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旱塬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zhang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黄土旱塬区玉米生产中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为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及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连续24年(1992-2016年)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秸秆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覆盖还田以及不还田处理,研究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秸秆不还田处理累积玉米产量为1.695×105 kg·hm^-2,覆盖还田、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处理累积玉米产量分别为1.885×10^5 kg·hm^-2、1
其他文献
<正>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第四届中国银行业优秀客服中心评选活动名单揭晓。本着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历经申报推荐、资格审核、材料初审、评选复审及综合审议等环节,经中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但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一直较低,严重制约了玉米产业的发展。该文阐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安徽省玉米种植及机械化技术现状。通过
<正>2018年适逢课程百年及中国课程改革40周年,11月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华东师大举办了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本届论坛以"课程研究:百
<正>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炎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脊柱关节病。本病的显著特点是进展缓慢的骶髂关节炎,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柱的关节及邻近韧带,
会议
<正>中国与非洲需要探索建立一种能够发挥中国"民生产业集群"优势,为双方中低收入人群提供生活产品的减贫合作新模式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后,最近组织了对中国非洲研究70年历程
本报兰州讯(记者牛彦君)从4月上旬开始,我省工商系统“民企陇上行”考察对接招商引资活动拉开了帷幕。一个月来,省工商局采取“走出去”方式,与13个省区市共签订项目引进协议30个
报纸
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创作,这部歌剧中的人物形象是丰富而饱满的,音乐创造是极其成功的,其中蕴含的真实主义思想也是很有特色的。这部歌剧的艺术内涵丰
鸡病毒性传染性腺胃炎(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TVP)主要引起鸡的消瘦、粪便过料、腺胃肿大等症状。该病最早在1978年由荷兰科学家Kouwenhoven发现,并蔓延至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猪传染病,每年给我国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病死猪剖检常常可见肺部出现弥漫性间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专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学生本身和大专教育存在阶梯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构建对应的阶梯模式。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