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 孕育新生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edaishu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经典与新生》是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2014年夏季演出季推出的第一场专场晚会。这台涵盖横跨一个世纪之久的演出中,既有历史上的经典又有当下基于反叛的颠覆;既有在经典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再创造,也有将其完全抛弃、纯粹概念化的展现。演出呈现了一种发展过程,也呈现出现代舞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带给舞蹈实践者的则是更多的思考和在此基础之上的选择。
  【关键词】 《经典与新生》;现代舞;经典;新生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经典与新生》是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2014年夏季演出季推出的第一场专场晚会,该晚会还邀请了南昌大学、南阳师范学院舞蹈专业的同学们进行联合公演,给观众带来一台具有特殊意义的舞蹈演出。
  南昌大学舞蹈专业的同学们在美籍华人游好彦老师的带领下,呈现了两部玛莎·格莱姆早期的经典作品《苦行僧》和《闯入迷宫》,这两部作品分别创作于1940年和1946年。《苦行僧》由三位舞者完成四段身体叙事,身着黑色长衫的死神一直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生命、爱情都难以脱逃死神的威力,人生旅途就像苦行僧一般,背着死亡的十字架艰难前行,它是一段有关生命的思考。《闯入迷宫》是玛莎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舞台上树立着的V形门、地面上由远及近蜿蜒盘旋的绳索,还有天幕上抽象的弯月,营造出一个具有多重象征阐释度的想象空间,女舞者紧张的步伐、扭曲的身体与怪兽笨拙但盛气凌人的动作形成对比,舞者们虽然才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但其身体表现却能够比较完美地呈现玛莎作品中的戏剧张力。他们带来的第三个节目是游好彦老师的早期作品《黑天使》,在音乐的节奏下,16位男舞者呈现出集控制力、稳定性与爆发力为一体的身体语言,让观众感受到身体的力量感。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呈现的四个作品其中三部是由研究生和本科生创作的,另外一部《黑色练习曲》是台湾现代舞编导苏安莉来校访问时为同学们所创作的。2013级硕士研究生闫贝妮创作的《四分之一》以四位女性舞者的身体为媒介,阐释对于成长的思考;2012级MFA耿军创作的《修行》通过身体与绳索关系来探讨挣脱与被困中自我修行的意义;2013级本科生王颖的作品《黑火》用身体言说出当下青年一代复杂的内心。南阳师范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三个概念性舞蹈,无论是《葬·花》中极其缓慢的行走,还是《Hyper space》中充满荒诞感的服饰,都是对今天舞蹈概念的挑战,带来了一种先锋派的体验。
  作为以教学和科研为核心的大学机构,其实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都应以此为核心,这台《经典与新生》的演出实践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本次演出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舞蹈教学成果、推出新作品,给舞者一个表现的机会和平台,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引发思考的学术空间。
  一、《经典与新生》的结构解读
  本台晚会有个特点,三所高校都是综合性大学的舞蹈专业、大多都是年轻的同学或老师的创作、呈现的都是现代舞作品。这既是一种耦合,也存在某种普遍性,即在综合性大学的创作中,现代舞比古典舞和民间舞所占的比例更大,即便是如北京舞蹈学院这样的专业院校,在今天学生的创作中也以现代舞为主,几届MFA作品晚会和“研舞堂”中研究生的创作都体现出这一特点。
  这种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古典舞严格的身体条件要求把大多数综合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排除在外,其次由于古典舞的高精尖技术技巧要求,对于高中毕业后考上大学的舞蹈专业学生来说,更是难以企及。同样民间舞中,纯正的风格性要求和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题材特点更是让很多“学院派”体系外的年轻人无法涉及。如果说这些都是外在条件,通过个人的努力也都是可以克服的话,那么现代舞所具有的张扬个性、表达自我、打败偶像崇拜、探寻无限可能性的内质特征,则是吸引年轻人毫无顾忌的投身于创作的根本原因。
  的确,当邓肯穿着图尼克衫赤脚舞蹈,大声喊出“芭蕾一点都不美”时,就已经高举起了现代舞打破传统、反对程式、拒绝重复的旗帜,纵观现代舞发展历程,每一代涌现的现代舞大师都是在反对其老师创作的前提下,建构起自身的动作体系或创作风格的,玛莎·格莱姆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由于与她的老师露丝·圣·丹尼丝在创作上有分歧,自己成立了舞团,后来舞团声名鹊起,吸引了很多世界各地的舞者,曾在她舞团中的艾瑞克·霍金森、默思·坎宁汉也由于创作理念的差异自立门户,有了各自风格。现代舞的发展始终在一个打破传统、反叛经典的过程中前行,由此也具有古典舞与民间舞无法比拟的创造性和生命力。
