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府因素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关键因素,与信用环境、法治环境等其他指标息息相关,政府行为直接影响金融生态环境,也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娄底市政府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应从转换政府角色,建立政府或民间组织主导的信用评级体系,大力加强金融执法力度等几个方面有效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金融生态;政府;信用评级
作者简介:周卫军(1975-),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生态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6.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6-45-0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充分发挥金融核心作用的关键。努力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湘中明珠,是娄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各种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要素。2005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报告》就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尽管造成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原因纷繁复杂,地方政府行为始终是构成其中的关键因素。”
由于地方行政力量仍然占主导地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是直接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要素,那么娄底市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应该如何规划?如何做?
一、娄底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政府因素现状
近几年来,娄底市在市委、市政府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平台,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顺银政企关系,加大贷款清收力度。大力宣传提高社会诚信,推动了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根据《湖南省金融生态考核评价指标》和《湖南省人民银行系统金融稳定工作要点》,对各县、市、区进行评估。其中政府因素的情况如下:

具体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①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金融安全区创建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②开辟宣传引导,利用政府网站、报纸、电视、电台宣传,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金融和诚信知识等。③建立清收清欠机制,优化信贷投放环境。2009年全市共清收不良贷款2.86亿元,清收率达95%。④建立银企协作机制,推动银企双赢。2009年,娄底市及辖内各县市举办了4场中小企业信贷签约会、3次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2场“项目建设年”信贷资金配套和重点项目贷款进度协调会、2场信贷创新产品推介会,还举办了1场银企合作洽谈会,达成了400多亿元的信贷融资意向。开辟了银企沟通和需求对接的新渠道。⑤建立金融创新机制,加大“三农”和中小企业信贷投放。⑥建立信用信息采集运用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优化辖内支付结算环境。⑧建立金融安全区创建长效机制,推动金融生态持续改善。
二、娄底市政府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一级政府部门,既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也没有可以自主支配的社会经济资源。只是被动地接受上一级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以完成上级任务为己任。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逐步具有了较独立性的经济利益,具有了“准市场主体”地位,正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利益的“代表人”。根据调查问卷情况,娄底市辖内的行政环境在近几年得到一定改善,政府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的力度加大,对信贷投放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少,但各县市政府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度还是有明显差别,双峰县和冷水江市的行政环境相对较好,其他县市较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政府职能转换不足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亚当,斯密的观点是:政府并不是直接为人民提供财富,而是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人民能够自我创造充足的财富。计划经济留下来的弊端种种,归根结底是政府角色的错位,社会像个大公司,政府就像总经理,直接组织生产并分配财富,成为垄断主导性经济主体。因此,政府职能转换对金融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建立“服务型政府”喊了多少年。这个过程需要各级公务人员从思想上转换过来,
2.政府主导的信用评级机构不足
建立信用评级档案,让信用深入金融主体、企业法人、个体。建立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成立的信用评级机构,有效保障诚信市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应引导民间组织或相关部门。成立具有权威的信用认证评级机构,为企业和金融主体提供信用支持。
3.执法力度不足
(下转60页)(上接45页)
从有关资料数据显示,2009年,总体上娄底市民事案件和金融案件结案率很高,但存在个别县市民事案件执结率和金融案件执结率相对偏低的问题,双峰和新化的民事案件结案率分别为93.3%和90%,而民事案件的执结率分别为71%和70%,涟源市的金融案件执结率只有82%,比其他几个县市偏低,县域司法环境建设力度相对不均衡。从相关数据和调查情况看,金融机构通过法律途径收回违约贷款所支付成本费用过高,金融胜诉案件的执结率普遍不高等现状没有根本改观。
三、对策
著名的学者李扬指出:要从体制上和机制上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关键在于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应该以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为重点。要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国有资产管理之间的关系。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有效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1.转换职能、规范政府行为
从评价指标可以看出,几乎每一项都与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直接影响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因此,转换地方政府职能,调整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
必须承认,政府行为对金融生态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及积极推动作用。可以说金融生态离不开政府的行为。因此,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否存在着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等问题,地方政府行为是否对金融生态存在消极影响。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是不是理顺清楚,政府有没有实现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等,这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创造条件,培育环境
金融生态建设与优化,离不开地方政府参与和配合。要努力创造条件。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着力培养信用评级机构。完善监管法规;对公务人员培训、从业人员资格、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大对违规违约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社会媒体对政府和企业、个体法人、金融主体的监督力度。
3.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对金融主体、债务人、债权人利益的充分尊重和保护。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还在不断地改善,在完善信贷管理法律制度、完善公司法、完善统一的企业清算办法、完善担保法、完善金融资产的公司法保护制度等方面得到了加强。政府依法行政,是金融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重要基础。要加大执法力度。保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总之,地方政府行为是影响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是支撑整个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它能够不断地促进着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外来资源流入,但是,不当的政府行为会导致官员为了政绩,为了GDP而不断地为一些风险企业寻求金融资源等违规行为。因此,要做好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使政府行为成为一种服务行为,更多地为地方经济主体服务。
(责任编辑:李综艺)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揭榜,地方政府行为是关键因素[EB/OL].网易http://money.163.com,2005-11-07.
