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检查及上尿路早期形态功能改变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321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造高位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大鼠模型,研究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变化及肾脏功能形态学的早期变化.方法 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于T10处横断脊髓.对照组只在相同平面暴露脊髓.不做横断.分别在术后6、10、14周对2组大鼠行尿动力学检测;取尿液检测尿酶NAG水平及细菌培养、鉴定;取血测尿素氮;取.肾脏标本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 尿动力学检杳模型组大鼠在膀胱充盈期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漏尿点压力增高、顺应性初期增高后随着造模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模型组大鼠均存在泌尿系感染,尿酶NAG增高明显.大体标本未见明显输尿管增粗、肾积水.光镜下可见肾盂上皮有炎性浸润.肾小管出现损害,间质可见灶状分布的纤维化.肾小球未见明显异常.电镜下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细胞器减少,肾小管刷状缘、线粒体嵴排列紊乱,基底膜基本完整.结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发生明显异常,肾小管间质病变在评价肾功能损害上比肾小球病理改变更有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单侧后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仅暴露肝门;肝脏缺血再灌
背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发病机制和溃疡修复的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和炎症反应延迟有关,而炎症和淋巴管形成关系密切.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非缺血性溃疡淋巴管内皮标志物血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老年患者分离株16S rRNA甲基化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方法 采用PCR检测20株鲍曼不动杆菌老年患者分离株12种16S rRNA甲基化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Treg/CID4+)比值和肝癌组织中Treg数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采用流式细
目的 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TSA)对原发性肝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 blot检测经TSA处理后肝癌细胞的乙酰化水平;运用流式细胞计数(FCM)分析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以及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ATRA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As2O3,是否可以改善APL患儿长期预后.
目的:研究 3p2 4 EAβMD位点与食管癌的关系 ,为寻找该位点附近可能存在的抑癌基因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 PCR- RFL P法检测 4 5例食管癌患者 3p2 4位点杂合缺失情况 ,并对该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 对1991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7例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胰管结石的手
目的 探讨非X线监视下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自2004年1月开始,所有入选病例男女、年龄不限,均经B超和(或)CT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结石最大直径0.05,并发症发生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体内一个或多个甲状旁腺过度分泌甲状旁腺素(PTH)所致,依发病原因不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和异位性(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