  玛莎·格莱姆在现代舞发展中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创建了三大现代舞动作体系之一的“收缩-伸展”,一生中创作了近百部作品,与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并列为现代艺术大师。本次晚会游好彦老师给南昌大学舞蹈专业的同学们复排的《苦行僧》和《闯入迷宫》即是对玛莎的致敬,也成为本场演出中“经典”的主要部分。游好彦老师作为玛莎舞团第一位华人舞者,在长达8年的舞团演出与教学中系统掌握并传授玛莎体系。而在进入玛莎舞团之前,游老师曾作为一位古典芭蕾舞者,承担《火鸟》、《仙女》、《葛蓓莉亚》等作品的男主角,他的身体记忆中既有古典芭蕾的印记,又继承了玛莎动作体系的精髓,由此他的作品《黑天使》也真正体现着一种“经典”的融合。如果说玛莎的作品和游老师的创作能够作为本场晚会的“经典”部分,北师大青年舞团的舞者们,和南阳师范学院灵觉舞社的舞者们则体现出了“新生”的力量,但是就两者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区别。《修行》、《四分之一》、《黑火》的创作以身体为核心展现创作者的思考、感受、情绪或反思,无论是以一条斜线调度完成对生命修行的思考,还是通过女性的身体来完成力与美的展现过程,亦或是在光影的交叠中感受身体的压抑与麻木,迷狂或灵动,身体依然是作品的核心。而尝试以环境编舞法创作的《葬·花》和《Hyper space》则更具有先锋派的意义,不仅挑战了人们心目中对舞蹈的既定理解,更给此次晚会“新生”的部分带来思考。
  二、“新月在旧月的怀抱中”   “现代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很难用一种简单明了的定义来概括其全部的内涵与外延……就其本质而言,它属于一场舞蹈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运动”[1]2,是一场身体与思想的革命。也许正是由于现代舞不断变化的本质,使得其外延更加包容,能够容纳当下很多舞蹈实践,同样也是学生或是年轻编导更倾向与创作现代舞作品的部分内因。
  现代舞的产生与科技带来的社会巨变有关,与西方文化从理性向非理性的转向有关,更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认知范式的转换有关。如果说现代艺术的反叛还具有某种向心轴的话,后现代艺术则拆解了整个世界。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被称为解构主义大师,他综合胡塞尔、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认知哲学,并以新尼采主义的观点,批判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试图由此找到彻底批判传统、重建现代文化的出路。[2]363现代舞自发生以来就具有的反叛意识,在解构主义的认知体系下,其发展更加具有挑战性。在此基础上,也许我们不得不问,对于这种以打倒偶像崇拜、反对重复为宗旨的现代舞实践来说,今天再来复排、上演玛莎的作品其意义何在呢?这也是此台演出提出的思考之一。
  作为玛莎·格雷姆的嫡传学生,在问到游好彦老师这个问题时他回答:“在台湾也有人提出玛莎应该是博物馆中的艺术了,今天是很不是适用的,干嘛还要学他,但我不这么认为……”游好彦老师在玛莎舞团8年时间,可以说他对玛莎的训练体系有了很深的了解,并且是玛莎忠实的追随者。作为玛莎的嫡传弟子,在自身的教学中不仅身体力行玛莎的训练体系,还融入了自身的理解。在游老师的训练课上,你时常能听到“尾椎用力45度,腰椎用力90度,胸椎用力180度”的形象表达,“髋关节到脚趾间连成一条线”的话语引导,他不仅以东方人特有的感知力将玛莎的训练体系细化分解,并且还融入了芭蕾训练的元素,称其为“末梢神经的触动”。当问到他最为玛莎所吸引地方时,老师毫不迟疑的说是其作品的戏剧性。的确,希腊神话、戏剧是玛莎很多作品的题材来源,《闯入迷宫》的原型来自希腊神话“阿里阿德涅彩线”,《心灵的洞穴》取材于希腊神话盗取金羊毛的伊阿宋,《黑色的草原》取材于柏拉图的《阿戴的黑色的草原》。除了作品取材于史诗、神话等题材以外,玛莎作品的核心主题都是对于爱情、死亡、生命、人性等命题的身体表达,具有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游老师的创作实践秉承了现代舞反对重复、反对偶像模仿的宗旨,但是玛莎寻找题材的路径、思想焦点关注的向度,对他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游老师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鱼玄机》即是在深研中国历史题材的基础上,以现代意识来探讨爱与死这一永恒主题的作品。用游老师的话说,在作品中以舞蹈的形式讨论了真挚的爱,灵魂信仰中的爱,这是爱的不同深度与侧面,他认为这些创作思路受到玛莎的启发,但是比玛莎做得更细腻,是从玛莎作品中吸收的养料,也融入了东方文化的特点。
  虽然游老师还是玛莎的追随者,并没有像后来的现代舞者一样,通过反叛而独树一帜。但是他的作品也具有自身的风格,也是他对生命的理解与表达,当问他今天学习玛莎的意义时,老师很激动地说,以前的经典能够给予我们养料,我们能够从中吸收很多,那是我们的根,永远都不会过时,那才是现代舞……
