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应用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实现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体育游戏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本文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就体育游戏的含义、选择以及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好处和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 体育游戏 运用原则 注意问题
  一、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它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和主动性的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体育游戏包括有发展智力的游戏和发展体力的游戏。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的结合,富有浓厚的娱乐气息和鲜明的教育意义的活动。
  二、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体育游戏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使学生能通过准备活动表现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况,从而使兴奋性调节在一个适宜的状态,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一定要有效的控制和调整。准备活动如慢跑、行进操、定位操,反复使用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如:蛇形跑、螺旋跑、跑动中的“听号抱团”,或者用跳绳、跳橡皮筋、“传球触人”等方法,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有些活动既起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能有利于组织教学,例如:“听口令做相反动作”“人手一球”“取球比赛”等等。这些游戏形式多样、新颖,既是游戏内容又是组织教学的手段。
  (二)在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篮球教学中“一人运两球”“活动篮筐”“投篮晋级”等游戏将对篮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灵活了教学方法,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动作技能。在球类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降低球风、缩小场地,对规则进行变异,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教学中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要注意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的任务和要求。一般来说在动作技能形成的“泛化”动作阶段,不宜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能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熟练地完成动作,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工作能力,建立动力定型。
  (三)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应用身体素质练习,一般动作难度小、负荷大、比较单调。采用游戏法练习,可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如:发展腿部力量的“立定跳远”“蛙跳接力”“双人蹲跳”,发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车”“平衡角力”“推人出圈”,发展灵敏素质的“打龙尾”“掷沙包”“打活靶”等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进行选择运用。
  (四)在整理活动中的应用
  游戏法用于整理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恢复,使人体更快地由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一些小负荷的游戏活动,在大脑皮质所引起的兴奋可以加深运动中枢的抑制,促进其恢复。整理活动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机体的生理、心理得到放松。
  三、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要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在教学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游戏内容的选择、规则和制定要有针对性。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故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有紧密的联系,作为体育教师,并应紧密结合教材,进行游戏创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规则的制定,目的在于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在游戏中可以允许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改进游戏的内容和规则,更好地提高兴趣、增加游戏的全面作用,从而达到游戏的特定目的。
  (二)游戏的组织要注意科学性。游戏的组织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的训练水平,根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要区别对待,科学组织。游戏时要密切观察学生身体状况的变化,掌握运动密度和运动量。
  (三)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游戏过程中必须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如分组后,各自都要按指定的方法和规则进行游戏,特别是投掷项目及在跑动中进行的游戏和球类游戏等,更要注意有次序、有步骤,秩序井然的进行,否则易出现混乱,甚至出现伤害事故,影响教学的进行。
  (四)应注意游戏的结束与评判。当游戏时间已到或以达到预期效果以后,应结束游戏。当学生体力下降,易发生伤害事故,器械,场地损坏时也要立即结束游戏。结束游戏后一定要公正的评定结果,对优胜者要提出表揚和不足,对失败者要鼓励,争取下次取得胜利。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传统体育教学变为快乐体育教学,由原来的教师教学生的单向教学模式变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同时快乐体育也为那些体育设施差的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 李燕强.试论体育游戏与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6).
  [3] 道寿冬.如何教好游戏教学[J].贵州体育科技.1998(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体育教学模式是沟通体育教学理论与体育教育实践的桥梁,在整个体育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体育教学模式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及评价体系上存在不小差异,各具的特色。加强二者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当前中美体育教学模式,进而为优化我国体育教学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学模
中图分类号:G80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师范院校的客观因素、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分离导致了师范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及氛围营造的缺失和体育运动开展的滞后。师范院校应树立营造体育氛围的顶层理念,健全其制度,以实施体育课程教学为支撑并建设开放的体育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为高校和地方甚至国家的“健康计划”提供精神和理念支撑。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网球文化是随着网球运动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独特的网球文化使得网球运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崇尚的生活方式之一。网球文化走进高校、改变着高校,改变着大学生的性格,也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本文从网球运动和网球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以网球文化推动高校网球运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网球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残疾事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稳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为了全面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促进残疾人素质的提升,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状况和影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体育事业却稍显落后。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们满足基本生活水平后,由开始只在乎基本的生理需要,如衣、食、住、用、行到开始追求体育健身的需求日益强烈。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以参与体育活动,增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