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ICCO对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监测及护理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g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H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量联合应用的技术,其创伤性与危险性较小,仅用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心搏量,外周血管阻力,血管外肺水,指导临床用药以及容量复苏。本文就最近2年我院急诊ICU(EICU)35例多发伤患者进行PICCO监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科自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收入EICU并行PICCO监测多发伤患者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0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5例,高处坠落伤5例,挤压伤3例,其他伤2例。全部患者入ICU时因急性呼吸衰竭均行呼吸机支持通气,伴有创伤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1.2 方法:材料采用ARROW公司双腔中心静脉导管,PHILIP公司PICCO专用监测导管,PHIIAP监护仪。建立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导管主腔接温度传感器和换能器测压;同时在患者的股动脉置入PICCO专用监测导管,连接到PHILIP监护仪上。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在进行PICCO监测前先行HCCO定标(心输出量定标),先设定PHILIP监护仪心输出量(CO)界面,测量方法和导管型号会自动识别,经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快速注射(<7秒)冰生理盐水(<8℃)10~15ml。初次需连续注射三次冰水,获得CO平均值,校准连续心输出量(CCO)。进入血流动力学计算界面,采样生命体征,获得各项参数,胸腔内容积(ITBV)、血管外肺水(EVLW)、体循环阻力(SVR)等。
  1.3 结果:35例应用PICCO技术监测CO、ITBV、EVLW、体循环阻力(SVR)等,多发伤患者平均置管2~8天,抢救成功25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5例,均无意外拔管发生,堵管1例,穿刺点渗血8例。
  
  2 护理体会
  
  2.1 多发伤患者伤情重,血管条件差,伴穿刺部位肿胀,可供穿刺的部位选择范围少,为了减少穿刺困难,我科在床边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置管,增加了置管成功率,减少局部组织创伤。
  2.2 管道护理:(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导管穿刺时严格采用类似外科手术的无菌技术以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导管日常护理中采用非接触无菌技术。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及时更换敷料,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出现寒战、高热等表现,应立即拔除导管,并做导管培养。(2)保持HCCO监测管路的通畅,防止堵塞。患者置管侧肢体尽量减少弯曲,应用HCCO用肝素抗凝患者,持续肝素冲洗1~2U/h,肝素液及连接管道24h更换。保证持续压力套装的压力维持在300mmHg,使血液不会倒流至导管内。本组病例1例发生堵塞,予以拔管。
  2.3 HCCO的监测:使用HCCO专用动脉导管,这种导管带有专用传感器和连接管,此连接管比较硬,有特定的长度和内径,测得数据同CCO中的计算方式相匹配是维持精确的最重要原因。校正首次测量之前需暂停中心静脉输液30秒以上。每隔6小时行PICCO定标,至少三次以上的热稀释定标。每班对换能器进行调零,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注意换能器位置,体位变动后要相应调整零点,否则所测压力值不准。密切监护PICCO动脉压力波形。发现异常动脉波形。及时处理,排除可能影响测定数据的因素。
  2.4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变化,严密观察CVP和PICCO的测量结果,记录每小时的尿量及尿比重,严格记录24h出入量,评估组织灌流及血容量是否充足,以便及时调整补液的速度、量及成份。
  2.5 并发症和拔管: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凝血系统易出现异常,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皮肤有无瘀斑。每班记录置管侧肢体皮温变化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每日测量双下肢腿围,并注意观察置管侧下肢有无肿胀,静脉回流受阻等下肢静脉栓塞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拔管。护理关键在于预防,定时腓肠肌按摩,加强足和趾的主动运动。本组无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一般PICCO导管可留置10天。如患者病情好转,应尽早拔除导管。
  总之,PICCO是一种较新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采用热稀释法可测量单次的心排量,并通过脉搏压力波形曲线分析测得连续的心排出量(PCCO)。PICCO还采用了新的监测指标即ITBV和EVLW。而ITBV及EVLW能更正确、及时反映体内液体的变化及分布,是可重复、更敏感、更准确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指标。且不受呼吸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本组应用HCCO技术监测多发伤患者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动态的信息和数据,使主管医生能及时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确定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是指导患者的用药和补液重要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54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证候分析济南市槐萌医院外科(250021)万宝銮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并非少见。因老年人与青年人在证侯上差异较大,若按中西医结合的一般规律
8月初,珠江水系航运规划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交通部与珠江水系四省区共同谋划珠江航运发展的蓝图,以实现珠江航运和谐发展。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达到和实现全面、实时、有效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
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举隅天津市胸科医院(300051)刘焕蓉笔者从临床治验中体会到,中医药在治疗危急重症中,作用非浅。只要辨证准确,适时施药,即可获惊人之效。现介绍典型案例如下:1老年性肺炎
[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在相邻两个社区选取正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各200例,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另一组为常规治疗加健康教育组(观察组),1年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高血压控制率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控制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具 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400名高血压病人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并输入电脑(采用 浙江联众社区卫生
结合'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沙牌工程,采用考虑参数变异性的基于概率理论的可靠度分析方法--复合形法,计算得出沙牌拱坝上、下游坝面及诱导缝结点的可靠度指标β的
期刊
论述了勘测设计、建设实施、征地移民、工程保险、社会环境是影响水电建设投资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控制水电工程投资增加和风险回避的初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