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杭州地方曲艺复兴重任打造杭滑六大国遗曲艺项目发展新局面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h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地方曲种,自宋室南迁、定都杭州以来,受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和浸染,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艺术风格。杭州评话,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与苏州评话、扬州评话并列为主要南方评话曲种;杭州摊簧,兴于清乾隆年间,与苏州摊簧同为我国最早产生的摊簧类曲种。武林调(杭曲)的曲种形成源起,则可溯至六朝时的吴声歌曲。杭州地方曲艺是由数代杭州人民创造、世代相承且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瑰宝,杭州滑稽艺术剧院(以下简称“杭滑”)作为独脚戏、杭州小热昏、杭州评话、杭州评词、杭州摊簧、武林调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项目的责任保护单位,肩负着杭州地方曲艺文化发展、留住地域文明根脉的使命,剧院秉承“路正、欢乐、凝聚、坚守、创新”的理念,乘着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东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一、建立非遗办公室,引进研究人才,建立学术自信
  在保护单位以下设置非遗办公室,是杭滑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非遗传承的保障。《喜笑颜开——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建院(团)六十周年纪念册》中記载:杭滑非遗办在主任王颖燕的领导下,前期积极申报了8项非遗项目(包括国家级曲艺项目6个和浙江省级戏剧项目2个)和10余位代表性传承人,将一些回购、收集的历史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转录、拍摄音像资料100余种,尤其是2010年开始至2012年由王俊华跟拍的“杭州评话传统书目精选”,历时400余天,共摄录书目6部428回。目前几位非遗传承人因年事已高不能胜任长期登台讲演,这些书目都成为了绝版教学和研究素材,可谓成绩斐然。
  当然,显现的问题也非常明显。第一,杭滑忽视代表性传承人和老艺人,从未采访、记录口述史,导致数位传承人身后无任何资料存世,对未来的学术研究造成极大困难;第二,杭滑只擅做申报、汇报、会务、演出活动等非遗行政性工作,缺乏专业素养,在曲种基本知识的掌握方面几乎为零,甚至将错误的信息广为宣传;第三,基于以上两点,无法开展任何的非遗项目学术研究工作。所幸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同时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指出曲艺类非遗工作中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在2015年引进了专门的研究人才胡靓开展以上工作。首先访问身体情况不好和年在耄耋的代表性传承人和老艺人,不惜牺牲休息时间争分夺秒开展采访工作,并通过老艺术家联系网寻找、联络到更多的因历史原因散落民间的老艺人,如原认为杭州评词已无健在的老艺人,现在找到了华维英、金珠儿、葛美云、来秀霞等5位。胡靓采用了阶段性采访的模式,从一个人的艺术经历、曲种沿革、前辈生平、唱念表演、代表曲目、艺术风格等角度多次数、全方面记录,且不为了汇报功绩急于求成,扎实践行尊重传承人、服务老艺人、导正讹误史料、构建理论研究的初心,肩负起对将来的曲艺研究工作的责任。2016年至今他撰写的《浅谈采访、请教给我对杭滩表演及传承、保护的启迪——献给最后的杭滩嫡传弟子阮凤娥老先生》《杭曲(武林调)到底是什么?——谈我的研究新知》《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杭州地方曲艺创作艺术特色研究》《杭州小热昏长篇送客书艺术浅述》等论文收入了各种论坛活动的论文集,论文《重生后的绽放——浅谈杭州评词的艰难传承与革新突破研究》收入《杭州蓝皮书——2018年杭州发展报告(文化卷)》。
  与此同时,胡靓作为非遗办公室学术研究干事参与了优秀传统曲目的挖掘传承及曲本改写、唱腔设计等专业工作,如:2015至2016年抢录非遗武林调国家级传承人王桂凤代表曲目5个,2016年起带领杭州摊簧青年演员潘婷向原杭州市曲艺团杭摊老艺人邹国贞请教杭摊《白蛇传·断桥》如何咬字、归韵,2017年主审并内部印行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杭州评话《大明英烈·马兵王玉》,并与非遗小热昏国家级传承人徐筱安合作整理并内部印行杭州小热昏长篇送客书目《杭城白蝴蝶》,2017年年底参与了杭摊开篇《古都虹桥架千秋》唱腔设计等。目前他正与原杭州市曲艺团乐队老艺人、非遗杭州评话浙江省级传承人王宝善合作挖掘、整理杭州评词书目《十美图(选回)》。2017年起至今,先后指导首都师范大学、杭州学军中心、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音乐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开展非遗项目调研和学习,使杭滑研究逐渐在学术领域树立起专业影响力。
