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帧韵撷千家荟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y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秋园山水画谱》作为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昭示历代山水名家技法的书,有其独特之处。
  黄秋园先生,江西南昌人,是一位不趋时尚,不求闻达,以殉道者精神默默笔耕的艺术家。他对中国山水画传统有着精深的研究和极高的悟性,功力深湛,优入法度,工笔、写意并擅,水墨、青绿并能,界画功力,尤为世所罕见,无论是宋人丘壑、元人笔墨皆熔铸一体。这位生前名不出闾里的画家,今已誉被海内外。
  此画谱虽仅百幅,但历代著名画家的技法大体齐备。董源、巨然,北宋三家,南渡四家,元四家,浙派、吴门派画家石涛等,凡中国绘画史上卓然有成的大家,大都网罗在内;笔精墨妙,技法精湛,规抚各家树石靡不毕肖;由博返约,菁华荟萃,一编在握,百家纷陈。更为可贵的是,画谱是依原件用铜版纸照排影印,现代的印刷技术,使一勾一斫,一点一画,浓淡曲折,纤毫毕露,极便于临摹披览。
  黄先生的山水画,论者以为脱胎于石涛,而又具有宋人风骨,元人韵味,所谓“意境兼夺”在技法上颇多创造;特别是“用枯笔焦墨之作点线结合,不加渲染”的皴石技法,那劈面而来的千点万点,浓淡干湿,如疾风骤雨,却又不失物象,凸凹起伏,极具表现力。黄先生自己也认为“点的运用”“精妙艰深”,近几十年来点在山水画中正逐步与皴擦融合走向消亡,黄先生用点技法可谓高绝于世。画谱于石法中标举黄秋园勾线点苔石法,与历代大家并列,正是对黄先生创造的首肯。此外黄先生另创一种颇具北宋人风范的溶岩皴。此皴似石灰岩长期被水侵触,表面因酸性腐蚀呈凸凹斑驳之状,这是黄先生综汇骷髅、云头、小斧劈、鬼脸诸皴并结合实际观察而成。笔用中锋,诘屈回环,如斗折蛇行,一幅画要千笔万笔而不失于细碎,不是丘壑在,胸,断难为此。此皴表现山石,颇见石骨。画谱石法中未列入此皴,令人不无遗憾,但此法的典范之作——《江山雪霁图》收入书后作品选刊,读者尚可于此窥其奥妙。
  黄先生的作品是继承传统的典范,画谱后附有先生作品十六幅,全部彩色精印,包括先生的代表作《江山雪霁图》、《梦游庐山图》等宏微兼胜的杰构,也收入《幽居图》、《春山溪屋图》等空灵松秀之作,还特意选入界画四幅,从那师法唐宋色彩艳的青绿山水和宏敞幽邃的崇楼杰阁,可以看出黄先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黄先生生前曾有不少谈画精论,惜时过境迁,所留无多,然吉光片羽,尤足珍贵。画谱收录了黄先生画语录,是编者将幸存的画语录,经整理爬梳,分类编排而成。内容涉及山水画的笔法、墨法、点法、设色、树石、云水、章法、写生、临摹等各方面,既有对传统的洞悉精微,也有自己的甘苦心得,不乏真知灼见。
  早在五十年代,正是黄先生寂寞守道之时,他就立下宏愿,编写一部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全面系统的中国画传统技法书,以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指导后学继承传统。六十年代初,大体杀青,定名为《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当先生欲进一步整理修改使臻完善时,狂飙突起,“秦火”一炬,了无孑遗。“文革”后,黄先生发愤重修,山水部分又积百幅之多,不幸心力交瘁,遽归道山,未竟全功,令人叹惋!今此编终于问世,黄先生手泽得以衣被后世,嘉惠艺林,是为至幸。
  
  (《黄秋园山水画谱》,曲冠杰编,光明日报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六月第一版,11元)
其他文献
随着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网络电视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具有便捷的移动性、设备成本低、信号稳定等特点的无线网络越来越被家庭和小型企业用户所接受。用户通过配有无线网卡的设备就可以在无线路由器覆盖的范围内随时随地上网了。可是当用户在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许一些不法分子正从背后潜入我们的网络中,窃取信息、下载资源、盗取账号、篡改资料,这样既影响了无线网络的速度,也给用户数据安全带
【摘 要】本文对程量清单的具体应用做了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并列出工程量清单计价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工程量清单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应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最高限价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项目业主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性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依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