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的“燕山楚水”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5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地秋风动,荆襄落日斜。江云骚客国,一酬吊长沙。”1899年的秋天,一位28岁的日本年轻人准备动身前往中国旅行,友人为他写下这首送行诗。
  这年是光绪二十五年,戊戌变法已告失败,康有为和梁启超流亡海外,支持变法的湖南巡抚陈宝箴被革职,带子陈三立、孙陈寅恪等回到了江西老家,次年“忽以微疾卒”,坊间盛传是慈禧赐死,真相至今成谜。同年也是明治三十二年,明治宪法正式颁布的第十个年头,日后以科技兴国的那个现代日本已经初见眉目——日本第一家与外资合办的公司日本电气(NEC)在这一年成立。
  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位年轻人从山东烟台上岸,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游历中国华北、华东、华中等地,拜访了严复、张元济、文廷式、罗振玉等政坛文坛领袖,而后将其所见所闻所思写成游记《燕山楚水》。
  他就是内藤湖南,现代日本最重要的汉学家,或许没有之一,其首创的“唐宋变革说”至今仍在引导中国中古史的解释。由于内藤的职业和学术背景——1907年前有长达20年的新闻记者经历,后长期担任京都大学东洋史学讲座教授——这本游记不仅仅是旅行观光,也是他对晚清时局的深度报道、对中华大地风土人情的历史考察。
  对喜欢旅行的人来说,读《燕山楚水》是一场穿越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之旅。内藤在中国各地的地理、建筑、人文、风物着墨甚多,比同时代游历中国的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抱有更多的温情与敬意。有些旅途见闻,今天读来依然令人会心,比如他通过北京和上海的字体来观察南北风气:北京、上海的店铺招牌都用院体(馆阁体),这是清代科举考试的官方字体,但上海还有很多人使用秦篆、汉八分(隶书)、魏晋楷行等,连贴纸声明也用奇逸的六朝字体,可见“北方人质朴近于迟钝,凡事讨厌变化;南方人敏锐而多轻薄,凡事喜欢新异”。
  日本学者游历中国,免不了要将两国的风景进行比较。在内藤的笔下,19世纪末的中国很难看到清澄秀朗的景色,中国风景的特点是“苍茫、宏阔、雄健、幽眇”,只有少数地方如杭州西湖才具有“明丽、秀媚、细腻、曲折”的风景,但和日本京畿地区比起来还是“略显暗淡”。今天看来,内藤的风景观免不了有一些国族主义,但他对当时中国城市缺乏科学而整洁的规划、城郊和乡村多数破败不堪的描述,和当时游历中国的大多数人的记载一致。风景的衰败,恰恰是帝制中国内部问题最重要的表征。
  从内藤的游记可见,中国从19世纪迈入20世纪,过程是动荡和不安的,而历史并没有随着1899年的结束或1900年的开始而拥有新气象。
  1899年9月中旬,内藤在天津见到了严复和王修植。采访结束后,内藤请严复介绍其他采访对象,希望多了解当时中国的时事。严复答曰:“(戊戌)政变以来,士大夫们都钳口结舌,哪里有谈时事的人?”当问及有无再次变法的可能时,王修植的回答是“放长双眼”:“大约十年以后,列强会频频紧逼,即便上边不变,下边也会变的。”
  1900年后,内藤还多次来华考察时政,这些游历和访学经历最终深刻地融入到他的历史观和学术关怀里。历史学家张广达指出,内藤将宋代作为中国近世的开端,是着眼于此时平民主义的崛起与贵族政治的衰落,而这一历史潜流到清末民初再次勃兴,社会革命和文化运动纷至沓来,共和政治实乃千年“大势之必然,自然之所成”(内藤语)。
  今天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20世纪几乎是人类史上战爭罪孽最深重的一个世纪,这些是否为历史之必然?我们已经无从请教内藤湖南了。1934年内藤湖南离世,同年,日本扶持伪满洲国复辟帝制,已经踏上了扩张的不归路。

本期推荐


  《暂坐》
  作者:贾平凹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烟火漫卷》
  作者:迟子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燃料问题所致,玻璃工业已处于生产成本过高的严重压力之下,因而利用高水平的窑炉控制系统提高窑炉效率已成为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这种高级装置除主要节能以外,还
期刊
沙漠里的阳光最原始,最正宗.直直的,一点不打弯;烈烈的,可称之为暴躁.谁也管不住它,谁也不敢惹它,只能它打你,刺激你,你还不了手,也躲不开.干挨着吧.沙漠行走的骆驼和旅行者,
期刊
诸城市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保险法规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新农保制度实现全覆盖。去年4月,诸城新农
在藏书管理方面,军校图书馆具有自己独特的特性,比如学术性、专业性、保密性都很强.这就要求在图书馆搬迁过程中,要把握特点,明确重点,科学分类,分布实施.因此,基于这种认识,
地方文献记载着某一地区特定的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建立良好地方文献服务及体系能够保证当地文献资源实现系统化整理,更有效促进文献资源的传承.本文从地方文献服务模式构建
期刊
涟水河,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于新邵县观音山,自西向东,沿途纳孙水、测水、湄江等河流,流经涟源市、娄底市、双峰县,经湘乡、韶山至湘潭县河口入湘江,贯穿湘中,流域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是娄底和湘潭的母亲河。  涟水河流域风景秀丽,民风朴实而剽悍。上游的水府庙旅游区是一个山水相映的优美之地。水府庙的由来扑朔迷离。涟水河一路滔滔,天长日久,河中冲刷出分化、胡古两条石滩,水急滩陡,翻船事故时有发生。康熙初
期刊
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儿童的阅读培养,关于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教育的实际意义,以及阅读推广逐渐被重视.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作为儿童的一
以往对宋金戏曲领域的研究多是依靠现有的文献资料,虽然有前人文献的支撑研究起来会更加的便利,但是不以实物为研究基础难免有些空洞。直到二十世纪,大量的宋金杂剧砖雕墓被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