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应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从创新型师资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与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和优化育人环境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当今时代的国际竞争,主要是经济竞争、国防力量竞争、民族凝聚力竞争,归宿是教育的竞争,说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是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摇篮,中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转变教育观念,尽快成为创新型的教师
  
  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教师要成为创新型的教师,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我们已经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对于学生来说,擅长的只是知识的模仿、继承和复制,而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方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创新活动的导演。学生行为转变,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兴趣,承认学生性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选民主、宽松的创造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因此,中学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人才,当务之急是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成为创新能力的教师。
  
  构建合理的基础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第一,优化课程结构。为确保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加强“显性课程”(语文、数学、外语等)教学的同时,重视“隐性课程”(通过教学内容改革使新的知识隐含在相关课程中)拓展基础知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意志、情感、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加强写作、运算、实验操作等基本能力的训练。还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注重计算机辅助教学,一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熟练操作电脑,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为学生将来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第二,在中学适当开设选修课。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以及需要,结合本校师资现状开设选修课,学生自主选修。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能为将来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学生学有所长,提高创新积极性。
  第三,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要求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实现,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参预社会实践,接触社会现实,运用知识服务于社会,锻炼应变能力。既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又对学生进行了创新教育。
  
  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于传授现成知识,注重聚合思维的培养。现代社会的教育,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把教育的立足点转移到教会学生学习上来,教师从以教为本转变为以学为本,即把过去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启发受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知识主动追求。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与方法”。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思维活跃、敏捷,善于动脑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式上,结合中学教材实际,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借助于课程改革,发掘每一个学生智力资源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开设创造学选修课,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创造技法、智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转变教育管理观念,营造创新育人环境
  
  不能单纯地把中学生看成受教育者,简单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当把中学生当作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从单纯得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创造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创造氛围。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在班内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在环境的熏陶下,使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
  总之,学校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框架内,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重视学生课外活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遵义师范学院教务处
其他文献
四师七十八团政委 罗忠海 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面对繁难复杂的改革任务、世所罕见的风险挑战,要善用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畅通职工群众的参与渠道,完善职工群众的参与机制,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学生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校园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有利阵地。学生活动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学生活动的管理模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项目化管理模式与广大青年学生渴望成才的愿望形成共鸣,契合了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得到了青年学生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与,在大
摘要: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义,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育理念、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情景的建设渗透人文关怀,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人文关怀;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2-0076-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作为一位卓越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以本乡本土最生动的民俗性生活为素材,充分展现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成为赵树理所代表的“山药蛋派”作品最具地域特征的魅力之源。可以说赵树理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民俗性,是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现代小说。其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讲述了主人公小二黑与小芹争取婚恋自由的故事,二诸葛与三仙姑滑稽而生动的行为话语,在那个时代打动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完善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呈现出内部化的趋势,公司内部治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权力制衡体系.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在全国教育大会上
期刊
春节回家的时候,在火车上看到一对母子.他们似乎坐立不安,尤其是儿子,在玻璃窗前把脸都贴扁了,不停地张望着.rn旁边的旅客问,有什么事情发生吗?孩子转过头说,今天是爸爸45岁
兵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永辉撰文指出,兵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我们必须认清“时”和“势”的新变化,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聚焦短板发力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歌曲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审题设疑法、问题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