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

来源 :学苑创造·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濛濛的细雨向大地飞洒着。地面上清亮亮的一片,浅浅的水映照出天上的黑云和人的倒影。待冷风吹来,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微风吹过,雨斜了,像一根根细丝奔向草木、墙壁。雨落在小草上,草儿轻轻地在微风中摇动。雨珠,顺着它那翠绿的草茎滚下来,有一滴一下子钻到土里,有一滴一下子钻到小草的嘴里,找不着了。
  雨儿向花奔去,沙沙沙……这一定是它在唱着春天的歌。你看:田野上麦子已经披上了绿装,笑着笑着,连雨儿似乎也变绿了。
  雨儿又飞到了屋檐下,于是,小鸟飞出来了,在雨中欢快地叫唤着,卖弄它清脆的歌喉。
  雨儿又来到了校园里。小学生们可高兴了。他们欢呼着在雨中玩耍,张开嘴让甜甜的雨珠钻到嘴里去,然后闭上嘴细细品味,让心情也清爽清爽。
  啊!感谢你——濛濛的细雨,是你,给了大地一片花红草绿的原野。
  
  点评:
  小作者的语言非常地美,一系列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各个场景都表现得生动十分,使人读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一阳)
其他文献
为什么我的生活和小学课本里写的那些完美世界一点都不一样?说实话,成绩好的女生在现在可能更多地是要承受别人的谈论吧。  自打上初中以来,我的成绩一直都算是名列前茅。而在现实中,大部分老师还是比较偏向于成绩优异的。就好比说,我和一个班级排名在二十左右的女生同时迟到,老师就会让我先回座而让她罚站;比如说发的卷子不够了,老师总会把排名靠后的同学的卷子给我……  虽然没有一个同学和我说什么,但是从他们的眼里
作为20世纪英国最为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曼斯菲尔德对象征手法十分重视,她将象征手法称为“面具法”(mask),主张将象征潜藏在文字之中。她曾这样对默里说:“当你写作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