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旗.老成年轻人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oqy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亚旗是郑渊洁的儿子,国内第一个放弃学校、在家接受教育长大的年轻人——当然这并不是我们采访他的唯一理由。我们更希望展现的是,这样一个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年轻人,他的二十几岁有哪些不同。
  郑亚旗的二十几
  郑亚旗
  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北京人郑亚旗1983年生在6月30日,是个巨蟹座。
  他的父亲郑渊洁除了带给他看不完的童话。还给了他一个不一样的童年。他小学毕业后就回到家里,一直是父亲担当老师的角色,直到18岁。
  那是2001年,18岁的郑亚旗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在北京某报社任网络技术部主任。
  三年后,21岁的他说服父亲创办北京皮皮鲁书店,次年创办《皮皮鲁》杂志,任主编。2007年他创办皮皮鲁讲堂。他说这是因为他的特点,“做一件事情稳定之后,喜欢尝试新的事物”,而且想让皮皮鲁成为哈利波特。
  2008年创办郑亚旗摄影工作室。多次到非洲拍摄野生动物,到太平洋、印度洋潜水拍摄海洋生物,出有摄影集《非洲》。现任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主做皮皮鲁、鲁西西的网络游戏,“但是现在这个事儿还不能写,等到运作成熟了再进入宣传期吧。”
  
  记得采访中,郑亚旗提到了一只他在动物园里看到的狮子,“作为非洲草原之王,它的眼神太惨了,”他回忆着那个眼神,“就像是被小时候的成吉思汗抓起来关到铁笼子里一样。”
  接着,一直致力于保护动物的他又补充了一个连自己都认为有点儿奇怪的理论:如果非要吃动物的话,他宁愿吃被打猎打死的野生动物。也不能接受吃被圈养之后杀死的动物。因为“打猎打死相当于优胜劣汰,圈养却是一出生就被剥夺自由的权利。虽然都是死,但至少打猎被打死的动物度过了快乐的一生。”
  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自由的权利,是郑亚旗特别看重的东西。同时多年来自由对他的训练,让他知道什么是最强大最重要的。能把自由转起来的转轴——独立和完整的内心。
  
  老爸给我的
  
  郑亚旗小时候,应该说就不是一只被圈养的狮子。“从很小开始,郑渊洁就有意识地带着我接触校外的东西,为的是让我找一样自己喜欢的。”郑亚旗说,他对父亲直呼其名。跟我们一样。
  他现在做IT,这兴趣其实就是郑渊洁带来的。那时候郑渊洁带他去看自己也没弄多大懂的“多媒体”,郑亚旗一下子被电脑能玩游戏的功能给打败了,买回家一台,对电脑硬件的了解,也是老爸带着他一趟趟跑中关村熟悉的。
  小学二年级,郑渊洁告诉郑亚旗,我就养你到18岁,之后你就靠自己。于是他就有了这么个意识:18岁前一定要找到一个赚钱的途径。1996年小学刚毕业,郑亚旗就开始给IT媒体写游戏攻略或硬件分析;1997年开始学网页制作,靠写程序赚来人生“第一桶金”。
  当然,老爸也给他带来一些麻烦,比如让他带着一个小学学历的简历去找工作。基本投多少沉多少,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当面填写简历的面试机会,结果面试官摸着他的腿说:“兄弟,你不会是残疾吧?怎么才小学学历啊?”
  那时,他爸发了一句话:“你门槛比别人低。就要学会以比别人低的姿态进去,别人要2000元,你要1500元。”于是,2001年,18岁的郑亚旗凭借小学时掌握的电脑功底在北京某报社找到了一个网络技术人员的职位,拿了整整一年1500块的工资。最终凭自己能力做到技术部主任。两年后,因为在网站上没有把一位高官的简介和照片居中而被领导批评,麻利地辞了职,并“再也不想回到体制里”。
  那一年,郑亚旗21岁,已经工作3年,搬出家里3年,最终决定要把父亲童话大王的牌子做大。如果你质疑他一直在父亲的资源下,事实是整个过程却像是和父亲斗争,他一直希望做出“哈利波特”又或者“迪士尼”。“郑渊洁其实很保守,是个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人,每年只跟固定的出版社合作,守着60万本的销量,郑亚旗就拿着书店的图书排行榜刺激他“丢人”,把郑渊洁童话创作以来所有以皮皮鲁为主人公的故事集结成集,现在这套图书的销量超过了2000万。
  郑亚旗还“撺掇”父亲开办学校。“郑渊洁觉得‘大师’怎么能给人讲课呢?我就拿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例子来反驳,最后开办了皮皮鲁讲堂。”整个讲堂就郑渊洁和郑亚旗两个老师,主讲语文,更讲做人的道理。到现在郑亚旗看遍杂书也不碰励志类书籍,大概也和这有关,“励志书讲的那些道理,我都懂。”
  说到这么多年郑渊洁教了他什么,郑亚旗总结起来特别简单:与人为善,守时,敬业。这也是他现在对自己和对员工的要求。
  说到现在这对父子的关系,一个小故事非常形象:郑亚旗经常会忽然收到郑渊洁一个短信。写道“飞机起飞了”,一段时间后,又接到一条短信“降落”,让郑亚旗哭笑不得。“我甚至不知道他是从北京起飞,还是在北京降落!”
  
