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科特点实施语文教学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op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工具学科,无论是对文章理解还是表达,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取决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各种能力以及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抓住其特点实施教学。
  
  1.情感性
  
  情感是教学活动的前提,知识的传输与接纳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和投入。如果我们把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道理、知识乃至技能统称之为“理”的话,那么,就可以这样说,以情载理则悦神,因情明理则入心。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要激发学生的“情绪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仅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而且在积极愉快的情感的影响下,学生的高级情感即道德感、理解感和美感也能逐步地形成和发展。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刘勰《文心雕龙》: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投文以入情。语文课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具有特殊的独立的文化认识价值。沉溺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使人心境空灵,凝神静思;李密的《陈情表》使人声泪俱下、感幽怀古,这就是情感美。语文教学是作用于情感领域的教育活动,它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沟通审美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内心的共鸣,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这就是“披文以入情”。
  
  2.美感性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是离不开美感培育的。这种美感要靠美育来培养。蔡元培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只要寻找、挖掘各个课程中的美的因素,注意到授课表达、操作方式上的美学问题、各门课程都能起到美育作用。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应当倡导师一个原则,那就是教学的美感性:“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儿童,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涵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教学实践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一个'美'字,'美'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李老师就是采用显示美的教学内容,选择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教学语言,表现美的教师仪态构成一个多向折射的“审美心理场”,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获得素质的全面和谐的主动的发展。
  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获得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典型的就是把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每一册课本乃至全套课本作为审美对象,激励学生感知美点,探寻美线,审视美的形态,激励学生去发展和赞赏自然这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进而学会创造美。
  
  3.语感性
  
  语感就是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感实际上就是直觉思维。读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拍案叫绝说写的好;听到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便立刻觉得“暖”字用得妙,这就是直觉思维能力强的表现。一个人语感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他能否一听就明,一说就顺,一读就懂,一写就通,能否做到听得真,懂得深,说得好,写得美。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课文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多次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让他记住某些事实是次要的。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进步。”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因为语感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它关系着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语文课应以语感训练为出发点,通过“语感——思维——语感”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优良的语感。语感训练以语感实践、语感分析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感受,领悟和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训练就应为语感训练服务,语感训练才能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在思维训练为语感训练服务中促进学生的智力的发展。
  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广阔的,我们要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把握好教学的有利时机,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下功夫。
  收稿日期:2008-04-24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生活;知识  Let mathematics is life service  Song Xiaoling  
期刊
我常常听到语文老师,尤其是中年语文老师这样抱怨:作文批改真是耗时费力,老师挑灯夜战,改了错字改病句,改了错误又写评语,结果学生根本不看批语,也不会看批语。其实不然,我在校内作了初步调查,然而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百分之九十八的学生都很认真地看了批语,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能为他们的习作写恰如其分的批语。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一个好的素材只有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并通过反复精心的修改,才能成为一
期刊
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在交际活动中,学生心里想法不错,一要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有的学生自由会话时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可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等等。  怎样才能搞好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个人的见解。    1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期刊
【摘要】激发学生兴趣,选择符合实际的内容,设计巧妙的提问都是影响 课堂质量的几个关键要素,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这几点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引起兴趣;适当内容;不同角度的提问促进课堂实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学生理解获取知识的多少。深浅,决定形成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培养什么样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音乐课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必须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导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关键词】课堂;预设;生成;对立统一  Set up single file person of the same trade or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 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 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本文愿就此谈点拙见,以期引起同仁的兴趣,共同
期刊
【摘要】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设计,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好的导语在设计的方式和内容上富有趣味性,能达到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而又不乏知识性。导语分为两大类:趣味性导入和知识性导入。  【关键词】语文;导语设计;趣味性;知识性  As it happens, set up lead ,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
期刊
目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已成为化学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但在培养诸多能力中,表达能力的培养似乎有所忽视,以至在学生作业和试卷中常常发现诸多学生表达能力欠佳的情况。学生解答——象实验、鉴别题,实验现象解释等这些需要用自己语言表达的题目时,往往是无从下手,即使能下手,也是词不达意或言而未尽,或层次混乱,或虎头蛇尾,更多的是论据跟论点不对号,原因与结果不匹配。为此,我们走访了一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必须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真正解放学生,解放教师,从而使语文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1.注重学生的体验,用“心”施教    教师应该从过去“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
期刊
幼儿英语教学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应掌握好合理科学的方式方法。    1.活动设计要科学    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应做到游戏多、要求少,重复多、内容少。  幼儿正处于学习语言的发展阶段。有专家指出:3-6岁的儿童,相当容易学会世界民族语言的发音。这是因为:①婴幼儿大脑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为学习多种语言提供了可能。②婴幼儿正处于语言获得阶段,他们对各种语言的刺激特别敏感,而且模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