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冲击视频接招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bao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区别于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的出现为视频的传播带来了更为灵活、更体现个人存在的传播方式,比如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移动电视等,这种互动性引发了视频的繁荣季,铺天盖地的视频作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越过了繁杂的电影审批程序和播出平台的限制,更多新生的影像力量有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个人工作室可以借助更多途径对自己进行宣传,让更多不输专业水准的制作以更平民化的方式出现,还催生了拍客“草根”的壮大……在这场新媒体浪潮中,个人力量得到了惊人的凸显,“自媒体”现象不再陌生,导演梦也不再遥不可及。视频的传播借助新媒体自发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而更深的影响在于,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必然引起生活方式的大大改变,且看在新媒体力量的冲击下,视频如何接招。
  
  理解新媒体
  
  新媒体之于旧媒体
  初听“新媒体”概念,便很好奇何谓之“新旧”之分,“旧媒体”为传统媒体,即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界定为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新型媒体形式、软硬件或信息服务方式,例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等。这种“新”的定义一方面来自于技术革新,即信息传播的介质由电报、电话、电视等转变为计算机。另一方面来自于由于新的传播技术引起的传播方式、传播文化的改变,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让信息的传播由单向转变为双向互动,从根本上转变了传播方式,也让人们的信息接收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改变了什么?
  视频影像受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巨大。最初人们只能去电影院看电影,电视的出现,人们可以坐在家里欣赏电视节目。如果说电视节目像一扇窗口,能展现外面“精彩的世界”,我们只能去选择开哪扇窗,却不能表达观看者的感受。那么互联网的出现则让互动成为可能,我们不仅能看窗外的景象,还能参与景象的制造,与之互动。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另一个巨大的变化是普通人在媒体中的参与力量,当我们进入互联网世界,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每个普通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我们可随时随地以点对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事件和新闻的看法,而在传统媒体时代,一个事件、一则新闻、一个观点的发表,都是单向的,我们只能被动接受来自媒体的信息。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使得媒体世界大大地不同了,充满了生机、活力和新鲜元素。
  
  影像的革命 新媒体电影
  而对于电影制作者来说,更应该感谢新媒体环境。受制于传统电影复杂、庞大的制作发行方式,电影只能在电影院或电视上播放,投资传统电影必须承受巨大的风险,网络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平台,它拓展了电影的传播渠道,让拍电影变得更容易实现了。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电影相对于影院放映、录像带和影碟播放的传统电影而存在,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与网络平台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影与网络视频短片之间的新生事物,比传统电影更具灵活性和草根性,但比网络视频短片更专业。
  
  电影发展的下一站
  相比传统电影,新媒体电影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与观众见面,被网友分享,不需要电影票,能做到足不出户。可以说,新媒体电影弥补了传统电影在时间、空间和互动方面的不足。
  从生产环节上来说,新媒体电影为更多有志于电影、影像的人们提供了成就自己的机会,网络的低门槛,省去了电影发行的各种审批程序,新媒体电影让每一个有理想拍电影的人都能实现理想。虽然在影片的专业水准上,新媒体电影还与传统电影有距离,但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力量,只要拿起小小的DV,你就可以从网友晋升为导演,这是新媒体给视频带来的最大的机会,每个有梦的人都能接近梦想了。
  互联网的强大传播能力正给视频的繁荣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最初一提起“网络电影”,人们首先想到的多是拿起DV拍生活的“草根”作品,比如以恶搞闻名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及优酷、酷6等视频网站上层出不穷的原创影视作品。发展至今,有修成正果的趋势,我们看到周迅、张静初、黄立行等一线明星出演网络电影,优酷“11度青春电影行动”捧红了“老男孩”,这些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和思想撞击也许离传统电影的艺术性相差无几,影响力却更胜一筹。“新媒体电影”的形式更灵活,有利于年轻导演的发挥和才华展现,走出院线而在网络上推行自己的新作品,也成为很多导演的新选择。
  
  内容更重要还是方式更重要?
  同样的内容,或许会因为不同的传播介质而产生大不一样的传播效果。我们不难感受到,在传统媒体时期,各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多是来自内容的竞争。但新媒体时期,随着博客、播客、微博的兴起,我们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媒体最有效的传播关键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独特和高质量的内容,或者具备多么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而在如何尽快学习和掌握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
  虽然拍客的视频作品从画质、剪辑上来说都不如专业媒体那样规范、精细,但是一条通过微博传播的来自新闻事件现场的手机视频显然比电视台的新闻能更快让人们知晓。
  如果你爱电影,那么你一定也很感谢新媒体环境。运用电脑、手机、MP4播放器,只要有网络存在,你不用再去电影院才能观看影片,家里、地铁、野外,无处不能。新媒体电影的观众更为广泛,因为它有多种传播渠道,拥有更广泛的视频观看人群。
  
