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农村中学生共同走进习作情景教学漫聊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在农村教学的我近几年发现:农村中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园地沉寂,有的乃至荒芜(学生不交作文)。究其原因,他们中绝大多数为留守学生,缺乏自制力,余下的即使父母在身旁,为谋生计,自顾不暇,孩子自然自管自。这两种情形的学生慑于父母压力,便被圈在“自我”天地里,手机,电脑就成为他们形影不离的最忠实的朋友,于是,玩游戏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主要乐趣,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生活圈小了,窄了,其视野当然不开阔了,与人交流少了,口头表达能力呈下降趋势,思维空间也拘束起来,爱好兴趣就定格在游戏里。若让他们写写有关玩游戏的作文心得,倒是有话可叙,但有特色的,能耐人看的,则是屈指可数;倘若令他们按时完成它样内容的作文,其姿态可谓丑态百出,让老师们可笑又可气,却又无可奈何。面对此种情况,语文老师该怎么办呢?
  我作了如下几点尝试,与农村中学语文老师们共聊。
  一、让舞蹈、绘画等艺术去激活作文课堂
  农民皆知晓:池塘中的水活,鱼则活;水死(不流动),鱼则死。作文课堂亦如此,尤其在农村,语文老师更应想尽办法去激活死气沉沉的作文课堂。
  又到了星期五第二节课(每周此节我定为作文课),我提着收录机(那时教室无白板)在候课,原本无声气的学生,此时小声叽喳,课堂气氛一反以前。当老师说要跳广场舞《激情串烧》时,学生们齐刷刷响起掌声。老师挥手,示意暂停,要求:请认真细心观看哟。老师便在激情的音乐中舞动,专注而又投入。一曲跳完,仅花6分钟。掌声又溢满课堂。之后我再跳一次,此次我要求学生仿学,三位女生一位男生勇跃报名。全班雷鸣般掌声自发响起。我,四位学生在音乐中融为一体,尽管学生的动作有些别扭,可老师学生就像一家人在嬉戏,其他学生也蠢蠢欲动,有的干脆在旁比学。课堂气氛超常活跃。师生舞完,老师要求学生开诚布公,不要有所顾忌,点评老师的舞姿。学生的话匣打开,如水喷出。
  活跃的余文同学:“老师,您不像五十多岁的人,您青春灿烂!”
  腼腆的陈静同学:“老师,我喜欢您那展翅要飞翔的舞姿。”
  连最讨厌上作文课的李智同学也嘣出话来:“难怪老师不显老,年轻在于运动。”
  “还有范美眉,扭腰摆臀,挺美的!”
  最后能说会道的张云同学做了小结:“今天这节作文课让我们大饱眼福,师生共舞,活跃而又风趣,既让同学们开了眼界,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让师生情感融洽,望老师多上这样的课。”话音刚落,掌声经久不绝。
  我抓住时机,顺势出了作文题《秀秀青春》,同学们二话没说,很快沉入构思中,第三节课,40分钟后,98%的学生作文都上交了,一扫以前的拖拉风气,改变了平日作文难收上来境况。课后经批阅,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效果还不错呢!
  后来,我适时采用另种形式,让李怡同学画幅画:动物表演会上,一只幼猴误打误撞,获得冠军。要求学生看图说话,发挥想象,但不离谱,运用写作技法,圆满陈述表演会,且立意明确。
  经过采用多种手段尝试,如今的作文课堂气氛真是今非昔比,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作文课,愿意写作文了。作文课堂似水活跃,学生习作就有了源泉。
  二、教师变换身份,融入学生习作之中,可促热作文课堂
  常回家看看,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更温馨、和谐。写作理当如此。老师让学生写作文,在学生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在老师看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无可厚非。但不愿意写作文的或写得不够好的学生对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上交作文恐怕持有抵触情绪,少数学生甚至埋怨:只让我们写,老师抱臂休闲。这就导致师生关系有些冷淡,一旦如此,此类学生对写作的热情态度就会降低,作文课堂活跃气氛也相应会比以前逊色。为了不让作文课堂气氛再度低迷,我做了这样的尝试:选择已成文的效果尚可的李思慈的作文《成长路上的阳光》,。该文章主要内容是:新来的班主任解开“我”(指李思慈同学)心中的结,令“我”对老师感激不尽,至今思念。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手法,读来给人小可清新之觉,但“我”内心过程转化太快,给人突兀之感;人物写法也欠缺。
  读完李思慈同学的作文,我不仅以教师身份,更以学生身份去解读它。其目的不仅要消除学生对写作及老师的不良情绪,更重要的是拉近师生间关系(指写作时)的距离。于是我把自己当做李思慈同学,以她的身份、她的角度揣度,修改她的作文,进入教师和学生双重身份写作角色。原文变样:
  “有一天,您把我叫到操场旁,那片绿树成荫的地方,野花散发淡香。您款款而来,盈满一缕清香,如清风吐语:‘孩子,你心里有什么事吗?不介意的话就跟我说说吧。’您的话音未落,被箭般射中发愣的我倾刻间回过神来,一把推开您那伸过来的纤纤柔和的手,兔子般逃走了。
  您当时那惊愕的眼神如定海神针,永远扎在我心间。
  我忐忑地过了几天,每每遇着您,我都迅速瞥您一眼,惴惴不安,内心却又巴巴地想望着您,不经意间向您靠近了一步。您似乎是我肚里的蛔虫,那个周末您又约我去散步。
  六月上旬的夕阳已融进绿草如茵里,我早早地来到约定的地点,注视着您来的路,心如水中涟漪,层层起伏中不见您的身影。我以为是恶作剧,心地陡沉,欲转身离去,耳边飘来您的馨语,只见您迅疾跑来,顾不得擦汗,递给我一个挂饰,说:‘孩子,我就要被调走了,能教你们是老师值得高兴的事。不过,唯一遗憾的就是没能解开你的心结。’听您说要离开了,我抬头,没想到映入眼帘的却是您挂满泪珠却微笑着的脸。”
  最后一段修改为:“窗外的阳光依舊灿烂,我温暖地握着笔在答卷上描述您在我成长路上铺洒的阳光,而您也化成阳光,将您对我的关注关心关爱一同溶入我心里。”
  我亲自修改完李思慈同学的作文,叫她来办公室,并与她共同切磋修改之处,探讨修改后的效果。李同学对老师修改后的作文从多个角度给予欣赏,即使上语文课,她兴趣、热情等方面都高涨。后我将她的文章印成作文样卷,在作文课上师生对比原作和修改后作文共咀嚼,修改,点评。当然不说出是谁修改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同时留点悬念,以期达到师生共写作,关系愈亲切之效。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有效的
  实践证明: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若适时花点心思,采取异样的方式去激活、融入习作情景教学中,作文课堂定会收到别样丰硕的果实!
