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房室阻滞合并交接性逸搏心律伴左束支文氏现象1例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izui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性,72岁。以阵发性左胸闷伴眩晕乏力半月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脑梗死4年。查体:血压17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52次/分,心律匀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底部如〉P2,腹软,肝脾未及,四肢运动自如。入院时心电图示:三度房室阻滞。临床诊断:①高血压;②冠心病。次日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为片段示:P波频率为116次/分,心室率54次/分,均齐,P波与QRS波元固定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适合大鼠且易于定位的完整心电图胸导联体系,分析其波形的特点.方法 记录96只健康大鼠的12导联心电图,对每个肢体导联及胸导联的波形进行测量、分析,并将胸导联与肢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对阵赞陛心房颤动(PM)发作前的心律失常、触发心房颤动(Af)发生的房性期前收缩(PAS)起源部位进行分析,以了解PAf的心电始动因素及其部位。以确定12导联DCG在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MI)的重要检查手段,但习用导联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右室MI的诊断,尚不能令人满意。近来我们试用尹炳生创立的头胸导联(HC导联),并与Wilosn导联作对比分析和
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晚期心衰以及与心脏自主神经张力之问的关系已有较多研究。但在冠脉储备功能下降、心肌缺血状态下与QTd关系如何,少有报道。本
从事心电图工作的医生,常会遇到异常ST-T改变,但一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描写出改变的现象或诊断为低钾、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而这些心电图的相当部分实
患者女性,18岁.因心慌气短伴短暂性头晕2d,突发晕厥2h入院.4d前出现发热、咳嗽伴全身酸痛,2d前出现心悸伴短暂性头晕、眼前发黑、气短、活动后加重.曾摔倒,意识丧失,无抽搐,
目的探讨不典型胸痛者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两者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TET采用改良Bruce方案,所有患者均进行CAG。结果TET阳性37例中CAG阳性14例,假阳性率16.6
轻度心肌缺氧时,局部心肌复极(动作电位3时相)时间延长,复极向量改变,因而放置于缺血部位的电极记录出T波是倒置的。如心肌缺血加重,细胞膜不能有效地阻滞细胞内K+透出细胞外,
患者男性,55岁。因反复胸闷、晕厥1年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心率33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静息心电图(图1)示:为长Ⅱ导联,P波均位于QRS波之后ST段上
目的了解运动平板试验(TET)在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81例PCI术患者均在术后进行了TET及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指标,分析计算TET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