  董事总经理郑亚旗
  
  对于现在的郑亚旗来说,是否摆脱父亲的“阴影”早就成了别人一相情愿的问题。现在的他,身份是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他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带领大家寻找更多的价值上。
  郑亚旗现在的公司有20多个员工,分为5个部门。对他来说,一家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决定公司方向,协调员工关系。再来就是做猎头。郑亚旗觉得找员工就像找女友,一定要互相中意,性格合适,而不是为了一些条件去“凑合”。“我从来不认为员工是来给我干活的。在一本书上看过一句比较酸的话:‘我邀请你们来共赴成功’。”
  “所有人在公司都是有‘领导地位的’。”郑亚旗说,也就是说如果别人的想法和他南辕北辙,只要说出道理,郑亚旗也会同意。
  他把一个老板定义为给员工解决问题的人。“比如一个技术人员遇到瓶颈,我代替不了他,但是该帮他找更高水平的人来指导。又或者有员工住得远,每次上班浪费在地铁中转站上的时间足足要半个小时,我就把他的上班时间调整到10点,这样错开高峰,倒车就不会浪费什么时间。”
  零距离,是郑亚旗一直在努力做到的。他特别想了解员工的内心,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曾经一个员工找到他,说工资出错了,结果财务一算,反而多发了几十块钱,这件事给了他很大启示,“我跟财务沟通,如果员工有异议,千万要对我说,这样我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有新人过了试用期该转正,但是人事忘记提醒他写转正报告,耽误了两天。这种细节他也很在意,“这两天员工的情绪肯定会低落,甚至会胡思乱想。不能让一个员工带着怨气工作。”
  不过相信与人为善的郑亚旗正在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部门之间不合作怎么办?“有部门的地方,就会有部门利益,接下来推诿责任的事情就可能层出不穷。而且在很多人的意识中, 只要跟高层处理好关系就好,其他都不重要。这时,作为一个老板,如果不能做到平衡的艺术,这家公司也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听到一个27岁的人大谈平衡哲学,还是有点出乎意料,大多数这个年纪的人至少要再等8年才能真正了解这几个宇的玄奥。这可能也和郑亚旗的朋友多半大他十岁有关。
  “其实,部门推诿是非常正常的,作为老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住自己的立场,同时不能损伤所有人的工作积极性。”又见“立场”。这也大概是郑亚旗所信奉的“内心的完整与独立”吧。
  
