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筝形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筝形应该算是一个很奇特的图形.在经过初步认识后,我对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看!这就是筝形,我们可以利用新学的全等知识挖掘它藏在深处的秘密.
  已知AD=CD,AB=CB.
  问题1:它的对角线有什么性质?
  思路:我们先利用全等证明△ABD≌△CBD,进而得到∠1=∠2,然后根据SAS证明△DAO≌△DCO,得到AO=CO,∠AOD=∠COD.又因为∠AOD ∠COD=180°,所以∠AOD=∠COD=90°,即DB⊥AC.
  综上可得,对角线BD垂直平分对角线AC;对角线BD平分一组对角.
  问题2:若AC=6 cm,BD=8 cm,求筝形ABCD的面积.
  思路:根据“SSS”证明△ABD≌△CBD,因为“问题1”中已证得AO=CO,BD⊥AC,所以AO=CO=3 cm,S△ABD=12 cm2.所以S△CBD=12 cm2.即筝形ABCD面积为24 cm2.
  在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后,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公式:
  S筝形=AC·BD.
  ……
  筝形的秘密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挖掘吧!
  教师评析:文章中体现出来的通过全等来研究新图形性质的学习方法是值得学习的,因为全等三角形在沟通线段、角的等量关系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对于刚刚学过全等的八年级学生来说,筝形是一类陌生图形,然而小作者却以轻松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未知图形的探索兴致,特别是文末那句“筝形的秘密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挖掘吧”,不仅有着对未知领域深入追问的兴趣,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值得点赞!
  (指导教师:刘东升)
其他文献
根据对比分析得出的方法;将120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比例,从中将120名患者分成3组,第一组为康复疗法组,第二组为针灸疗法组,第三组为针灸康复组,康复治疗以基础康复为主
在初一年级开设英语戏剧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初一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成为了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在戏剧课上学生积极活跃地表演,锻炼了口语,也在准备时了解
筝形,就是指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如图,四边形ABCD就是一个筝形.  筝形的对角线也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连接AC、BD交于点O.  猜想1:AC平分∠BAD,∠BCD.  证明:在△ABC和△ADC中,  AB=AD,  BC=DC,  AC=AC.  ∴△ABC≌△ADC.(SSS)  ∴∠BAC=∠DAC,∠BCA=∠DCA.  即AC平分∠BAD、∠BCD.  猜想2:AC⊥BD.  证
摘 要:中国民歌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民歌从原始社会产生,一直发展到今天,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具有非常深的教育意义。同时,民歌还贯穿于人生的各个不同阶段,可以覆盖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活层面,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文章在中国民歌的基础上,对同一音乐题材在不同地域中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国民歌;音乐题材;不同地域;差异性  中
随着各种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人们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EPON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光接入技术,该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的结构,可以同时传输多种业务,满足高带宽的需求.但是,现在很多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摘 要:琵琶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且琵琶演奏作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中非常独特的美学艺术,在演奏技法、音响效果等方面,非常具有表现力。随着现代乐器的流行,琵琶在学生当中也越来越受欢迎,他们有着熟练的琵琶演奏技巧,演奏的视听效果也非常让人震撼,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门传统拨弦乐器所含的美学思想却缺乏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琵琶;演奏技巧;情感表现;美学思想  在我国古代各种民族乐器当中,每种乐器都有自己
卡里尔·菲利普斯《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虽在题目、人物性别和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流散视阈中看二者堪称“家园”书写的“连环册”.《最后的通道》中雷拉的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