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DNA介导细胞焦亡放大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线粒体DNA(mtDN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放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提取SD大鼠肝脏组织mtDNA,采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及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浓度及质量。分离和培养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并将其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LPS组、mtDNA组和LPS+mtDNA组4组,前3组分别在肺泡巨噬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等体积的PBS、LPS 1 mg/L或mtDNA 10 mg/L刺激6 h和12 h;LPS+mtDNA组在肺泡巨噬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g/L LPS刺激6 h后再加入10 mg/L mtDNA共同刺激6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焦亡关键蛋白Gasdermin D(GSDMD)的表达。

结果

①所提取的大鼠肝脏组织mtDNA在波长260 nm和280 nm处的吸光度比值(A260/280)介于1.8~2.0,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大小约16 kb的单一条带。② LPS、mtDNA分别刺激肺泡巨噬细胞6 h和12 h后IL-1β、TNF-α含量均较PBS组明显升高。LPS刺激6 h后再加入mtDNA共同刺激6 h组IL-1β含量较LPS 12 h组进一步升高(ng/L:366.27±23.35比154.70±23.32,P<0.01),而TNF-α含量与LPS 12 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L:836.13±25.01比802.67±30.48,P>0.05)。③ LPS组、mtDNA组、LPS+mtDNA组GSDMD蛋白表达均较PBS组明显升高(GSDMD/β-actin:1.77±0.05、1.65±0.04、2.40±0.05比1.00±0.02,均P<0.01),且LPS+mtDNA组GSDMD蛋白表达较LPS组进一步升高(P<0.01)。

结论

mtDNA对LPS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具有放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tDNA增加细胞焦亡有关。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多项指标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左室构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按照Ganau分型法,即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将其分为4组。常规脉冲多普勒(PWD)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VA)及两者比值E/A。测量右上肺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20%~30%),在我国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病年龄为60~65岁。由于人类寿命延长和肥胖人群增多,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持续上升,40岁以下患者有增多趋势。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其目的在于切除子宫和癌肿及其有可能转移或已有转移的病灶,同时进行全面的手术-病理分期,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依据。手术可以采用开腹手术和(或)腹腔镜手术。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探讨其与自然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1例妇女蜕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进行检测,其中20例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21例为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结果 在早期妊娠的蜕膜组织细胞浆内,间质细胞浆内和腺上皮及腔上皮细胞浆内均有iNOS的表达;早期自然流产组蜕膜组织中iNOS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