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经济学:一个视角与启示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qto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应当重视物的研究,但不能局限于物,应当以人为本,研究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人的幸福以及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发展、使人类获得幸福.本文分析了经济学以人为本的原因,探讨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和西方经济学人本思想的代表性观点,最后结合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看法.
其他文献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的有志之士在探索祖国“病弱”之源、寻求国家自强之路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开始了兴办女子教育的历程。经过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维新派
1978年-2008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的30年,也是我国妇女权益保障事业突飞猛进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颁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是著名的“桐城派古文”大师,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巨匠,更是“学行高,兼综中西,可以师多士”(马其昶《吴先生墓志铭》)的一代大儒。吴汝纶先生给予中国文化的
16至19世纪,在中国仿制与使用西方火器的技术交流中,西方弹道学知识逐渐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相关知识、经验相结合,这集中反映在明清时期的兵书文献中。从描述术语的角度,主要就
宪政具有保障权利和控制权力的功能.程序既是权利本身又是实现权利的前提,同时又是控制权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程序与宪政的关系密切,程序是宪政的渊源;是宪政保障的重要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