  媒体变革之路
  
  1850年前后的电报
  1850年至1880年的电话
  1900年前后的电磁波传输
  1920年至1930年的无线电广播
  1950年至1960年的电视
  70年代、80年代,最初被称为新媒体的是有线电视、通信卫星、电视录像机、选择性接收设备,以及崭露头角的计算机中介传播等。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通过有线电视和付费电视来发行。
  网络媒体:以PC、笔记本电脑为终端,通过互联网来传播发行。
  手持终端:以手机、MP4播放器、PSP、iPad等时下流行的电子产品为终端,通过付费下载来发行。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而从2010年起,“三网融合”已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开展,这将令视频传播渠道得到大大的拓展,视频传播将更便捷、更广泛。
  
  新媒体环境下视频传播的优势
  
  快捷的传播
  新媒体时代,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地增强。
  信息的传播逾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迅速、高效,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一名致力于做无冕记者的拍客,可以在街头的新闻现场,掏出手机拍下事件过程,接下来,他甚至不需要赶回家将视频传到网上,新的手机发微博功能只需要轻轻按动按键,就实现了视频的发布,然后,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能连接网络,都可以成为消息的接受者。这样的速度,传统媒体怎能超越?
  
  让交互性得到体现
  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也使得受众实现被动到主动的改变。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这好比观众看电视只能自由选择电视台,却不能让自己的意见在电视里得到反馈和体现。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看完了优酷的一条视频,你可以直接在网页上通过留言和评价表达你的观点,主动性和积极性被空前地调动起来。
  
  移动的传播
  移动的传播与信息制造的“无处不能”是相对应的,新媒体传播亦能实现“无处不能”的信息接收。
  观众欣赏视频的渠道变得越来越丰富,不一定非要去电影院排队买票,拥有了手机、电脑、iPad,随时可以观看视频,我们可以用手机拍摄、上传、下载视频,在公交车、电梯里,各种视频也冲击着我们的视觉。还有越来越红火的视频网站如优酷、酷6等,每天更新的各类视频让更加自由、方便的观影方式成为可能。
  在地铁里、在公交上,随处可见有人用iPhone、iPad观看视频,感受到了视频传播受新媒体强烈冲击而产生的巨大市场潜力,苹果公司做出了一项决定,要求对于直接通过iPad和iPhone销售的所有订阅内容抽取30%的收入分成,内容提供商虽然很不高兴,却也别无他法。
  
  拍客生存的土壤
  互联网似乎让“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众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成为可能。
  通过新浪宽频、优酷网、酷6网、56网等视频网站,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就可以在网络上拥有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领地”,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拍客就是自己的“媒体”的管理者,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不需投入任何成本,也不要求你有出众的专业技术知识。
  
  客概念的产生
  用视频记录生活与表达思想的拍客诞生,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独特标签,拍客主要是指用手机、DV、相机捕捉社会生活中精彩镜头、并将作品上传至网络与大众分享的视频爱好群体。
  也许有人还会记得几年前网络上流行过的“后舍男生”,他们用DV自拍下用夸张的表情模仿美国著名组合“后街男孩”的歌曲,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后,“后舍男生”一举成名,成为网络红人。而后,不知不觉地,博客、播客、拍客等“客”现象出现在网络上。这是伴随着2006年因视频网站兴起而产生的群体,一批被打上“拍客”标签的人们,他们在生活中热爱拍摄并乐于分享,随着DV越来越普及,手机具备视频拍摄成为一种潮流,通过网络上传视频作品也更便捷,拍客的群体也越来越多,他们对社会的影像也越来越大,于是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职业。
  
  微博的力量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叫“你敢吗?这就是微博的力量。”一位老师正要对女学生施以暴力,却发现讲台下的人们齐刷刷地举起手机打算记录下这一过程。虽然方式很调侃,但是却很形象地表达了微博的力量,在自媒体成风的时代,身边处处是眼睛,一不小心,你可能就成了拍客关注的对象,更有可能成为网络红人。
  
  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显现
  
  新媒体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最大的改变可能是让个人的力量在社会影响中得到凸显,新媒体让“导演梦”不再遥远,让每个公民都能成为“无冕记者”,由此产生的“自媒体”概念越来越被认同,甚至,通过新媒体还让普通人的命运得到改变。
  
  新媒体时代成就个人梦想
  “感谢互联网这一平台,让一切皆有可能。”《老男孩》主演之一的王太利说,“之前我们也拍过两部短片,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是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沉淀。我们更了解互联网这一群人的想法,做出的东西能对他们的胃口,引起他们的共鸣。”
  作为高资本高投入的传统电影,其复杂而庞大的制作发行方式,让很多有才华并怀揣电影梦的导演们望而却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把这道门槛降到了最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媒体时代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节目制片人”,试想,只要有拍摄设备,不论是画质粗糙的手机,还是品质精良的广播级摄像机,自主发现拍摄题材,自主拍摄,自主剪辑,自主发布,整个流程就是节目的制作程序。
  
