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全面振兴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_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关心关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赣南苏区视察指导,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八年多来,江西全省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抢抓机遇、感恩奋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2020年赣州、吉安、抚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011年的2.74倍、2.47倍、2.12倍,特别是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平均水平由2011年的43%提高到57%。人民生活大为改善,长期困扰老区人民的住房难、喝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老区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振兴发展带来的巨大实惠。
  一、高位推动促振兴
  江西省委、省政府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摆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成立了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4位副省级领导任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十次领导小组会,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126个重大事项。省委、省政府领导经常深入苏区一线调研指导,多次赴京争取国家支持。省政府召开六次支持赣南苏区专题推进会,协调推进109个事项。
  二、完善政策强保障
  进一步完善省内政策支持体系,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纵深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的意见》等6个政策文件,制定《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方案,研究提出了江西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组织省直单位同步开展对口支援。推动各地各部门相应出台了配套落实文件,积极承接中央政策落地。
  三、担当作为抓落实
  江西省发改委(苏区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综合协调,每年制定工作要点,定期调度议定事项,会同各地各部门加快推进事项落实。省直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成立工作专班,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2012—2020年累计安排各类资金8000多亿元。各地把苏区振兴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快推动苏区振兴发展。
  四、精准扶贫增福祉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集中资源、尽锐出战,推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从2017年2月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到2020年4月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赣县区退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2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面解决。聚焦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累计改造农村危旧房104.89万户,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330万人,新改建电力线路12.32万公里,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96万公里。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事业,不断提高特殊困难群众生活水平。
  五、培育产业增能力
  围绕打造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定位,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争取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落户,推动赣州稀土和钨、南康家具、吉安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赣州稀土集团、合力泰、立讯射频等龙头企业加速壮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518家。做精做优赣南脐橙、井冈蜜柚、南丰蜜桔等特色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884万亩,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6家。争取赣州、吉安获批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新增20家主板上市企业、6家景区晋升国家5A级。
  六、基础设施强支撑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昌赣、向莆等铁路项目,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029公里,赣南苏区全面迈入高铁时代。建成昌宁、广吉等一批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91公里。完成赣州黄金机场、井冈山机场改扩建。建成抚州电厂一期、赣州西500千伏、樟吉赣成品油管道、峡江水利枢纽等一批能源水利项目。
  七、巩固生态筑屏障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实施赣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累计治理废弃矿山13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9239平方公里,完成造林绿化1020万亩。新增省级绿色工厂44家、绿色园区18家。推动赣州、吉安、抚州获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井冈山、崇义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评体系,实施了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展了东江流域跨省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八、深化改革激活力
  坚持以改革开放促振兴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內陆开放高地。深入推进“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实施了“降成本、优环境”行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用好用足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积极开展先行先试,赣南苏区国家级试点示范达100多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大力提升开放水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出台政策支持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大做强赣州国际陆港等重大开放平台,2020年赣州国际陆港吞吐量达18.6万标箱,赣州综合保税区开展了跨境电商等业务,井冈山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抚州海关开关运行。
  下一步,江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锚定方向,接续奋斗,加快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生活。一是着力推动国家政策落地。系统梳理《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政策事项,确保政策事项加快落地,转化为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着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服务业扩容提质。三是着力打造改革开放高地。深化改革攻坚,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加强赣粤、赣闽等省际合作,完善重大开放平台功能。四是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扩面提标。五是着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培育一批精品线路,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其他文献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有关情况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介绍《“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情况介绍  高杲:先就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期刊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  伟大成就与实践经验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明确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之一,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专项扶贫工程。“十三五”以来,我国用5年时间使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彻底摆脱贫困,有力推动了搬迁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助推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打赢脱贫
期刊
问:在我国政策体系中,区域政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新中國成立70年来,区域政策一直处于国家政策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其政策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明确的七大战略之一,区域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政策一道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做了专门部署。   国家出台很多政策,最终都要
期刊
编者按:威海科尼利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传奇企业,开发的系列高端渔具产品,数次作为国礼被赠予多国元首及政府首脑。而今,在国家“厕所革命”大力推进之际,该团队已经在污染处理系统、自降解马桶等方面获得13项技术专利,准备大显身手。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社长朱东方到该公司调研,并采访了公司董事长刘金波先生。   问:您公司的钓鱼竿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普京总统等外国元首。请您谈谈当年是怎么
期刊
一、黄河流域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的重要意义   在郑州建立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以及黄河流域的国家中心城市,在郑州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对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郑州地处黄河流域中心与中原腹地,是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丰富,电子信息、新材料等
期刊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和产业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的类型教育。作为全国规划面积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贵州(清镇)职教城视察,并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经过多年建设,目前职教城空间布局总体形成、配套服务基本完善、目标定位日渐清晰、融合发展初见成效,集学历教育、技术培训、技能鉴定、职业指导、技能竞赛等功能为一体,入驻院校19所、在校师生近14万人,开设314个专业,覆盖现代农业、新型
期刊
编者按: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福建省三明市考察,对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作出重要指示。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加强互学互鉴,推动老区振兴,4月23日至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福建省三明市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现将各地典型经验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典型经验介绍
期刊
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广东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苏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用心用情用功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法规支撑  广东省委、省政府将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出台多份政策法规,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
期刊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视察时强调,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进,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务实举措和具体行动,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2020年,河南省革命老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近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全省超过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居民人
期刊
自2018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等部门,于每年5月10日中国品牌日期间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及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等系列活动。各省区按照国家要求组织品牌企业参展,取得了较好的办展效果。以此为契机,各地更加重视品牌建设工作。调研发现,民族地区(含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青海、云南、贵州三省)作为我国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