  如果说游老师的创作是传承“经典”的部分,那么北师大同学的几部作品作为“新生”的代表,也依然具有挥抹不去的“经典”印记,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自身还在学院的体系内,另一方他们的老师也曾是学习“经典”的那一代。再来看南阳师范学院的两部作品,确实很难与经典联系在一起,但即便是标新立异、即便坚定的要打倒传统,其实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传统的塑造了,正如解构主义大师们也承认“新月在旧月的怀抱中”。
  三、“经典”中孕育“新生”
  北师大舞蹈系主任肖向荣主任在演出开始之前特意介绍:“这台演出中最年长的创作者玛莎·格雷姆生于1894年,最年轻的创作者北师大本科生王颖是1994年出生”,在这跨越100年的偶然相遇中,更加意味深长是在于过程的价值。
  以打倒偶像崇拜、反叛传统为旗帜的现代舞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其自身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位现代舞者都坚守着反对传统、寻找自我的宗旨,同时也留下了众多作为经典而存在的现代舞蹈家、现代舞作品,它们又成了现代舞中的传统。在舞蹈实践的社会生态中,现代舞更多的作为一种“反结构”的因素而存在,尤其在中国,较之于古典舞或是学院派的民间舞,现代舞依然处于边缘地位,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办舞蹈专业,现代舞又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舞蹈实践。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现代舞表现出的是一种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喊出自己,敢于在狭小的生存空间下言说自我,并将其坚持下去的勇气。作为一个舞蹈种类,在其发展流传的过程中拥有最为丰富多变、形态各异的实践作品。本次以“经典与新生”为主题的演出,意义不仅在于向我们呈现了现代舞的经典作品和新生代的作品,更在于让我们思考如何面对现代舞的经典与新生,而这已然不止是现代舞的问题,更是当代教育面临的问题。
  信息时代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知识更新如电子设备一般频繁地推陈出新,尤其作为以创作为核心的艺术,更是面临巨大挑战。作为教育实践本身,所传授的只可能是历史上的经典, 而这对于每一位创作者来说也许已经是“过时”的经验。在思想自由的今天,知识、传统、经典似乎都被放置在审判席上。
  这台涵盖横跨一个世纪之久的演出中,既有历史上的经典,又有当下基于反叛的颠覆,既有在经典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再创造,也有将其完全抛弃,纯粹概念化的展现,演出呈现了一种发展过程,也呈现出现代舞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带给舞蹈实践者的则是更多的思考,和在此基础之上的选择。纵观其发展,现代舞给予我们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反思、不断突破的勇气和精神,这种突破不止是创作出奇异、荒诞的形式,也不止是突发奇想的创意,更在于立足于经典的反叛。传授经典、学习经典,目的则是为了打破经典,在打破经典的过程中诞生新的思想、新的作品。
  大浪淘沙、艺海拾贝,在浩瀚纷杂的舞蹈创作中推陈出新是发展的方向,但是在众多新生的作品中,有多少能够被沉淀下来成为经典,又有多少只成为稍纵即逝的尘埃,是值得思考的。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停下脚步回望“经典”,从“经典”中孕育的新思想、新作品,也许才是避免“新生”昙花一现的途径。唯有于此,这些“新生”才有可能成为日后的“经典”。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高宣扬.法国思想50年[M].台北:五南国书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舞蹈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M550639)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 契诃夫被誉为“人类灵魂的深刻精到而技巧高超的解剖者”,他关注与表现的是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灵状况,其绝笔之作《樱桃园》以面对过往注定要消逝的“美丽”的感伤、樱桃园中人物错位生存的人类弱点的揭示及剧中人物身在此而心系彼的逃避现实情结的精彩演绎,自问世起百年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共鸣。历代观众感到剧中涌动的潜流,彻悟作者的良苦用心,即“微笑地面对苦难”,以喜剧精神去观照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与无奈
期刊
【摘要】 筇竹寺五百罗汉像是雕塑家在群像观念的指导下完成的。群像并不一定非要有庞大的数量,而是多个个体形象能够融合在一个整体当中;由个体间的互动组成一个或多个组群,并且可以作为整体而存在。这就必然要求整体作品有主次之分,而非简单的排列。正因如此,筇竹寺五百罗汉像便打破了寺院中五百罗汉像简单排列的千年传统,这便使得筇竹寺五百罗汉像在五百罗汉像塑造的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对筇竹寺五百罗汉像的考察研究
