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当代中国红木古典家具产业发展史,“深圳丝翎檀雕”的出现,作为对现代与传统,创新与发展在古典家具产业发展坐标上相互碰撞的一种演绎,以极强的创造精神与文化责任感,通过改良、发展与创新,将一种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予以大力推广,成为产业发展史上一个鲜明而绚丽的亮点。
  “深圳丝翎檀雕”的现实价值在于,首先,它摆脱了传统“师带徒”较为狭隘的传承理念,使优秀工艺得以良性传承,带有很强的现代气息。其次,通过学术化的定位、商品化的推广、产业化的生产、艺术化的定位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深圳丝翎檀雕”在进入了商业大潮中遨游绽放的同时,也进入了艺术殿堂,让更多人得到了对美的享受。第三,确立了一种民间传统木雕技艺的产业地位,并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推广,使其焕发出更为鲜活的艺术生命。最后,作为对技术、艺术与商业三者一种精准而完美的融合,它展示出当代红木家具人敏锐的市场判断运作力、强烈的企业使命感以及积极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深圳丝翎檀雕”从一种默默无闻的传统雕刻技术到目前的产业地位,究竟经历了哪些关键而重要的环节?一项传统技艺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细节与思维是值得产业学习借鉴的?为此,我们专访深圳宜雅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湘文,展开一场对“深圳丝翎檀雕”走向产业化道路的回顾之旅。
  “深圳丝翎檀雕”诞生记
  2008年,在南通城市博物馆,邵湘文被一幅老鹰与天鹅搏斗的木雕挂屏吸引。挂屏上的禽鸟羽毛惟妙惟肖,非常立体,就像粘上去的真羽毛一样,完全是国画工笔画的效果。见多识广的邵湘文从未见过这种新颖技法,他认为,即使是2008年保利以2800万元拍卖的一个“紫檀方角大四件柜”,上面有浅浮雕效果的花鸟纹饰,也远不及眼前这件现代工艺作品上的这般栩栩如生。
  至此,邵湘文看到了这种新颖技法潜藏的巨大文化价值与市场空间。在一番曲折的寻找后,邵湘文找到了这幅挂屏的原作者陈加国,并让其加盟了宜雅。陈加国成立工作室,带徒弟,由徒弟先负责市场生产,陈加国则负责出精品打品牌。运用独创的铁笔丝翎技法、结合传统木雕工艺,将工笔国画以浅浮雕的形式立体呈现在木材质上的雕刻技法被称为“丝翎檀雕”,而邵湘文根据木雕以木材种类和地域结合命名的方法,将“丝翎檀雕”正式命名为“深圳丝翎檀雕”,给予并确定了它在学术上的定位和命名。
  从2009年年底开始,宜雅开始尝试采用“深圳丝翎檀雕”技法做一些挂屏、笔筒之类的艺术品,并取得了供不应求的市场反应。2010年,“深圳丝翎檀雕”艺术品就让宜雅收获了3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2010年年底,宜雅开始将“深圳丝翎檀雕”运用在红木家具上。2011年,采用“深圳丝翎檀雕”做成的3套32件红木家具首次亮相文博会,并取得一致好评。至此,邵湘文完成了为“深圳丝翎檀雕”确立学术名称,并完成了将此种技法由工艺品制作衍生至家具制作的巨大升级转变。也因此,“深圳丝翎檀雕”迈出了向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步。
  专家鉴评确定产业地位
  2010年4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与深圳政府联合组织了“深圳丝翎檀雕”全国专家鉴评会,邀请了赵之硕、陆光正等国内著名工艺美术大师、权威专家对其创作技法、艺术价值进行了鉴赏和评定。
  专家们一致认为,深圳丝翎檀雕是在中国传统木雕的基础上创新的一种新型、高端、环保的工艺美术新品种,它在保留中国工笔画的精致、细腻、形神兼备等特点的同时,使工笔国画在6毫米之内的雕刻厚度中,通过木质载体立体的呈现,达到“工写相谐、收放有度,气韵生动、诗意盎然”的纯美境界,同时,利用材质的特点及规划的起伏,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与光影层次感,在木材上产生金属光泽感,为木雕这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此外,专家认为“深圳丝翎檀雕”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艺术,是中国木雕艺术界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性思维和突破性变革,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在得到权威部门的肯定后,邵湘文有将“深圳丝翎檀雕”申请了国家专利,从知识产权角度加以确定与保护。产业主动开始注重利用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鼓舞了产业内同仁在生产制作上的创新精神与产权意识。
  专家对“深圳丝翎檀雕”的鉴评确认,从工艺美术产业的高度肯定了“深圳丝翎檀雕”的美学意义与工艺价值。这种肯定,成为其在未来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基础,并奠定了其将来的产业化地位。
  
  牵手国家级收藏殿堂
