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研究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基因特征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211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因组学研究细菌生物被膜独特的存在方式和独特的基因表达特征。

方法

选取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研究同一菌株在不同生长状态、浮游细菌状态和生物被膜状态下,两个样本间基因组的表达差异;分析细菌生物被膜状态下独特的基因表达。

结果

我们发现,不同生长状态下两个样本间存在基因表达差异。相对于浮游状态菌,生物被膜菌株有198个基因出现表达差异;其中106个基因表达上调,92个基因表达下调。

结论

细菌生物被膜状态下的菌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菌体生理生化特性、致病力和对药物敏感性都与浮游菌状态显著不同。这些表达差异的基因中,主要集中于外膜蛋白和调控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病理为腺癌的肺亚实性结节(SSN)术前高分辨率CT(HRCT)图像中,不同窗宽窗位下测得的体积及其实性成分体积对病理等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经手术证实为腺癌的125例患者共127个SSN的术前胸部HRCT图像及术后病理。将所有SSN分为两组,A组共69个,包含22个原位癌(AIS)和47个微浸润性腺癌(MIA);B组包含58个浸润性腺癌(IAC)。观察者
目的探讨3.0 T MRI去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对29例脊柱术后金属植入物患者(颈椎15例、腰椎14例)分别行3.0 T MRI常规序列及去金属伪影(WARP)序列扫描。对比分析WARP序列和常规序列图像质量评分(5级评分法)、伪影显著区图像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扫描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和Mann-Whitney(非正态分布)秩和检验,分别用于图像信噪
期刊
目的探讨在应用CT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行头部和胸部CT螺旋扫描时,不同定位像对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头颈部模体和胸部模体,应用ATCM行头部和胸部CT螺旋扫描。先行定位像扫描,分别采用前后位、后前位、侧位、前后+侧位、后前+侧位5种方式,每种定位像扫描3次。每种定位像再进行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处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
目的探讨3.0 T MR高分辨成像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胃镜活检证实为食管癌,最终行手术治疗并有明确手术病理分期的118例患者,均行食管3.0 T MR高分辨成像。手术标本行横断位切片,使病理切片方向和MRI扫描方向一致,进行病理分期并记录肿瘤最大横径切面上肿块的厚度。将MRI图像与病理图像匹配,在横断面T2WI图像上分析图像,参照美国癌症联合会第七版食管癌分期标准进行食管
目的探讨肝脏硬化性血管瘤(HSH)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HSH,且术前30 d内进行了多层螺旋CT检查的20例患者。20例均行肝脏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4例还进行了肝脏MRI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观察患者的影像表现,包括血管瘤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平扫的密度或信号特征和增强后的强化方式等。结果20例HSH血管瘤最大径43~246 mm;呈类圆形5例,不规则形1
目的评估单能量去金属伪影技术(SEMAR)结合320层螺旋CT去除膝关节肿瘤假体伪影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随访的膝关节肿瘤假体置换术后患者23例,进行膝关节320层CT扫描获得其原始数据。分别用常规的迭代重组(IR)和IR结合SEMAR重组,得到相应的两组CT图像。在关节平面和截骨平面,对各ROI进行主、客观评价,并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这两种重组方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评估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的59例患者作为合并组,另选取85例未发生右心功能障碍的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作为非合并组,以及5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