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M(H2O)26+/3+(M=V, Cr, Mn, Fe, Co)自交换电子转移体系内层重组能和活化能的理论研究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建立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模型和重组模型, 提出了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电子转移过程内层重组能和活化能的新方法. 在UMP26/311G水平上获得了5对过渡金属水合离子体系M(H2O)26+/3+(M= V, Cr, Mn, Fe, Co)自交换反应的内层重组能和活化能, 获得了与Marcus电子转移理论相一致的结果.
其他文献
概述在HI-13 串列加速器上进行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的几个重要工作,包括稀土区奇质子核带交叉反常现象研究及三轴超形变寻找、中重核区和A≈130 区核结构研究、原子核高自旋能级寿命测量
合成了新荧光试剂邻羟基萘醛水杨酰腙.研究了β-环糊精对试剂与铝形成包络物的适宜反应条件及Triton X-100协同增敏作用.确定了形成包络物的包结比为1∶1,包结常数为1.37×10
提出平均发泡寿命作为熔渣发泡效果的实验评价指标.在Na2B4O7-CaO-MgO熔体中,采用碳酸盐矿物作发泡剂,进行内生气源熔渣发泡实验.结果表明,发泡剂粒度、种类对熔渣平均发泡寿命的影响,可归因于熔渣
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二甲胺自由基(CH3)2N及其质子化离子(CH3)2NH+的构象和超精细结构.在由构象研究得到的两种自由基的最稳定结构上,用密度泛函的UB3LYP和UB3PW
对一种碳笼骨架氮取代化合物C_(59)HN用INDO系列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C_(59)HN的电子结构、分子稳定性、UV-vis光谱及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MCM-22 molecular sieve was first reported by Rubin et al[1] in Mobil Company.Similar to ZSM-5 zeolite, MCM-22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medium pore zeolites.Ho
拟从线性泛函的角度分析循环子空间回归(CSR).CSR方法将从自变量参数矩阵和因变量向量中提取成分,循环地构造并扩张Krylov子空间,且以此作为源空间,运用最小二乘准则解得映射到因变量实空间的线
从界面化学的角度研究了水/ 有机物两相体系中RhCl(CO)(TPPTS)2CTAB催化1十二碳烯氢甲酰化反应初期的界面特征. 结果表明,催化剂及过量配体的加入,使CTAB的CMC降低.样品的光散射及显微照片表明,在CTAB 浓度为2-7 ~6 m
用紧致密度矩阵和弛豫时间近似方法,研究在非对称半抛物量子阱中的二阶光学非线性.该非线性是由子能带间的共振跃迁引起的,在波长为10.6μm时,光学整流系数可达0.104mm/V(比GaAs晶体中高105倍),二次谐波产
利用吖啶黄与亚硝酸根的反应,根据四波长处吸光度的加和值与亚硝酸根浓度的线性关系,提出并建立了测定亚硝酸根含量的新方法,线性范围0.04~1.0mg/L,用于样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