  公民记者
  优酷、酷6等视频网站的兴起,激发了平民百姓的创作热情,也引发了一场视频拍摄狂潮。而视频的便捷记录、即时发布与互联网的融合,赋予了“公民记者”巨大的影响和潜力。影像被迅速、便捷地传送到世界任何地方,公民记者的影响甚至冲击了主流媒体的地位。
  维基百科对“民间记者”有如此定义 ,公民记者,即公众传媒以外的人,或曾经为公众传媒的记者 ,但已经脱离公众传媒,以独立身份对事件做出报道和评论的人。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网名都成为公民记者,甚至有人说:“在互联网上,任何拥有数码相机的人都拥有改变历史的能力。”
  公民记者的出现,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平民百姓新闻传播与主流媒体关系的讨论。有人预言,“公民记者必将取代传统专业记者”,这种说法不免有些过激,因为公民记者还有想多其自身无法回避的缺陷,缺乏深度和专业性,缺乏持续性等。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全面兴起,公民记者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而公民记者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
  
  自媒体鼓舞拍摄
  步入新媒体时代,出现了一个新颖的词汇——“自媒体”,顾名思义,普通大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人们分享与他们自身相关的生活,从而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个人于是成为媒体。
  自媒体最根本的特点是平民化,强调的是平民成为新闻发布者。以往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或“网络电视”(播客)。
  自媒体的形式对个人的发挥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你可以手持DV拍一部纯纪实主义的纪录片,也可以参与到镜头中客串一把“主持人”,或者运用剪辑技术自己制作一部娱乐节目,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媒介改变生活
  如果拍摄视频只是自己的爱好,它或许还不足以影响我们的生活太多。然而,当新媒体对媒体环境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之后,很多人的生活产生了大变化,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有的人因此改变了命运。
  2011年伊始,芝麻拍客在北京老舍茶馆举办了一场有声有色的“芝麻拍客春晚”,这是一场聚集拍客力量和网络红人的盛会,晚会的创作团队全为职业拍客,他们用小小DV全程直播,而晚会的主角则是因为被拍客的DV发现而生活产生了巨大改变的人。“西单女孩”、“北影大妈”因为被拍客们发现而家喻户晓,无人照顾的老奶奶因为被拍客发现而得到了社会的救助,媒体正让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轨迹改变。
  
  新媒体的未来
  
  网络视频铺天盖地而来,对传统媒体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量。新媒体的快捷性、交互性、灵活性不言而喻,民间力量也参与其中,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2006年中国第一个视频网站诞生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四年多时间,视频网站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却是惊人的。在日常的生活中,视频网站随处可见,它越来越凸显出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价值。
  
  新媒体缺乏什么?
  传统媒体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毕竟传统媒体由来已久,在大多数人心中更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目前大部分权威信息的发布依然是传统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相比新媒体中零星的小群体力量和个人力量,传统媒体有庞大而又专业的系统,其专业性令新媒体望尘莫及。同时,新媒体的平民化、个性化也影响了它的权威性与专业性,人们在收取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对良莠不齐的信息进行甄选。在个性化的声音得到充分释放的同时,也伴随着有悖于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的现象出现。
  
  光明的前景
  新媒体潮水般的气势,使得传统媒体遭遇了强烈的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新媒体的及时、海量、互动性让传统媒体常常感到被动,受到了牵制。在这种不可阻挡的发展中,借助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改变,不论是对于有志于借助新技术的力量让自己的视频作品得到更广泛传播的专业人士也好,还是对于想通过网络让自己的视频得到更多点击的业余人士也好,新媒体能让个人的力量越来越大地影响主流媒体。
  不可否认,新媒体带来的公民记者、自媒体现象刮起了不小的浪潮,网民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观看者,也能参与到信息传播中,体验种种乐趣。
  土豆网的宣言“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很好地表达了拍客的喜悦心情,而优酷的“世界都在看”更是把个人的力量推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只要你的作品有足够吸引力,便能吸引世界的眼光,这对手持小小DV的平民作者是极大的鼓舞。
  
