学生需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模仿,学生需要写一些自己的感受,这样作文才会独树一帜。学生写的内容很多,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东西,自己看到的和听到内容。学生要善于把握生活内容的细节,将情感融入到作文的组成中,学生了解生活、丰富人生,提升创新的能力。教师应该进行改革,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景点,享受祖国优美的河流和山脉;或深入了解当地习俗,古代和现代的变化;或看电视新闻,了解消息、国际形势;学校活动,课堂轶事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资源,这些资源加上自身的感悟,就会让作文的档次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在课堂中可以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作文的水平在训练过程中逐步提升。
  总之,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理解社会,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有迹可循,从而让写出的文章不浮夸。实践证明,生活与感悟的有机结合,才能写出更好的作文。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关心生活,注意学生成长一点点,在创新的写作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其他文献
利用Internet/Intranet网络平台,实现用户和设计人员协同完成产品外观方案的设计,是工业设计领域发展的一个新的概念.本文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结合多属性、多人评价法的
【摘 要】随着经济技术不断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逻辑思维、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成为各个公司企业关注和考查的重点。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和核心,就在于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对于数学核心素养之于学生的重要意义,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顺应时代潮流而作出改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剖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教学设计中优化有
【摘要】教学有效性作为教学的本质,同时也是整个新课改下的核心指引与思想。特别是在初中体育课堂中,传统的教育理念更是让很多教师与学生倍感体育学习的辛苦,即便通过很大努力也无法完成较高的教学目标。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制约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发展的因素,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教学经验来对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进行探索,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初中同行业从业教育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摘 要】在21世纪初期的十余年,是信息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它的飞速发展触发了社会交往、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变革,对教育教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电化教育、多媒体教育得到普及发展,这又引发了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改革。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今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深化发展,必将掀起一轮新的教育革命,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给英语教学带来的优势,同时要减少“互联网+”给英语教学带
针对设计过程中的若干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任务影响因子"的任务参数模型及最佳评审点定位技术,对设计过程进行了规划.该模型可以优化并行设计环境下的设计流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我们对于教育本质有了更深地理解,不断地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技校旨在培养技术型人才,不断地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对于专业水平的提升,美学思维意识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不断地基于教学实践,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教学发展以及学生发展,均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本文结合实践,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