  二、发挥非遗专家和传承人作用,做好曲艺传承梯队建设
  曲艺表演以“人”为本,传承亦是通过口传心授、拜师学艺的传统方式才得以代代流传。老艺术家的先后离世和曲种的青黄不接,甚至没落消亡,更呈现出对曲艺青年传承人发掘与培养的重要性。2016年,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胡雁、李晖同志在《探索浙江曲艺传承发展的新路径》中谈道:“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曲艺演员是曲艺项目得以传承的根本,必须高度重视曲艺演员的培养。”
  杭滑充分发挥非遗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2014年年底,我们在艺海楼剧场举行了非遗传承拜师仪式暨传统戏剧曲艺汇报演出,代表性传承人和青年演员一对一进行教学辅导,使每一个曲艺项目都注入青年血液。同时,历年自觉举办内训季,邀请董耀鹏、崔凯、马来法、胡效琦、魏真柏、刘笑声、徐筱安、郑培钦、周子清等非遗专家、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业界名师,莅临杭滑担任培训授课教师,从方言、说表、演唱、表演、创作等各方面提升演员的专业素养,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成立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笑声非遗曲艺保护工作室”,旨在培养独脚戏青年演员,巩固、提高专业演员和业余爱好者的独脚戏表演技艺,开展方言课程和说、学、做、唱基本功学习、训练,创作、指导新编独脚戏作品《K歌之王》曾获浙江省曲艺杂技魔术节作品奖、表演金奖,并参加上海广播电视台“星期戏曲广播会30周年庆典演出季”等演出,备受赞扬。
  在演员内部,积极利用“青年演员基训”“以老带新”“强强联合”“加强实践”等手段,积极扶植汤君儿、沈庭芳、沈益民、朱明、董其峰、方菁萍、梁雪、罗瀚、朱贺镭、李想等年轻的曲艺人才,并培养出金一戈、潘婷、蒋涛、高一荣、包文媛、黄常秀等优秀青年演员。   当今社会,愿意从事传统文化事业的青年尚在少数,献身曲艺表演工作的青年更是寥寥,许多非遗曲种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对此,杭滑一直在行动。如2010年,杭滑联合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非遗曲艺培训班,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免费授课,为团内青年演员和团外曲艺爱好者提供学习、表演杭州地方非遗曲艺的场所,培养一批能担当继承重任的青年演员人才。
  2017年,为推动杭州少儿曲艺事业发展,杭滑分别向杭州市清河实验学校、杭州市夏衍小学授予“杭州市地方戏曲曲艺教学实践基地”牌匾,不定期安排曲艺教学跟演出活动。同年起,杭滑携手杭州市文联、市教育局举办首届杭州少儿曲艺大赛,邀请汪黎明、刘笑声、徐筱安、魏真柏、施丽萌、蒋巍、李晖等专家、领导担任评委,其中由杭州评话国家级传承人李自新指导、青年演员金一戈参与教学、杭州市娃哈哈小学表演的杭州评话《武松打虎》获小学组银奖,独脚戏演员罗瀚指导、杭州建兰中学和市六中学生表演的独脚戏《拔牙》获初中组银奖,今年的第二届少儿曲艺大赛正在招募当中。
  为全力做好杭滑非遗传承的青年梯队建设,2015年3月,杭滑与杭州艺术学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了“3+2”曲艺大专班,学生前三年在杭州艺术学校学习,后两年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习。学业完成后经双向选择进入杭滑从事曲艺表演工作,招收学生20余名,聘请代表性传承人、退休老艺术家和在职优秀演员刘笑声、金小华、谢永云、沈益民、朱明、罗瀚等担任专业授课教师,编写专业教材,开设非遗课程。2019年7月,侯圣霖、陈天愉、陈宁杭、余梦微、傅珎妤等部分学生在杭滑进入实习阶段,继续参与学习,并在杭州市文化惠民文艺演出、钱塘文化惠民工程巡演、滨江区送戏进基层文艺演出等各种演出中进行实践。我们努力培养曲艺接班人,加紧造就青年梯队,争取以年轻的力量延续古老曲艺的生命。
  在未来几年中,我们将持续从艺术类院校招聘、社会个人与团体引进等多种渠道,挖掘、扶植青年曲艺演艺人才。此外,我们还将进行相近曲种青年演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目前,杭滑已引进绍兴莲花落、苏州评弹、苏州评话等相近曲种的青年演艺人才,在他们本身原有的曲艺基础上,加以杭州方言文化的熏陶与本土曲种说唱技艺的精进,以融合的优势显现出新的生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前往苏州、绍兴、上海等地,招募更多基础良好、热爱曲艺的青年演艺人才,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老艺人进行长期教导与培养,并请非遗专家进行指导。
  三、推动曲艺精品创作生产,打响“钱塘余韵”专场品牌
