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孔隙形成期次与溶蚀机理——以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为例

来源 :天然气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w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显微镜鉴定结果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次生孔隙可分为石英及硅质岩屑颗粒边缘溶孔、石英次生加大边溶孔、长石及火山岩岩屑溶孔以及粒间碳酸盐胶结物溶孔4种类型。根据成岩序次研究,结合烃源岩成熟吏、油气成藏吏以及流体包裹体数据分析,它们分别形成于志留纪末泥盆纪初、泥盆纪二叠纪末、白垩纪和第三纪4个时期。第一、三、四期的溶蚀作用主要与下伏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成熟产生的有机酸有关,第二期的溶蚀作用与古油藏破坏烃类微生物降解产生的有机酸有关。溶蚀作用受岩性、古油藏抬升受破坏程度以及与断层的关系控制。溶蚀型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会阴切口感染预防上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10~2010-10在本院进行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的152例患者,全部给予预防性护理方法预防出现会阴切口感染,观察会阴
利用埋藏压实方法计算了昌潍坳陷潍北凹陷在古压力状况,尽管目前该地区的压力基卒处丁骨水压力或弱低压状况,但在地质历史中曾经存在超压状态。其压力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