  2011年,“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获奖作品收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深圳丝翎檀雕”精品——小叶紫檀《寒雀图》笔筒从200件工艺美术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18件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的木雕精品之一,也是深圳乃至广东唯一入选的木雕艺术精品。
  “深圳丝翎檀雕”精品《寒雀图》笔筒,用檀香紫檀精雕而成,胎体厚重,花纹明晰,色泽光润,通过刀法的长短、角度不同,利用材质的特点,使作品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与光影层次感,丝毛部分一刀完成。
  其多变精湛的表现手法,极大丰富了雕刻技艺的艺术语言,作品做工精妙,意境悠远,真实的实景观感和温润如玉的触摸体感,使观者对作品产生一种全新的艺术感受。
  荣获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证书,作品进入国家级收藏殿堂,对于一件产品以及一个企业而言,一方面,自然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另一方面,也从现实层面巨大的推动的“深圳丝翎檀雕”的知名度与珍贵性,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高端的市场领域与广泛的认可度。
  
  高密度展览助推产业化进程
  伴随着“深圳丝翎檀雕”的一出世,它的身影,就开始频频出现于各大高端展览中。高密度的参加高端展览,是从一开始,邵湘文为“深圳丝翎檀雕”打开产业化大门所设计的主要方式。
  事实上,从2009年“深圳丝翎檀雕”产品刚刚开始亮相深圳文博会开始至如今,已经在文博会中蝉联4年获得国家级奖项。在诸多奖项中,2011年,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上,宜雅出品的翎檀家具书房系列与翎檀家具卧室系列,分别荣获 “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特别金奖”与“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则成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表明应用“深圳丝翎檀雕”技法制作的古典家具开始得到了认可,至此,产业化发展的市场道路被彻底打通。
  随后,邵湘文再次带领“深圳丝翎檀雕”跨出国门,远赴澳门,参加首届澳门国际奢侈品红木家具展,并摘得展览最高奖项。今年4月,在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瑞丽年会与奢侈品巡展上,“深圳丝翎檀雕”再次亮相瑞丽,赢得产业内外一片好评。
  参加高端展览,在进一步奠定“深圳丝翎檀雕”在产业内高端定位与品牌形象的同时,让其成为在产业内一个象征着创新与品质的代表,产业内的美誉度与影响力再次成为其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学术领域的定位、商品化的推广、艺术化的定位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深圳丝翎檀雕”最终由一种民间雕刻技法实现了走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产业化发展模版,更为重要的,在“深圳丝翎檀雕”产业化过程之中,所展示出的创新能力、传承精神深深振奋了整个产业,起到优秀的榜样作用。
其他文献
红木家具企业转舵三线城市已成必然趋势。说它必然,是向与红木家具业相贴合的房地产业看齐。据战略发展专家称,到2020年,中国城市将迎来“橄榄形”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变革,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迅速跻身国际大都市阵列的同时,中国一次性城市化进程已基本结束。少数一线城市,甚至是二线城市放缓了突进的步伐,而拥有广阔空间的三线城市及中小城镇将蕴藏着巨大的挖金潜力。房地产商正是看中了三线城市化向都市
期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年第2季度,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玩具等39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涉及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安防产品和电工材料产品等。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本次共抽查2884家企业生产的3011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经检验,2564家企业生产的2686批次产品合格,检出325批次不合格,不
期刊