  从1953年剧团在杭州落户计算,杭滑已有66年的建院史,我们始终担当政府宣传的重任,青年演员每年必须创排一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优秀曲目作品,我们还将其纳入每年的非遗考核机制当中。几年来,独脚戏《滑稽借红灯》《我是东道主》《祥林来了》,杭州评话《风声》《真假胡彪》,武林调《秦香莲》《宝莲灯》,杭摊《跃鲤记·芦林》《青冢记·出塞》等一批凸显地域风格特色、反映传统历史风貌、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时代正能量的非遗曲艺作品问世,杭州小热昏《分财产》、杭州评词《白蛇传》先后入选2015年度、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杭滑不光把这些优秀曲艺节目投放到学校、部队、社区和乡村,而且响应“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号角。我们从进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向人民报告——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暨说唱中国梦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到赴西藏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曲协志愿服务团送欢笑到山南”,赴香港、澳门参加“根与魂——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从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之请多年在上海滩再现杭滑旧日华彩,到常年北上中央电视台参与春晚、元宵晚会和《我爱满堂彩》栏目等演出录制滑稽曲艺节目,将杭州地方非遗曲艺推向全国,既扩大了杭州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树立了非遗保护品牌,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院团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杭滑还积极引导、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艺术生产。这方面包括对传统优秀曲目的挖掘整理和修改复排,以及新编曲目的创作与指导。如由武林调国家级传承人王桂凤口述、胡靓整理的武林调《岳母刺字》曲本,经改编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非遗曲艺周、中国浙江(绍兴)·全国曲艺小书(弹词、走书)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等演出活动,并获2018年全省曲艺传承发展创作曲艺评选优秀曲本奖。由独脚戏国家级传承人刘笑声创作或指导的独脚戏《K歌之王》《阿毛乘火车》《我有钱》《出彩农民工兄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曾在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浙江省曲艺新作会演、浙江省曲艺杂技魔术节、“非遗薪传”——浙江省非遗曲艺展演展评活动等赛事中获得佳绩,受到观众的喜爱。
  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加速,娱乐方式和欣赏习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传统曲艺的“能见度”和接受度不断下降,特别是以“长篇”为基本节目形态的曲种,如杭州评话、杭州评词及杭州小热昏的长篇送客书,由于其篇幅长、容量大、整体创作编排耗时耗力,且有著不讨好观众的风险,因此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急功近利的短平快式创演。但所谓“长篇见筋骨”,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珍贵的长篇书目,而且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失去,比如今年2月杭州评话童派短靠书第三代弟子吴耀祥老先生病逝,杭州评话《七侠五义》宣告失传。所以,继承优秀传统长篇始终是曲艺项目突出特色、传承发展的核心,因为有了传承,才有创新。
  在杭滑,“钱塘余韵”非遗系列展演便是延续非遗曲艺长篇的“传承品牌”。2016年,杭滑统合非遗团队,利用“首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艺海楼剧场,自主筹划、推出“钱塘余韵”——杭州地方戏曲曲艺非遗项目展演系列活动,专场采取时尚新潮的企划+演出、讲座、互动的形式,系统展示了9个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态势,得到了一致好评。2018年至今,又连续启动了钱塘余韵第二季——杭州评词《白蛇传》个人专场与钱塘余韵第三季——杭州小热昏长篇送客书《七条命案》个人专场,在杭州艺苑剧场推出以长篇章回体叙述的优秀传统曲目,更生动、全面地展现了非遗曲艺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杭滑将持续蓄力,以长篇展演的形式,打响“钱塘余韵”品牌。在传承长篇书目的曲艺项目上,杭州评词《白蛇传》已有“初识”“成亲”“被捕”三回,第四回已在创作中,杭州小热昏长篇送客书《七条命案》已有两个回目,后续回目正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艺人和非遗办公室的帮助下初设造意。在未来五年内,杭滑将联合本团艺委会、邀请专家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加大长篇曲目创编力度,构建专业专场演出团队。预计推出杭州评词《白蛇传》九回、杭州小热昏《七条命案》七回的专场演出。另外,武林调(走书形式)、杭州评话等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也已有启动个人专场长篇展演的初步构思,目前正在曲目创编之中。