[2]李扬.完善中国金融生态环境重在地方政府[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5-10-18.
关键词:金融生态;政府;信用评级
作者简介:周卫军(1975-),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生态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6.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6-45-0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充分发挥金融核心作用的关键。努力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湘中明珠,是娄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各种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要素。2005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报告》就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尽管造成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原因纷繁复杂,地方政府行为始终是构成其中的关键因素。”
由于地方行政力量仍然占主导地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是直接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要素,那么娄底市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应该如何规划?如何做?
一、娄底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政府因素现状
近几年来,娄底市在市委、市政府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平台,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顺银政企关系,加大贷款清收力度。大力宣传提高社会诚信,推动了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根据《湖南省金融生态考核评价指标》和《湖南省人民银行系统金融稳定工作要点》,对各县、市、区进行评估。其中政府因素的情况如下:

具体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①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金融安全区创建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②开辟宣传引导,利用政府网站、报纸、电视、电台宣传,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金融和诚信知识等。③建立清收清欠机制,优化信贷投放环境。2009年全市共清收不良贷款2.86亿元,清收率达95%。④建立银企协作机制,推动银企双赢。2009年,娄底市及辖内各县市举办了4场中小企业信贷签约会、3次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2场“项目建设年”信贷资金配套和重点项目贷款进度协调会、2场信贷创新产品推介会,还举办了1场银企合作洽谈会,达成了400多亿元的信贷融资意向。开辟了银企沟通和需求对接的新渠道。⑤建立金融创新机制,加大“三农”和中小企业信贷投放。⑥建立信用信息采集运用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优化辖内支付结算环境。⑧建立金融安全区创建长效机制,推动金融生态持续改善。
二、娄底市政府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一级政府部门,既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也没有可以自主支配的社会经济资源。只是被动地接受上一级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以完成上级任务为己任。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逐步具有了较独立性的经济利益,具有了“准市场主体”地位,正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利益的“代表人”。根据调查问卷情况,娄底市辖内的行政环境在近几年得到一定改善,政府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的力度加大,对信贷投放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少,但各县市政府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度还是有明显差别,双峰县和冷水江市的行政环境相对较好,其他县市较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政府职能转换不足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亚当,斯密的观点是:政府并不是直接为人民提供财富,而是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人民能够自我创造充足的财富。计划经济留下来的弊端种种,归根结底是政府角色的错位,社会像个大公司,政府就像总经理,直接组织生产并分配财富,成为垄断主导性经济主体。因此,政府职能转换对金融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建立“服务型政府”喊了多少年。这个过程需要各级公务人员从思想上转换过来,
2.政府主导的信用评级机构不足
建立信用评级档案,让信用深入金融主体、企业法人、个体。建立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成立的信用评级机构,有效保障诚信市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应引导民间组织或相关部门。成立具有权威的信用认证评级机构,为企业和金融主体提供信用支持。
3.执法力度不足
(下转60页)(上接45页)
从有关资料数据显示,2009年,总体上娄底市民事案件和金融案件结案率很高,但存在个别县市民事案件执结率和金融案件执结率相对偏低的问题,双峰和新化的民事案件结案率分别为93.3%和90%,而民事案件的执结率分别为71%和70%,涟源市的金融案件执结率只有82%,比其他几个县市偏低,县域司法环境建设力度相对不均衡。从相关数据和调查情况看,金融机构通过法律途径收回违约贷款所支付成本费用过高,金融胜诉案件的执结率普遍不高等现状没有根本改观。
三、对策
著名的学者李扬指出:要从体制上和机制上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关键在于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应该以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为重点。要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国有资产管理之间的关系。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有效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1.转换职能、规范政府行为
从评价指标可以看出,几乎每一项都与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直接影响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因此,转换地方政府职能,调整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
必须承认,政府行为对金融生态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及积极推动作用。可以说金融生态离不开政府的行为。因此,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否存在着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等问题,地方政府行为是否对金融生态存在消极影响。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是不是理顺清楚,政府有没有实现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等,这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创造条件,培育环境
金融生态建设与优化,离不开地方政府参与和配合。要努力创造条件。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着力培养信用评级机构。完善监管法规;对公务人员培训、从业人员资格、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大对违规违约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社会媒体对政府和企业、个体法人、金融主体的监督力度。
3.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对金融主体、债务人、债权人利益的充分尊重和保护。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还在不断地改善,在完善信贷管理法律制度、完善公司法、完善统一的企业清算办法、完善担保法、完善金融资产的公司法保护制度等方面得到了加强。政府依法行政,是金融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重要基础。要加大执法力度。保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总之,地方政府行为是影响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是支撑整个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它能够不断地促进着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外来资源流入,但是,不当的政府行为会导致官员为了政绩,为了GDP而不断地为一些风险企业寻求金融资源等违规行为。因此,要做好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使政府行为成为一种服务行为,更多地为地方经济主体服务。
(责任编辑:李综艺)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揭榜,地方政府行为是关键因素[EB/OL].网易http://money.163.com,2005-11-07.
[2]李扬.完善中国金融生态环境重在地方政府[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