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轮重偏差影响分析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90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些年轨道列车的快速发展,车辆生产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轮重、轴重等指标是考量轨道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到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制动性能和牵引性能的发挥,是车辆运营的安全性与平稳性的关键项点。本文对车辆轮重分配进行论述,讨论车辆轮重分配对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影响以及影响轮重偏差的原因及调整修正。
  关键词:轨道车辆;轮重偏差;影响分析;调整修正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八纵八横政策的推进以及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布置,使轨道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流动现状,车辆速度等级以及车辆轴重也在不断提升,这对车辆的牵引能力以及制动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对车辆的运行安全及稳定也是一种隐患。轮重偏差是车辆整体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对我国的城市轨道车辆的轮、轴重偏差的规定,在任一动车的四根动轴上进行轴重测量,所测得的数据与该车各动轴实际平均轴重之差应该小于等于实际平均轴重的±2%,每个车轮的实际轮重与同轴两轮平均轮重之差应该小于等于该轴两轮平均轮重的±4%。如此可见,轮重偏差对车辆性能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2  轮重偏差影响分析
  2.1 制动力分析
  制动作用是保障车辆安全运行最重要的功能,保障制动力的存在就是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轨道车辆制动分为盘型制动和闸瓦制动,盘型制动里面又分为轮盘制动和闸瓦制动。本文以典型的闸瓦制动进行分析,当车辆制动作用施加时,转向架各车轮处闸瓦抱紧踏面产生制動力P,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该处车轮就会相应的产生与轨道间的摩擦力U。当该处轮重小于其他轮重时,该处的静摩擦力极限也最小,会导致该处车轮发生滑动摩擦,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2.2 牵引力分析
  牵引力的存在是车辆始终具有前进动力的保障,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轮轨间的黏着力为车辆前进提供动力。根据黏着定律表明,当车辆牵引力大于车辆各动轮与钢轨之间最大黏着力的总和时,车辆将会发生车轮打滑或者空转的危险,即:
  式中:Tmax是转向架动轮牵引力(N);
  μmax是转向架粘着系数;
  QI是列车轴重;
  n是列车动轴个数。
  由上式可知,当车辆牵引力大于车辆各动轴黏着力之和时,车辆动轮发生空转或打滑。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车辆轮轨间的黏着系数μ基本维持一直,当轮轴亦或轴重分配不均的情况下,随着牵引力的增加个别轴重、轮重较低的车轮首先超过黏着力的限制导致打滑甚至空转。当出现打滑或者空转的情况,该处车轮分担的牵引力锐减,导致其他车轴分配的牵引力增加,存在导致其他车轴也超过黏着力的风险,导致越来越多的轮轴出现打滑或者空转的情况,若工况恶劣则可能使整车牵引丧失,车辆打滑示意图如图2所示。
  3  轮重分配不均原因分析
  为了防止车辆出现轮重偏差,所以在车辆出厂前需要进行称重试验。将车辆运送着称重试验台,测试轮重差值,如图3所示。
  3.1 结构原因
  轨道车辆随着不断的更新发展,车辆基本结构形式已较为完善且大同小异。车辆多采用二系悬挂缓冲振动冲击,一系钢弹簧或者橡胶堆弹簧连接构架与轮对,二系空气弹簧连接构架与车体。一系悬挂及二系悬挂都是弹性连接,将悬挂固化为一个刚体的八点支撑来看,支撑形式属于超静定支撑。支撑点的质量分布不均衡是造成轮重和轴重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3.2 制造原因
  车辆在设计初期,车体和转向架上的零件质量分布应该是对称的,车辆的重心也会和形心重合。但是在实际的车辆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及生产等方面的限制,生产的单件往往理论重心和实际重心就无法重合。当组装完成后的车辆理论重心与实际重心更加存在偏差。
  4  轴重调整
  轴重调整目前多采用调整悬挂装置处调整轴重分配。
  4.1 一系悬挂调整
  针对一系弹簧加垫调整,一个位置加垫后,对角位置和该位置的力增大,且增加量相同;其余两个位置的力会减小,减小的量相同且等于加垫位置增大的量。所以对一系弹簧加垫时,需在一个位置加垫的同时给对角位置加相同厚度的垫片。
  4.2 二系悬挂调整
  二系一个位置增加垫片,则会使该位置所在的转向架同一侧的轮重以及对角线位置另一转向架同侧的轮重增加,同时另外两个位置的弹簧压缩力减小,则会引起所在位置转向架同侧的轮重减小。所以在转向架加垫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算法计算得到需要加垫的一个位置和加垫量,然后将该加垫量平均分为两部分加在该位置和其对角位置。
  5  总结
  轮重分配是车辆的动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对车辆牵引力及制动力的保证具有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轮重偏差对制动力及牵引力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产生轮重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修正轮重偏差的加垫方法关键项点。
  参考文献:
  [1]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GB/T 14894-2005,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S].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
  [2]严隽髦,傅茂海.车辆工程[M].三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3]彭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称重调载[D].中南大学,2012,5.
  [4]杨振祥.关于机车轮重偏差的分析与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1997(3):59-61.