  另外,杭滑计划与类似河坊街、南宋御街等杭城历史景点达成战略协议,开办“非遗曲艺书场”,探索和开创“曲艺+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书场、茶馆与周边景区形成有机整体,创造不同的文化空间形态,以固定的场所承载杭滑曲艺项目的定期放送,让人们在茶余饭后娱乐休闲中,坐下来,感受一座城市的历史与雅韵。
  四、以传统引领文艺风潮,打造新时代“曲坛网红”
  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由此催生的网络文艺蓬勃发展,各门类艺术纷纷在“互联网+”时代主动出击,力图在作品与人物上推陈出新。如何将传统曲艺融入新兴潮流,也是近年来杭滑一直着力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如创办新浪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自媒体,对杭滑非遗曲艺项目进行宣传,同时采取传统媒体和网络全媒体相结合宣传的方式,邀请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及网络直播对演出进行宣传报道和录像、制作。但这样的包装宣传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传统曲艺与新媒体时代的融合,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想,这条路或许可以用“新人”抛出亮点,最终以“曲艺”俘获人心。杭滑青年演员阵容强大,新兴笑星能说会唱,口才斐然,宣传创作团队也已趋向年轻化,更懂得如何掌握新媒体网络的潮流。未来几年中,杭滑计划将六项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的年轻传承人们打造成新时代“曲坛网红”,逐渐为他们塑造较为新奇、诙谐、反差的“人设”,如杭州小热昏的“印度血缘之谜”,杭州评词的“当代许仙为何频频搭讪加微信”等,并加以曲艺的元素与简单的故事情节,结合当下小视频软件,以当代人“随手可刷”的媒介形式,让人有点击且定期关注的欲望,可以达到“由人及艺”,让更多年轻人进入曲艺大门,从而真正了解我们正在传承的非遗曲艺的魅力。
  最后,结合钱塘余韵专场,我们设想将6个国遗曲艺项目的青年传承人分别拍摄一个个人纪录片,以镜头的形式记录他们台上、台下的故事,讲述他们如何接触这项非遗曲艺,一路走来付出的努力、中途遇到的瓶颈,开展个人专场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可以按每个项目的风格定纪录片的基调,与电视台、各大媒体公众号合作进行宣传推广。或许也可以尝试拍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老艺人们的纪录片,保留他们的时代华光,以一段纪实而温情的曲艺传承故事,让大家自主选择“慢下来”,感受、沉淀杭州地方曲艺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但是,杭滑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非遗曲艺项目演出团队的不完整。首先是曲本编创人才奇缺。杭州地方非遗曲艺曲种,有相当一部分已淡出观众视野几十年,经过我们这些年来的继承,也仅仅恢复了极少部分优秀传统曲目的演出,想像前辈艺术家那样自我创作,在一个短时期内不太可能实现。面对传统曲目的匮乏和创作根基的不足,除了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艺人和专家助力创作、改编,还丞需青年编创人才的加盟。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满足当代观众欣赏需求的同时,必须熟悉曲艺的创作,还要认真学习并全面掌握各个曲种的艺术特色,青年编创人才在培养、实践一段时期以后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切忌在最初的环节产生曲种雷同的错误趋向,不然就失去了我们传承的意义。杭滑今年刚吸收刘璟、徐梦婷两名青年编创人才,已在非遗办公室学过独脚戏的制噱技法,开始在独脚戏的创作上进行研习,期待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能在非遗曲本创作方面迅速成长。
  其次,杭滑现在还缺少一支专业伴奏乐队。曲艺演员与伴奏乐队,在表演时尽管有职能主辅之分,但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离开了乐队的伴奏,曲艺演唱将会大为失色。改革开放后,由于节约开销,剧团撤消了乐队,而至今难以恢复。我们一般的曲艺表演,一律使用伴奏带伴奏,若遇大型曲艺项目的展演、活动,只能采用外请乐队的方式,与演员进行短期磨合上台表演,这对于杭滑今后曲艺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在《琴师弦师非等闲》一文中指出:“只有在观念上重温伴奏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仅培养名演员,同时也培养名琴师、名弦师,并注重各行当之间的配合,才是使曲艺说唱通过‘绿叶红花两相扶’而逐步恢复‘珠联璧合’的传统,重新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武林调、杭州摊簧等曲种需带乐队一同上台表演,而其音乐风格又是非常鲜明,演奏方法也是独一无二,因此曲艺乐队的传承极为必要,可现下仍无法实施。
