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高考考试精神解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高考命题依托情境,立意素养,重视创新,充分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精神。要适应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新高考,地理教学必须做出相应改变,高考备考要从高一开始。
  【关键词】地理高考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考试精神
  【课题成果】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地理课堂对话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97-02
  地理高考命题紧随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课程改革方针政策下指导进行调整,充分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精神。高考命题精神的变化,大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依托“情境”
  创设情境,实现知识迁移,解决现实问题,进行实践应用。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高考题一定是将问题设置在特定的情境中,从情境出发,考查学生地理素养。这一点,很多一线老师都已经有体会。创设情境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地理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产生关联。老师们可以留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地理内容有关的“现实情境”以及散文、游记、民谣等材料中有关的地理现象。设置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可以以更宽阔的视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挖掘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情境。
  二、重视“创新”
  地理试题的设计。是在依托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情况下,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知识,综合素养等综合思维。注重解决生活中社会上的现实地理问题,展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包括情境创新、角度创新、功能创新。这里的创新并不指重大的科技创新,也不等同于少数科学家的实验室工作。而是指根据新场景新情景处理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符合当时情况的选择或解释。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渠道,由自己的思维路径导出来,临时建立的思维便是创新。
  创新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打破常规避免任何思维定势。想象力和洞察力也是创新必备的能力。想象力促进知识的进化,洞察力却有时需要相当于人整个一生的经验。
  于高考而言,创新能力是要求学生考试答题不套模板,而不是面面俱到,将模板所有条例都答上,任评卷老师选点给分。答题时应该根据情境就关键问题有针对性的答题。平时要学会将题目从答卷上搬到生活中,用创新思维给出答案。平时在生活中,也要善于利用地理知识解答具体问题。
  三、立意“素养”
  高考立意曾经从知识立意转向为能力立意,如今再次转型为“素养”立意。正是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从双基目标转向三维目标,再次转向核心素养目标的体现。地理高考试题的设计,总体上以“素养立意”,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借助相对复杂的“现实情境”,向学生呈现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地理因果联系与依存关系的分析、推理,以及绘图与图解等具体任务。通过考生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各种外在表现,考量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四个要素构成。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与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指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很多试题都充分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的考查,一线老师们应该都有体会。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与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与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如【2016年全国Ⅰ卷36题】(1)小题。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的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如【2017年全国Ⅰ卷36题】(2)小题。
  地理实践能力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實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地理实践能力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如:【全国Ⅰ卷7~9题】
  有些试题,对地理核心素养四方面都有考查。如:【全国Ⅰ卷36题】(4)小题。
  总之,高考中,纯地理题不涉及地理核心素养的题没有。“地理核心素养”在历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中的地理试题中闪耀着光芒。今后的地理命题将继续这种传统。
  以上谈到的这些素养,创新以及情境迁移等,高大抽象,没有具体可靠的现实路径可供依赖。让习惯了知识传授的老师们来说无所适从的,产生很强的无力感,不知从何处着手进行高考调整。确实,这些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也就是说,现在的高考不是凭借高三冲刺背一些必备地理知识,进行题型训练就可以达到很高水平的。一切还在平时的日积月累。学生的地理能力、思维方式和习惯、地理素养,在平时地理老师的每一堂课里慢慢养成。地理高考的备考从广义而言,从高一便要开始。高考命题新精神也要求教师从技术型教师向素养型教师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地理专业能力发展,而且要求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和发展,提高自身个人素养品质。
  考试和教学都在课程改革方针政策下指导进行,考试命题的立意更快随课程改革的精神做出调整。而一线课堂和教师教学惯性大,也更顽固,如今高考命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迅速做出回应。地理教师和地理课堂也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高考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开始涌现,提高了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以及课堂效率,微型实验就是其中之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微型实验指的是利用较少的化学药品来达到获取化学信息的目的。这种实验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同时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同学们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环节中微型实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了将微型实验用
人的生存发展方式在本质是实践的.而人的实践功能是以人拥有意识属性为前提的.作为人类特有的自觉自主能动地反映客观对象和把握自我内部世界的高级精神形式,意识主要具有对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课程,其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学好汉语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义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情感教育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进行阐述,并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感悟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研究性教学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文章分析了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农学专业全程研究性教学在不同阶段应用的具体模式,分析了“教”与“学”的评价体系与成效,明确了全程研
印染废水是目前主要的难处理的有害工业废水之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TiO2光催化氧化水处理技术,以其具有光催化活性高、降解彻底、非选择性、无二次污染、常温常压操作、能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图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图形作为课本上讲解示范的例子,给予了学生直观生动的印象,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知识;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学习知识数量的增加,学习内容的丰富,学生在处理习题时常常也离不开图形,很多时候图形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加简便的方法,节省时间的同时提高准确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图形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图形去解决问题。  关键词:课本图形 习题图形 作图能力 图形运
将丙烯酰胺单体在钠水玻璃溶液中聚合制成水玻璃-聚丙烯酰胺均相杂化液,通过浸渍法使杂化液与速生杨木材复合,制成无机/有机木材复合材。SEM、FT—IR表征了速生杨木与杂化前驱液
摘 要:在数控生产中,对刀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哪怕是有了正确的加工程序,也会因为不会对刀而加工出废品。加工质量的好坏与对刀的精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刀的效率也极大地影响着加工效率,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影响生产成本。在学生的日常数控实习实训中,也总会出现很多对刀带来的问题。该文就以FANUC Oi 系列数控车床为例,通过原理和实例结合,研究常用的对刀方法。  关键词:FANUC Oi系统 坐标系 数控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生在小學学习阶段的重要课程,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其健康成长。但是小学目前的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并不高,也就是它的教学效果较差,对学生的教学影响不够深入。笔者认为,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思想不成熟等,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一个完全的定性。需要思想品德课程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必须具有时效性,教学要达到实际的效果。  【关
摘 要:该文中的《AHK铣削实训》课程是实践环节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基础实践课程,在第二学期中进行,为后期深入实践课程内容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循序渐进、训练技能点多样化等,并且在教学实施时,做到易理解,易操作,实用性强。  关键词:双元制 铣削实训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