  视频的发展在新媒体爆发之际进入了繁荣季,影视制作的手段越来越新颖和便捷,传播方式也成为有效的助力,而花样百出的接收终端更让视频观看为越来越广泛的人群所接收,可谓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时代,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趋势,并将继续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田萌]
其他文献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一个或者许多梦想,但是梦想不应该只停留在做梦想想阶段,在网络时代,梦想有了更广阔的生根发芽的土壤,不妨,我带你去点名时间看看吧。 点名时间的想法基于众筹的概念,一群年轻人收集了人们的梦想并在网络上“打包售卖”,如果达到预定购买人数便成交,现在,这个不到一岁的项目已经实现了许多人的梦想。   缘起-爱电影  四个背景各异的大男孩,因为共同的爱好——电影而走到了一起。他们的交点产生
期刊
2011年3月29日,在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就赢得无数眼球的3D家用摄像机HDR—TD10E终于在中国发布,这是索尼公司继3D电视、3D Blu-ray Disc播放器、3D全景扫描数码照相机以及3D投影机后,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又一3D娱乐产品,同时也标志着索尼3D家庭娱乐解决方案在2011年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     亮点一:好“视”成双     索尼三大核心影像技术早已广受好评,而H
期刊
2011年3月29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大剧院盛大举办2011年DV乐格力雅春季发布会,佳能(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吉冈达生先生,佳能影像信息消费产品事业本部、电子映像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浅野雄一郎先生出席此次活动,揭晓了2011年佳能DV新广告片,并揭开2011年佳能DV“爱高画质” 系列主题活动的序幕。    感光元件提升    佳能LEGRIA系列的新品都搭载了佳能为高清视频拍摄专门研
期刊
很多DV爱好者喜欢拍摄动物题材的短片,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拍摄野生动物的机会不是很多,那么拍摄动物最好的地点就是动物园了。今天我们来到北京动物园,说一说在这里拍摄动物的一些技巧。   动物应该生活在大自然当中,动物园里没有了非洲的沙漠、亚马逊的丛林、澳大利亚的草原,面对栏杆、玻璃墙等遮挡,在拍摄时用画面营造出野生环境的效果也有不少窍门在其中,就让我们去实践体验一下吧。    机位的设立    为了让画
期刊
说起纪录片的文案工作,大部分纪录片人都已经熟悉如何写总体的影片提案,但作为专业的纪录片工作者,如何使一部纪录片成功地走向国际市场,并参与国际化制作,可能需要更加专业和系统的学习,而各大电影节都有不少先进的经验。  2012年上半年,纪录片导演范俭带着新项目《在城市里奔跑》参加了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的纪录片工作坊。在几天的活动中,关于“提案之前的一页纸阐述和提案之后的脚本”等训练是范俭认为值得与更多
期刊
困兽,困在城中的兽,强悍外表掩不住内心的伤。《困兽》中,少年时代故意伤人的宾仔留下了永远无法洗去的污点,这污点本源自父亲在他童年时留下的阴影。然而,长大成人之后,宾仔却重复着父亲曾经做过的事情。   香港理工大学多媒体科艺硕士毕业的艺术家陶国雄、欧家誉,凭借对社会的责任感及对心灵受伤害儿童的仁慈之心,用了9个月时间构思制作了这部以家庭题材为重点的真人3D动画《困兽》。    “怪兽”的诞生    
期刊
在首届“索尼杯”成就永恒经典婚庆视频大赛中,上海导演彭龙飞的作品《雨天-浪漫的乡村婚礼》,以其独特的视角,感人而真实的故事情节,获得本次大赛的二等奖。和其他团队完成的作品不同,这部作品是由彭龙飞一人单独完成。在沟通中,独立影像制作人彭龙飞向我们讲述了这部影片的创作背景,贡献出许多拍摄的技术技巧,相信对大家的制作会有很大益处。    >> 让客户接受自己的风格    拍摄婚礼是件大事,对于新人来说,
期刊
在这个视频越来越红火的年代,各类拍客层出不穷。有这样一位拍摄者,他以学外语而成名,自学13门外语,被人们称之为“双语警官”,他更好舞弄DV,把自己学习的过程拍摄下来,传到网络上与人分享,点击率达到了几百万。他是刘文立,一名不懈追求专业制作水平的普通DV拍摄爱好者,专业级器材太昂贵,他便想方设法从二手市场上淘来宝贝,既节约了成本,又享受了专业设备的乐趣,这让他的兴致越来越浓厚。  流媒体时代,有许多
期刊
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可谓将影像的伟大意义高度概括,纪录片创作者将社会万千景象以完整的形式留存,将现在进行时定格,变成明天的可见的历史。不论是隐于市的市井百态,还是隐于野的少数民族文化,每一刻都无法在未来重新来过,除了在影像里。    专家    通过纪录片,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和事实,中国人得以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而这些了解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
期刊
近些年,Canopus EDIUS非编软件在众多影视制作机构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它持续的升级和改进,使得易用性和操作控制手段上不断提高和完善,本次就和大家一起看看EDIUS 6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比较实用的功能,希望对我们更好地利用它完成剪辑任务有所借鉴。    在编辑过程中,随时打开菜单中的“优化工程”选项,可以对整个编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临时文件进行清理,这些临时文件是软件的局部渲染和其他操作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