期刊
【摘要】 本文考察了莫扎特最后三首交响曲中管乐器在建构织体关系、参与乐曲进程、分配旋律材料、发挥表情效用,以及承载和锤炼交响化乐思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并将莫扎特的这种写法置于管乐配器法以及交响曲体裁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对比和审视,总结了莫扎特在管乐配器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关键词】 莫扎特;交响曲;管乐;配器;织体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沃尔夫冈·阿玛杜斯·莫扎特
期刊
【摘要】 第五代歌剧《江姐》中主要角色江姐的塑造生动感人,在她的身上有着十分深厚的战友情、夫妻情,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革命思想觉悟。细腻生动的情感,衬托了大气起伏的唱腔,使作品更增添了动人的色彩,呈现出无限的音乐张力。  【关键词】 歌剧;《江姐》;情感;交响音乐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歌剧《江姐》最早创编于1964年,是由空政文工团根据小说《红岩》中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的。
期刊
【摘要】 1975年,福建省博物馆在福州浮仓山北坡发掘了南宋黄的石圹墓穴,出土了南宋时期女式衣饰、衣料、被褥等丝织品300余件,是研究宋代丝织业发展和仕女服饰特点的珍贵实物资料。本文借助该批出土物,结合史料记载,略谈一些对宋代仕女服饰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黄昇墓;宋代;服饰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1975年,福州新店浮仓山北坡发现了一个南宋时期的贵族墓葬,经过考
期刊
【摘要】 钢琴教学的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对于具有钢琴演奏基础的高职艺术院校音乐类学生而言,传统的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已然无法符合他们的实际特征,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在高职音乐类艺术生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必经的“四重境界”:一是有教无类,授之以鱼;二是因材施教,授之以渔;三是教学相长,授之以愚;四是激励创造,授之以喻。作为高职艺术院校
期刊
【摘要】 《我是歌手》等音乐类节目热播既是电视业发展的成果,也是当下中国流行乐的真实映射。其现场音乐展现出的丰富性与跨界融合隐隐与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黄金期相呼应。中国流行乐正以复古怀旧的形式迎来一次新复兴的机会。  【关键词】 《我是歌手》;中国流行乐;跨界融合;复古;复兴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我是歌手》第二季第九期,被称为大叔的韩磊以一曲崔健的经典歌曲《花房姑娘》
期刊
【摘要】 作为台湾女性剧作家、创造社的创始人,周慧玲剧作的性别意识非常强烈,常常以此建构戏剧情节和冲突。这种性别叙事背后又蕴藏着剧作者对历史、生存环境、家庭、女性本身的思考。  【关键词】 周慧玲;性别;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周慧玲的剧作不同于台湾实验戏剧,它们都洋溢着浓厚的家庭情感。无论是剧作文本,还是剧场演出的舞台表演,戏剧的各种元素都蕴含了多重意义指向。这既体
期刊
【摘要】 电视剧《琅琊榜》选材独特,情节构建离奇,百转千回,人物性格更是复杂多变。本文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剧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分析,进而深入探讨人物形象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人物形象;荣格心理学;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现如今,网络文学影像化引发热潮,大量网络热门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电视剧《琅琊榜》取材于海宴的同名小说,构思别出心裁,情节曲
期刊
【摘要】 地方戏曲在传统艺术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只有立足于固守剧种艺术的个性,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求创新发展,才能真正促使地方戏曲在多元化文化市场竞争中永葆青春。  【关键词】 掌中木偶;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南派布袋戏,主要指泉州地区的掌中木偶戏,它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南派布袋戏是福建木偶戏种中主要的传统戏剧之一,它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