其他文献
〔摘 要〕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双方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关键词〕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 互动 加强实践  口语交际是指人与人在特定的语境中, 选择适当的内容, 运
期刊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个人独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看着堆在书桌上那一叠厚厚的书。不经意间,雨水打湿了书的一角,我急忙擦去雨水,但是发现原本清晰的字迹顿时变得模糊不清了,即便擦去了上边的雨水,却依然在书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细想想,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看着窗外,此时在考场上的学哥学姐们,不正在奋笔疾书的为自己画上那完美的人生吗?或许那一笔在平常人看来是那么的简单、毫无意义,但是对于寒窗苦读那么多年的
期刊
化学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学生一旦对化学感兴趣,就会愉快和主动地去探究化学的奥秘。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创设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兴趣激发的体验。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重新审视教育对象。更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与社会实际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并提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要提示学生如何去想,指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诱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不因循守旧的精神品质,从而发掘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结合时政,引发
期刊
〔摘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课改实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误区,追求形式,忽视文本。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要讲求实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学
期刊
一、反思促进教师的教学  1、 反思促进教师教学重点的把握和教学难点的突破  案例1, 近十多年来,我讲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这两个知识点时,由于这两个知识点的内容太抽象,对学生来说太难了,教学方式经过了教师形象的语言与实物相结合、挂图与模型相结合、教师画图与讲解相结合、学生画图与课件相结合、学生自制的模型与图表总结相结合(把染色体各时期形态图、坐标图、数据、结论性语言例在一张表格中)这么几种形式,
期刊
在幼儿教育这片沃土里,我收获了任何数字都无法计算的自豪感和幸福成果。使我懂得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爱事业,爱孩子,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社会发展飞速的今天,孩子接触的人和事物非常多,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要求教师即是教育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的研究者,因此,老师是授业者,也学习者。幼儿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要想做好这个引导工作,首先得做好自己,自己先成长
期刊
英语教学法专家J. Hammer说过:“最好的教师应该是那些仔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组织教与学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挖掘他们的潜能,并使其各方面不断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并积极参与“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
期刊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现状:  (一)农村地区学生本身的问题  1、农村里面很难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学生对未来不抱太大希望,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小学或初中毕业就出外打工。理想的缺失,直接影响求知欲,求知欲的大大缩水,导致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逃课、缺课、打架、闹事、撒谎、迟到等一系列的问题随之产生。  2、除此之外,整个社会对农民工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歧视。当然,学生作为农民工的儿子,一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同样,语文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效提问。  有专家提出,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即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有效课堂提问对于完善备课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技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特别重视以下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