  同时,我们的曲艺学术研究目前仍受忽视,曲种多、失传时间长、资料缺少、信息错误、老艺人散落各地、任务量大,建立学术自信本就十分艰难,还受到来自内、外两部分因素的压制:一部分人仍保持理论研究可有可无的思想和态度,并且依然对代表性传承人和老艺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盲目保守错误知识并排斥更新研究成果;一部分人過于急功近利,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或不讲循序渐进的深入研究而急于呈现成果。
  因此,新创曲目的不足、曲本创作的乏力和建立学术自信的艰难,造成优秀演艺团队的缺失,成为杭滑曲艺项目发展瓶颈的关键。杭滑文艺人才编制岗位有限,难以具备足够的条件招募、留住这些艺术人才。为此我们也一直积极为该问题呼吁,连续三年递交重视非遗、保护杭州优秀地方戏曲曲艺、解决中青年演艺人才后顾之忧的提案。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杭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也一直关心此事,给予经费扶持杭滑在地方曲艺创作及演出、人才培养等工作,但由于职责所限,该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目前该问题依旧在积极通过各个途径反映落实中。未来,我们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中青年演艺人才的后顾之忧,杭滑也将全身心投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全面优化配置编、导、演、音、美、研队伍的建设,继续培养青年演员,引进编剧、乐队人才,重视、扶植研究人才,形成完整专业的演艺团队,促进发挥传承保护的堡垒作用。
  (作者: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陈琪颖)
其他文献
健美操又叫有氧体操(Aerobic),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在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的教学中,科学
县(市)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必须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抓思路。北宁市是个典型的农业市,“两高一优”农业起步较早,发展很快。为了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
目的:探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病患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目的:研究拉贝洛尔、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0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
最近,我们在调查一家乡镇企业时发现,这个年创产值几百万元、利税几十万元、有300多名职工的企业,只有5名党员。而这5名党员都在管理层当头头,平时各忙一摊,有的跑销售,有的
Co-Cu-As多金属浮选精矿的处理(MlneraProcessingandExtractlveMetllurgyReview)1995年15卷上发表BartlettRW的文章,介绍了从美国爱达荷Blackbird矿的多金属浮选精矿(主要含Co、As... Co-Cu-As Polymetallic Flotation Concentrate (BartlettRW) was published in V
新疆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达斡尔、满、俄罗斯这13个世居民族,各自的民众一百多年以前或者更早时候就在新疆定居。新疆各少数民族过去没有“曲艺”的概念,编纂《中国曲艺志·新疆卷》时,各民族专家一同确定了37个曲种收入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经过多次评定,截至2018年,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曲艺项目有:维吾尔族达斯坦(叙事长诗)、恰克恰克
期刊
目的: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出引起不良反正的因素,对不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方法与理论指导.方法:对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痰热清注射液+头孢呋辛)和对照组(头孢呋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