  生活很平静,思考很积极
  
  “我过的是老年人的生活。”问到郑亚旗每天的作息安排,他这样回答。
  他每日早8点半起床遛狗,9点骑自行车去公司,10点正式上班,工作了一天,然后回家吃晚饭,再遛狗、看书、上网、睡觉。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家长里短。他的同龄朋友也不超过10个人,更多的是十几岁上网时遇到的大他十来岁的朋友。这一方面让他觉得很爽:“跟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下棋,就会进步越来越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大朋友’对我价值观影响很大。”一方面,这导致郑亚旗一度和同龄人的相处“有障碍”。他的思维明显超越了自己的年龄,他看很多书,“实际上你看完《孔子》或者一些哲学书就会发现,除了科技的发展,人的心智一直在重复着几千年来同样的过程。”
  郑亚旗说自己很少遇到情绪的低谷,“因为从小在一片骂声中长大。”比如小时候干点啥都听到有人说“不就是因为你爸是郑渊洁吗?”老被说来说去的,就特别知道自己是谁。“你的综合能力并不是别人的说法就能决定的。就好像一家上市公司。虽然股票的价格会因为各种因素涨落,但实际上,公司的情况怎么样,没有谁比老板自己更清楚的了。”
  “生活越简单越好。我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从来不会去随大流。”郑亚旗很喜欢乔布斯,对我提起乔布斯的两个办公桌,一个用于放置各种文件和工具。另一个办公桌上则什么都没有。“在不需要电脑工作的时候,乔布斯就会在干净的办公桌上思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乔布斯的成功来源于不断地思考。”
  看得出来,思考,是郑亚旗很推崇的状态。他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他问自己忙于做实验的学生,为什么天天都忙到深夜。学生本来以为自己的勤奋会得到老师的表扬,没想到老师问他:“那你什么时候开始思考呢?”
  还有乔丹,他在高中时就能做出很高超的灌篮动作,一天,一个一直关注他的星探问:为什么我一直观察你练习,却从未看你练过这个高难动作?结果乔丹回答:因为我会在脑子中想怎么做动作啊。不需要太多机械运动。
  说到自己最显著的性格特征,郑亚旗说是好奇,也许是因为好奇,他愿意想得多:因为他有机会自己选择去经历一些事情。人被经历“洗”得比较简单,所以想得多却不乱。好奇是年轻人的特点,简单是老年人的特长,他的二十几,算得上一个老成的年轻人吧。
其他文献
虽然张发财看上去“放荡不羁”,但是聊到自己的设计工作,聊到他唯一的师父陈绍华,眼神就会变得严肃起来。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事一定要“很正经”。    张发财最早红起来是在牛博网,他喜欢在上面设计给杜蕾斯和伟哥的广告,虽然这种设计被称为“飞机稿”,因为不请自来又没法采用,但是作品让人拍案叫绝而且产量巨大。  新浪微博开放一年,张发财又因为在上面写各种历史八卦而出名。比如类似“最初的唱片是每分钟78转,这
期刊
写这篇“编者的话”时,我想起了三个人:村上春树、黄光裕还有陈晓。  村上春树有这么一段话:“那是像舞步一样的东西,习惯性的东西,身体记得了。一听到音乐自然会动,周围改变了也没关系,因为是非常复杂的舞步。所以没有办法考虑周围的情况,想得太多的话脚步会踏错。” 舞步可有轻重缓急,契合节拍,全为完美表达;神情亦可扬可抑,必须用心用情,全无杂念。最关键的是身体被音乐启动,—切自动自发,像极了理想的职业状
期刊
为什么现在真正的“师徒”在企业里越来越少呢?这是因为师徒制跟现代企业精神不太吻合。现代企业从人文精神出发,强调劳动的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对等关系。讲究的是金本位价值下的个人价值的平等交换。讲究的是白纸黑字的契约精神。而师徒制有一种家长式管理的精神在里面,这种平等的契约精神跟现代企业价值观已经相悖离。    我带过很多实习生,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他们的老师。实习生相当于我的助手,我教他们,他们做得不好我帮他
