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认定若干问题探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数额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关键。准确界定"劳动者"、"劳动报酬"和"数额较大"对解决本罪数额认定问题至关重要。对"劳动者"和"劳动报酬"应当坚持广义解释,以实现刑法设立本罪时的威慑和预防作用。"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应当坚持具体数值与比例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的均衡、合理。
其他文献
通过大力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宣传活动,强力打造多元化监督格局,深入开展民事行政案件专项审查和民事行政案卷专项评查工作,汾西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搞好民
如何解决人民群众对权力行使的困惑和质疑,堵塞视听、封锁民意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也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人民的权力才能得到更好的保
故意犯罪案件的被告人在案发后能够自动投案,但拒不交代自己犯罪时的主观犯意,影响案件定罪量刑的,该主观犯意应属于主要犯罪事实范畴,被告人不属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盗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显著增加,单凭行政手段进行遏止已无济于事。于是《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九条对《刑法》原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做
职务侵占罪作为侵财型犯罪,是常见犯罪,近年更是呈上升态势。然而,由于现行刑法规定比较原则,在具体办理此类案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往往在
本文对翻供现象产生的原因,翻供的审查判断,翻供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及侦查期间预防翻供的对策进行探讨,目的是更好地对新刑诉法下翻供予以认定和预防,从而完善我国的法律
新颁布的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限制了意思自治原则在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的适用空间,但劳动者工作地、用人单位主营业地等客观连接点也存在着不够确定与便捷的缺陷,本文尝试以意
随着“钓鱼岛”主权纷争事件的升级,各地群众自发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掀起了一场迅猛的反日风暴,展示出群众强烈的爱国情绪,但在同仇敌忾的背景下也出现一些打砸抢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规定了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但是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并对具体的规章并没有设定出来。所以,究竟该怎样去判断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