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害虫——麦根茎草螟(Crambus sp.)在山东莱州的发生为害初报

来源 :中国植保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272787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了近年在山东莱州市小麦上新发现的害虫——Crambus sp.在当地小麦田的发生为害情况。对该虫进行了室内饲养,结合田间扣网观察。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初步观察了其生物学特性。经过田间防治和药剂筛选试验,对其防控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目前关于该虫尚不明确的一些问题。 This paper reports the occurrence of Calambus sp., A pest newly found on wheat in Laizhou,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local wheat field in recent years. The insects were indoors, combined with field deduction observed.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identified,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f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fter field control and drug screening test,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en tentatively explored, and some problems that are not clear about this insect are raised.
其他文献
作者通过对颈卵器植物MADS-box基因最新研究结果的概述,介绍了MADS-box基因与颈卵器植物生殖器官决定、发育和进化的关系以及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的ABCD模型在三类颈卵器植物
稻米品质越来越成为我国稻米市场的决定因素。本文对包括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的遗传,以及对上述品质性状间及其与某些农艺性状间的相关
钙离子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一种大量元素,而且起了偶联细胞外刺激与胞内反应第二信使的作用,是多种受体激动后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环节.近年的研究表明:高温[1]、干旱[2,
将猪瘟病毒的E2基因克隆入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酶切线性化后电穿孔导入Pichia pastoris进行整合,经G418筛选得到高拷贝转化子,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
核小体是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它使得染色质中DNA、RNA和蛋白质组织成为一种致密的结构形式.其中组蛋白尾部区域常常发生形式多样的翻译后修饰.这包括乙酰化、磷酸化、
应用细胞内记录神经放电方法,研究Agrotis segetum雄蛾触角叶MGC神经元对性信息素的反应特征及时相编码特点.在此种雄蛾MGC中,投射神经元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呈现一种双相反应模
研究了罗丹明 6G( Rh6G)与核酸 ( ct DNA和 y R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 RLS)特征。基于 RL S的增强 ,建立了一种测定核酸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 ,在优化条件下确定了 RL
分析无角陶赛特羊和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以期为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5个绵羊品种的遗传结构变异,根据等位基因组成及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忍冬藤有效成分马钱苷的含量,为忍冬藤的最佳采收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DB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苜蓿斑蚜在准格尔苜蓿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组建了其特定年龄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结果表明,在室内(25±1)℃恒温条件下,苜蓿斑蚜的世代总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