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leard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思政课创新教学的新途径、新视角。本研究通过课堂教学、知识延展、线上教育、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社会化大教育五种途径将南水北调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可以号召、动员更多的人民群众,更好地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职语文教育应积极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素质教育;挖掘语文教学资源,丰富课程体验方式;力求推新求变,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更有效地通过现代语文课程教育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
大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需要学校关注和重视,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奖励策略,组建一支能力强、有耐心的指导教师队伍;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针对比赛进行相关培训;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软件,并提供参考资料,为学生取得好的参赛成绩以及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提供保障。
高校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系统化的设计为选择,专业思政因其在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育人理念等方面的深化,终将带来思政育人的发展新动力。为探索专业思政育人路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托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阶段式专业思政育人模式,由通识至理论至实践,各阶段依据课程培养特点设定思政育人重心,层层推进,有效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思政育人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在创新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引入了诸多创新技术,充分凸显了新时代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性和有效性。高校应该准确把握这一契机,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本研究针对现阶段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机遇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高校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就业与创业是个人服务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创客教育是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本研究通过对就业创业要素进行解析,探寻创客教育与就业创业的连接,提出基于就业创业视角下的创客教育理念,结合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四众”手段开展创客教育,有机整合创新与就业创业,契合现有教育形式形成新的教育文化,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可持续性发展方向。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2021年5月,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教师培训提出
期刊
过程控制与仪表作为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传统的教学场景比较单一,难以模拟高温、高压等真实生产环境,有些脱离工业实际。本研究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逼近真实工业生产现场的SMPT-1000实验教学平台,提出模块化与案例化的教学实践模式,将课程内容模块化、案例化、小型化、灵活化,允许学生自主设计、验证和改进各种控制算法与方案,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同时结合“以赛促能”等教学活动,验证能力培养的实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持续低位徘徊的创业率则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单向性、短视性和低效性的隐忧。地方本科高校应以双向互动为基础,以立足成才为目标,以高质高效为保障,深入推进创业教育改革,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持续供给创新型人才。
2021年5月11日,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通过完善培训体系、培训方式和组织保障等手段,突出此项培训体系改革的意义重大、内涵突出、举措适宜、保障有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打造中原教育铁军,从而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科研对于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改革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从宏观上,通过教育发展研究室和教
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五育并举”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要求。其中,劳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让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行和艰苦创新的精神。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美好来源,劳动可以创造艺术、创造建筑、创造美等。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挖掘英语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和行为习惯。  凸显学生本位,树立劳动意识  研究调查发现,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