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五要素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契合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iegfiusbkufbakue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本质就是一种传播活动,离不来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的五要素。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问题。
  关键词:传播五要素;大学生;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和信号,传递并接受,以及得到反馈信息的活动;传播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换意见、情感和思想的手段,来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被认识、被了解、被接受都是一种传播现象,生命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传播活动。在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探究和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传播活动。”①19世纪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竞争的时代;20世纪报业,以及新兴媒介的出现,在政治、战争、经济等等,都离不开利用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政治上的选举、战争中军事的较量、经济的发展等等,传播学中拉斯韦尔最早提出了5W传播模式,即谁(传播者)、说什么(传播内容)、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向谁说(传播对象)、有什么效果(传播效果)这五个基本要素。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备受关注。进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越来越备受学者们关注。
  一、传播者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集体——学校,也可以是单个的人——教师、学生。传播者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对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内容,进行收集、加工。运用宣传的方式,如广播、报刊、杂志等,主动地传达给接收信息的一方。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又可以分为普通传播者和职业传播者两种。普通传播者的角度不是固定,如学校内的学生会、社团、广播台等等,他们是有非专门性质的,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活动中具有自由性和灵活性。职业传播者是指专门负责传播的人,如学校的组织部和宣传部,职业教师等。职业传播者代表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们是在站国家建设、学校建设、教育的立场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的。从传播的总体上看,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起主导的性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对价值观方面的信息起着过滤和筛选的作用,首先他们决定着该传播什么和不该传播什么,其次他们决定把传播的重点放在什么位置和如何处理传播的信息。
  二、传播内容
  传播的内容也是信息,信息是精神内容的载体。它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特征,易于表达,流行性又很强。“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该《意见》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涵的“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物质属性,是社会和自然运动过程的表现。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必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信仰,只有将理论转化为现实,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在践行中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确定方向、规范引导的作用,同时也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论信念。首先,大学生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和谐观。1、要具备健康的人格。2、应落实在行动上。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又要着眼于现实和实践,把理想落实到行动中才能不断接近理想,从而实现理想。其次,大学生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爱国观。1、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2、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只把这些方面都结合起来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传播媒介
  马克卢汉对媒介有这样的论述“正是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他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信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的媒介是各种传播的工具的总称,如校园内的宣传栏、校报、学校发行的刊物和书籍、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等等,同时,传播媒介也是指从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信息采集、加工制作传播的各个部门、个人。这些媒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起到了环境监视的功能、社会协调的功能以及船巍峨恩华传承的功能。就传播方式看,价值观的传播中媒介可以分为:1、口头传媒。党组织部组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各大会议、课堂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校园组织的加强价值观的活动。2、印刷传媒。学校校报和校刊中刊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用书,以及相关内容的书籍等等。3、电子传媒。多媒体课件、校园广播、以及校网站等等。这些媒介形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起到了重大的贡献。传播媒介又可以说成载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运用很广泛,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形成同时也备受当代大学生的关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要加强对新媒介的掌控和指导。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要以“微”载体的兴起和应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工作模式、载体、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传播对象
  受众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收者,他在传播过程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他通常是传播的对象或信息的目的地,常常被传播者当作自己传播意图的体现。本文中的受众群体就是指学生,学生是学校发展和建设最主要的部分。学生和老师同为核心价值观传播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有相互矛盾的,共同推动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入人心,最终达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可以分为:1、支配关系,传播者有意图的将思想、观点、信息传播给大学生。2、服务关系,在学校中教师是为学生所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对受众的大学生来讲,一方面满足认识的需要,大学生可以通过传播获得社会发展的现状,加强对国家发展的认识。另一方面提升自我的需要,通过传播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提升自我的价值观。在整个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有的不是很直接传达给受众群体,而是先传达到其中一部分人中,而后在有这部分人把信息传递给周围的普通的受众。虽然这部分信息是直接传递到普通受众,但是大部分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如果想要这些普通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发生预期改变,那么还是需要意见领袖对星系进行详细的解释、评价,随后对普通受众进行导向和指点。在受众问题上,“意见领袖”成为传播对象中最需要深刻研究的对象。   五、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受到了学校和个人的关注度不断的增加,学校方面,加强价值观的宣传,个人方面改变现代社会发展不良因素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向。传播效果分为两层含义:第一,从微观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行为引起大学生本身对本身价值观的认识,并导致大学对正义感,价值观的建设。第二从宏观角度来说报刊、广播、电视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断的增多,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这种传播效果表现为一种长期的、潜在的综合效果。