“2012中国食品包装行业交流发布会”不仅对中国包装行业的过去进行了回顾,同时对2013年整个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作为业界具有“公信力、影响力和推动力”的盛会,必将对中国以及国际食品包装行业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此次会议邀请到了:国家新闻总署信息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包装总公司、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
期刊
7月15日,30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红的经典》第一站走进浙江东阳,在明清居开机拍摄。《红的经典》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华全国木工委联合摄制,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第一次以“红木产业及红木产业人”为主题的大型文献巨制,所拍摄内容将率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纪录片联盟电视台、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频道以及各大视频网站等播出。  《红的经典》开拍引起了红木家具界的广泛关注,不少红木家具企业的负责人赶到拍摄现
期刊
烈日当头,七月的酷暑着实难当,旅途的奔波汗流浃背。热,并昂扬着;累,且心情急迫——这是时下营销顾问团队走马灯似的乘机飞来飞去,应邀四处为红木家具企业顾案问诊、策略划方的真实写照。  目前红木市场已经走出阴霾,呈现购销均升的态势。对比去年的价格行情,木材的整体走势处于上升的通道,似乎就是乐观的明证。  在这个节骨眼上,熬过了冬春表_本刊摄影面看似休养生息,实则蓄势待发的企业决策者们,敏锐地觉察到时不
期刊
红木古典家具,这一名词从现世起,就注定了不凡。  她的不凡,造就了红木古典家具行业三十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这段发展之路,也是风风雨雨,极不平坦,加之一些不实和虚假言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形象的下降。  作为勇立潮头的仗义执言者,伍氏兴隆董事长伍炳亮,很早就意识到:一个正面的行业形象远比打造一件好产品更重要。他始终在做,并一直努力要做到更好的,就是维护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的正面形象。——这
期刊
十多年间,仙游的木雕产业,从偏安一偶、缺乏话语权,到在全国红木家具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历了其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但如果我们追溯本源,回到仙游古典家具产业最初发展的阶段,有一个人的名字,紧紧的与仙游红木产业联系在了一起,他就是王加林。  历史性地提出仙游发展古典家具产业的理念,为仙游古典家具确立名分和流派;顶着巨大风险与争议,呵护萌芽时期的产业健康成长;以高度的责任感,规划产业未来蓝图,并一路
期刊
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华全国木工委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红的经典》,已在首站浙江东阳正式开机拍摄。这是一部系统反应新时期红木家具产业自强不息与事业成就的开山之作,将通过波澜壮阔的纪实长卷,生动展现我国80万红木家具产业大军,在继承民族文化、创新传统工艺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卓越贡献。历史需要这样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电视文献片,没有它,是一个遗憾、一个缺陷,是一种与时代节拍的不相称。  因为关注
期刊
在仙游,有一个人的身影,总会频繁出现在企业展厅、厂房中。一个刚刚开始筹划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开内部会议,也要请他主持,听他的建议。这个人,就是仙游县政协主席何锦驰,仙游人亲切地称他为“老何”。  从2006年历尽千难万阻、独闯京城,成功为仙游扛回“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招牌,到呕心沥血、集思广益,为仙游产业撰写一系列理论基础文章,充实仙游产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从带领仙游企业走出仙游、走向全国,办
期刊
说山东,人们必想到鲁班。土木工匠祖师爷鲁班是山东人,山东制作传统红木家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崇祯年间。那时,时任兵部左侍郎的翟凤最早将宫中的老红木家具带回故乡——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有了宫庭家具原型,当地的、外地的工匠纷纷仿制。几百年来,西河红木家具基地闻名全国,占山东本地红木产值的一半。也正是西河地区的带动,山东各地遍开红木家具花。然本次山东之行,我们却有了不同以往的发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