其他文献
摘要:活塞外圆摩擦副自由曲面,形状复杂,三维数据拟合精度的高低,关系到活塞CAE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CAM制造的符合性。本文提出了以螺旋拟合数据的理论方法,代替环形数据拟合的方法,解决了变椭圆活塞型面的仿真建模精度问题,最后得到呈直线的外圆直径缩减量包络线,使得设计工作得到优化。  关键词:活塞;仿真;拟合;优化  0 引言  活塞工作环境恶劣,受力复杂,受热量呈非均匀梯度变化,且活塞壁不同位置结构
期刊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机场是否符合非全跑道起飞条件,本文采用模型计算结合软件验证的方法,研究风、温度、机场高度及跑道坡度对大型民航运输机起飞性能的影响,给出非全跑道起飞条件建议。首先,分析了起飞性能的影响要素及其在计算模型中的体现;其次,分别采用分布积和性能软件計算不同机场条件下飞机起飞性能;最后,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给出了非全跑道起飞建议,为相关运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全跑道起飞;限制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焊接烟尘净化新工艺,不同与单一的布袋和静电除尘,采用吸尘-滤尘-荷电吸附的多级除尘方式,最后由等离子体除尘装置将粒径微小的烟尘颗粒吸附在集尘板,达到净化有毒烟尘的效果;还通过模拟以及实验,确定本装置重要的结构参数,并且提出了追踪焊接烟尘源的方案。  关键词:焊接烟尘;等离子体;除尘装置;模拟  0 引言  现如今,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中重要结构件的生产加工主要由焊接完成
期刊
摘要:采用结合有限元法以及多体动力学系统仿真的分析方法,对某柴油发动机曲轴系的可靠性能、液力润滑轴承性能进行分析。建立了包括曲轴、活塞连杆机构和飞轮等刚性体曲轴系统的三维多体动力学模型。动力学仿真计算获取了曲轴的安全系数、液力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和机油速率。分析结果表明,曲轴(42CrMo)在爆压为157bar和190bar工况下,最小安全系数分别为1.56和1.3,工作可靠;最小油膜厚度与机油速率
期刊
摘要:通过对风窗雨刮系统工作特性进行分析,建立雨刮电机数学模型,估算雨刮系统负载,分析电机转速影响要素,为汽车风窗雨刮系统设计过程中雨刮电机调速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影响要素;调速;雨刮电机  0 引言  风窗雨刮系统是汽车的辅助系统之一,其作用是将挡风玻璃上的灰尘、雨、雾、雪及污渍等障碍物及时清除干净,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具有清晰视线和足够视野,保证驾驶安全。雨天行车过程中,雨刮器的运动
期刊
摘要:某V型柴油机运行时冷却水温度呈现偏低现象,初步判断为A排恒温阀过早打开,造成系统淡水温度偏低。勘验时通过关闭相应阀门,检测相关接口温度变化,确认A排恒温阀工作正常,出现了违背直觉判断的情况。随着试验和检测的深入进行,确认故障原因为B排恒温阀温包失效。  关键词:恒温阀;蝶阀;汇集水箱;正对冲射流;夹角  0 引言  柴油机冷却水恒温阀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即温包。本案例采用内置式,温包内充有感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我国的工业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我国的数控机床因此得以迅速的占领市场,以及普及市场。但是在发展日益美好的今天,由于某些原因,也导致了存在一些客观问题,譬如数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使用者操作不当,或是对系统不太熟悉导致了一些故障的产生。而本文则对现在市场中最为流行的FANUC系统中的各类PMC信号进行了介绍,希望通过本文的述说对广大的数控系统使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对某型缸盖气门的常见故障进行了介绍,然后进行了失效分析,最后给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提高了气门和座圈的耐腐蚀性、耐磨性。  关键词:缸盖气门;座圈;改进方案  0 引言  据市场反馈某型柴油机在使用约1200h,发现气门故障。拆解后如图1,需要进行改进。  1 气门的常见故障  发动机气门工作在高温、高腐蚀性、冲击和交变载荷下,气门的设计、结构、形状、材料、加工工艺等都会影响其使用期
期刊
摘要:本研究应用CFD仿真技术和Kriging近似模型方法,建立了车身造型因子与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利用协同优化算法对两学科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协调优化,最后采用多岛遗传算法找到了最优解。结果表明,气动阻力值降低了1.81%,车侧前窗气动噪声降低了11.12%,实现了车身气动低阻低噪的协同优化。本研究采用协同优化算法探索了汽车气动阻力与噪声之间的耦合关系,为汽车的空气动力学外形设计及优
期刊
摘要:由于材料淬透性偏低,我公司093主轴渗碳淬火后,无论AICHELIN还是Ipsen多用炉,都出现了心部硬度低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公司技术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工艺调整及工艺试验。通过调整油淬淬火温度、淬火油温度、淬火油搅拌速度、油槽添加新淬火油、相对降低整炉装炉量,多种措施综合调整淬火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并对多组试验数据及工艺参数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即:多用炉油淬,淬火温度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