  当然在拉斯韦尔传播五要素中,还存在着很对缺陷:首先,5W模式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传播者试图想直接影响受众对象,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主体学校老师说什么学生就要听什么,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工作者不仅是信息的拥有者和控制者,还掌握着信息的源头和传播方向的主体,这本身就是一种缺陷。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体地位,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充当着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的传播者,他们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及载体传播信息、教育内容,在教育中要应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反馈进一步促进和培育价值观的建立。“当然没有反馈的传播不是最为完整的传播。”④其次,5W模式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外部环境的影响。自古有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收到环境的影响。当今中国社会各种文化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市场呈现欣欣向荣的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奏响时代的主旋律。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想要想在这个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发展,能够成为强者,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要形成一种开放创新,积极进取的心态.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必须重新认识和思考的一个主题。青年打学生的成才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来支撑。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校的思想文化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青年学生的科学发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健康成才的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青年学生的理性报国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青年学生的文明生活风尚,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文化建设,将成为现代思想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综上,辛鸣在解读《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去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离不开与传播五要素的联系,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又不仅仅只有这五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传播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传播学方面要考虑传播的模式、传播的应用、传播的方法等等;在学科方面要考虑受众的心理、思想等等。培育不是简简单单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用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工作者在价值观传播中起着特殊的“过滤”作用,必须树立传播主导者的“把关人”意识,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利用先进典型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 郑兴刚.传播学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
  ②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新华网.2013(12)
  ③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④ 王建强著.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传播学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05),第11页
  ⑤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专家解读《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3(12).
  参考文献:
  [1] [美]拉扎斯菲尔德,[美]贝雷森,[美]高德特著,唐茜译.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建强著.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传播学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05).
  [3] 中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组编.在思考中前行:学习十八大精神理论成果汇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10).
  [4] [加]马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增订平注本/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07).
  [5] 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04).
  [6]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7] 訾小南.传播学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新闻世界,2015-08-10.
  [8] 刘辉.传播学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08).
  [9] 吴潜涛.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亮点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10] 于馨馨.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渤海大学,2014(06).
其他文献
省委提出,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杭州作为省会城市,作为一个休闲旅游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
刚结婚那阵子,将自己那可人儿宠得什么似的,不但给足了浪漫温存,还不让她动手做一丁点儿家务--反正那点家务也不多,一抬手就做了,乐得让妻子深情款款地说找了个绝好的丈夫.
期刊
掺水的GDP只能自欺欺人。对于一个旨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和国家来讲,建立一个以民生为己任的健康有序长效的经济运行体系。或许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其中不乏克难攻坚的系列配套改革。但思想的改变,应为前提。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就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先后表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此番表态,不仅成为中外媒体高度热议的话题,而且被普遍视为“实事求是”,精神
期刊
即将告别在厦门老年大学的那些美好的时光、人生路上的一道风景--网上冲浪的学习,真有些恋恋不舍.那些饱含着幸福的记忆,将定格在2009年6月,成为我永久的眷恋.
期刊
期刊
期刊
课间休息时,我听到有人在说:“咱们班的鲁惠卿上报纸了1 4月8号的登载的说的就是她!”
恪守原则的“钱铁板”rn作为分管干部的副部长,钱铮始终把坚持党性原则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公正客观地评价和对待每一位干部.钱铮总是说:“坚持原则是做好干部工作最基本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