期刊
9月2日 还在为暑期档的电影乏新可陈感到无味吗?横扫北美院线的《盗梦空间》终于要跟国内的影迷们见面了。这部汇聚了迪卡普里奥、渡边谦等大牌明星“发生在意识结构里的当代科幻片”即将让你亲临恍如现实的惊奇梦境。如果你对科幻不感兴趣,那还有被称为最纯美的爱情故事《山楂树之恋》,不过这要等到9月16日了。    9月4日 你手里有佳能相机?平时还爱随手拍点照片?参加佳能的“感动典藏”摄影大赛吧。投稿截止日期
期刊
随着激烈的竞争以及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无论是传统的以毕生绝学相传的“师徒”关系,还是外企中沿用的导师制,都在变得形同虚设。然而回顾每个人的职业历程,真正决定你未来发展的并非当年的薪水、所入的行业、公司前景、沟通面试销售技巧,而是那两三个人说的两三句话。  张景岫觉得,寻找导师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自己判断力、耐心的过程,是对于“什么是成长”逐渐认识的过程。    麦可思公司副总裁张景岫到现在都记得他
期刊
鸡蛋是放在篮子里,还是赶紧吃掉?    理智与随心所欲并行  不把鸡蛋放在—个篮子里。股市、基金、保险分散投资 32%  马上都2012了,及时行乐吧。最好借钱来花花 25%  买房才是硬道理 17%  当然是省吃俭用了,存银行,稳妥压倒一切 9%  开源是重点,我拼命工作挣钱。还兼职做点其他的 9%  每月上缴爸妈或者我家掌柜的,让他们来管 4%  拿出来做个小生意,不求发达,起码能赚个零花
期刊
什么样的徒弟前辈最看不惯、最懒得管?台湾的《快乐工作人》杂志曾经请来15位高管,请他们讲述了最看不惯新人的,15种学习态度。徒儿啊,别怪师父,其实你真是把我给气惨了。    1.不讲信用    信义房屋董事长周俊吉:不讲信用是工作的坏习惯,“人无信不立”,在工作职场上更是如此,小到与人有约要守时,大至生意上几千万、几亿之金钱交易,都要信守承诺。不讲信用的人不仅让人看不起,更无法立足于社会之中。所以
期刊
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父不教不要紧,怕的是偏偏有时候师父显得有那么点像克星,不是泼你一头冷水,就是含而不露,“拈花不语”……回头看,才知道是别有用心。    扑腾了半年,Sky做的这个网站居然准时上线了。Sky得意坏了,心想:“没你这个师父我也一样学,整个公司里的人都是我的师父。都是别人教的我。”这回约Bill,Sky迫不及待地想听到师父的夸赞。可是师父只说了一句:“You could
期刊
很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吧,说“对不起”三个字真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且遇到对你发脾气的人,一整天心情都糟透了!但是作为中外运敦豪(以下简称DHL)全国客户关注支持经理,  Kitty每天的工作就是说“对不起”,和她打交道的人永远都是来势汹汹、怒气冲冲的……  Kitty就像是一只微笑的Hello Kitty猫,把这些怒气吃回去。    本月Q乐工作人    ●徐冉(Kitty)  1982年生人,是
期刊
回扣带来的只是暂时的美好和暂时的境遇,但人生从来就不是能被那些“暂时”所改变的。    我收过回扣,而且非常多。在当时相当于我10年的收入,大概是10万多元。那是在1998年,那时我年薪是18000元。当时我在现在国内最大的系统集成商长天集团的前身施贝尔公司任最底层的职位——网管,月薪1500元。负责给公司的电脑擦擦灰、杀杀毒、连个网线啥的。公司高手如云。每个人都是月薪万八干,我就这么每天灰头土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