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研究

来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sniper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应用型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全员育人的机制建设,形成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真正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具体到"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要开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的"专业思政"建设,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发动全员参与"课程思政"育人,开展全面资源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加强全过程监督。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研究提出将双重预防机制的理念运用到道路交通安全领域。针对安全科学中事故致因和风险管理理论互相独立,安全工作中对于事故、事故原因、危险、风险、危险源、风险源、隐患的含义和关系认识不一致的问题,通过词义解析和相关标准的分析,归纳上述概念的内涵,辨析隐患的本质,并根据提出的基于安全约束的事故致因模型阐述道路交通事故双重预防机理。结果表明:危险是客观状态,风险是主观评价,隐患的定义为安全约束的失效
分析影响老年驾驶人驾驶安全性的因素特征,对降低老年驾驶人事故率、事故致伤率和事故致死率,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年国内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6个片区各抽样1个省(区)的肇事驾驶人事故数据,采用事故频数法判别显著影响老年驾驶人事故率的变量,并运用DBSCAN聚类算法归纳显著影响老年驾驶人驾驶安全性的因素,发现在无信号交叉口、水泥/沙石路面等12个变量影响下,老年驾驶
<正>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持续提速,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愈加受重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道路交通发展态势的不断变化,也给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对此,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就新时代下我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管理对策进行了介绍,以期提供有益思路,供大家参考。
期刊
抚河侧畔豪情涌,风劲帆起党旗红。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新时代对高职高专院校党委“三全育人”工作提出了高质量创新性要求,各校开展了不少有益探索。文章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推进“四进五有”党建育人品牌建设为例,立足党的建设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党委做品牌、支部创特色、党员显亮点”的开放工作思路,阐述通过把好党建“方向盘”、抓实协作“内循环”、用好组织“金钥匙”、激活党员“新引擎
"十四五"时期,我国由小康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迈进,以变革融合、提质增效为新阶段的特征,会计工作亦迎来新的挑战与发展理念,需要向更高水平迈进。而当前,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庞大,但质量参差不齐,高端会计人员严重匮乏、思维固化创新不够、专业能力不足,会计从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提升综合素质有着亟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员结构失衡、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如何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二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专门论述党的理论创新,突出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方法指导。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