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景观符号与民族认同建构研究——基于贵州仡佬族村寨的景观符号考察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中同一地域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因拥有不同的历史记忆产生差异性景观符号,呈现出民族认同的多维状貌.在民族识别后,景观符号渐趋同一,反映了民族认同维度减少的状貌.近年来在全球化中"再地方化"运动背景下,景观符号蕴含的民族认同复杂性遭到遮蔽,难以获得广泛认同.应以民意为主导,对认同的多面性给予梳理与提炼,方能重塑出具有广泛认同度的景观符号.
其他文献
至耳顺之年,似乎应该写点回顾的文字.因为"媳妇熬成婆",进入"遗产阶段",已无更多的名利可图,无须顾忌他人的指指点点,回忆一下自己的学术道路,表达一点内心感悟,或许对后来者能有所启发、警示等助益,也或者对读者理解所发表的那些论著的写作缘由、意向等背景提供信息.尤其像我这样蹉跎多于进步、失败多于成就的平凡经历,可能贴近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更多同此情理的共鸣.
期刊
人类学作为一种对"他文化"研究的特殊范式,也对传统艺术(原始艺术)有一种特别的对待方式.这不仅成为人类学反思"写文化"话语表述和范式转型的重要依据,也将田野作业参与观察中的"主客关系"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层面,同时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艺术人类学方法论和方法.这些对中国当下"艺术乡建"的社会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社会的含义经历了从同伴交往到独立实体性领域的抽象化和实体化的过程,经过涂尔干等经典理论家阐述后,实体化社会概念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从莫斯、拉德克利夫-布朗、埃文斯-普理查德到维克多·特纳,虽然其研究侧重点不同,但均可觉察其中的实在总体社会观脉络.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体社会观念在反思二元对立过程中被消解,日益被强调权力关系与动态过程的多重网络所取代.21世纪以来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从本体层面进一步突破社会的概念范畴,将社会视为人类与非人类的各种异质性要素相互联结与重组的过程.社会概念在中国知识界也经历了从结社
交叉实验而成的人类学绘画创作初有起色且颇具未来前景.但绘画与人类学如何合作、何以实践的问题仍需深入讨论.从作为民族志插图到回归审美的创作试验,画家形成以人类学意涵表达为主题的实践,而人类学绘画真正要做的是表达维度的多元深化与主/客位视角的互动转换.参与实践的田野调查有效地结合人类学田野调查法与绘画采风写生法,整合艺术性与整体性的双学科特质,置身"他者"的文化场域,实现对特定主题准确、深入和具有阐释意义的人类学绘画表述及风格建立.人类学绘画不仅是跨学科对话,也是知识的创意和应用发展,拓展了人类学研究与艺术创
在本体论人类学的视野下,讨论"人"与"非人"(non-human being)在宇宙社会中的伦理关系."非人"主要指的是在矿山上打洞的动物(例如老鼠、蛇、蚯蚓和穿山甲等)."非人"之死是新来或外来矿工无意打死老鼠、蛇等打洞动物带来的伦理困境问题.围绕这一议题产生的行业禁忌与动物献祭行动,虽然背后潜藏着资本和权力的逻辑,但"跨物种/多物种"在矿井世界中的聚合与纠缠关系维系了矿业经济的持续生产,也展现了生产关系内部多主体的伦理关系与互构过程.矿山社会长期存在的行业禁忌与动物献祭行动,既是现代工业化生产伦理的结
仪式具有特定的时空结构,仪式的在场就是仪式参与者在特定时空中具身参与活动.进入移动网络时代,云南红河县乐育镇彝族哈尼族的虎山祭祀仪式由于智能手机的介入,出现了仪式中虚拟在场的媒介时空形式,外出打工者以及原本不允许出现在祭祀现场的妇女借由手机以虚拟在场的形式参与仪式中,使仪式的影响和意义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但是,身体在场才是仪式的本真性在场,也是仪式意义的锚定点,身体是否在场成为仪式神圣与日常相区隔的一个标准.身体以及身体行为是文化深层结构与意义的具象化表达,只有锚定身体这一意义之锚,才有可能把握千变万化的文
学术界一般认为,从语言系属来划分,仫佬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然而,民族史学界在对仫佬族历史问题的探索中,民族语言因素和不同学术观点常常被忽视.语言学界关于仫佬族的自称与侗族自称可能同源的认识、木佬语属于仡央语群等研究结论没有受到民族史学界重视,导致对清代广西史籍中出现的"姆佬"(仫佬族先民)与元代贵州史籍中就已出现、明清贵州地方文献大量记载并延续到1993年的"木佬"等族称相混淆,对仫佬族族称、族源、居住地、社会经济史和仫佬族"冬"组织由来等历史问题的认识存在重大分歧.仫佬族历史研究的最新进
人类学的海岛民族研究中,语言研究往往占据重要位置.岛屿生境的异质性,岛屿与大陆的距离,岛民的迁徙和定居岛上的时间等因素都会造就岛屿语言的丰富度和变异性.海南岛被称为"方言岛""语言宝岛",尤其在环海南岛的海岸带,语言和方言多样性是这一区域的重要特征.不同群体的语言变迁和交融,反映人群在海岸带的迁徙和互动.当人群到达新的区域,语言重新描述这片地域,再造一个旧传统与新地理单元融合的时空单位,孕育新的逻辑、价值、秩序,表现其独特性.在海南岛近海岛屿和远海岛礁,特定地名、俗语等语言要素反映的是海南渔业群体世代在海
节日食品是节日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宇多天皇御记》宽平二年二月卅日记事是中国古代节日食俗影响进入日本宫廷最重要的一条记事,它反映出在公元890年这一时间点,节粥、桃花饼、粽子、索饼与亥饼等中国古代节日食品被纳入日本宫廷节日生活中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展示出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在日本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丰富变化以及中国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传统在日本的流传状况,也论证了古代东亚文化交流史的丰富性、多元性、多层面性.
在最近的二十年中,人类学界兴起了一场"伦理转向"运动.此次伦理转向从涂尔干与福柯关于伦理的道德的讨论开始,关注人的境况以及社会如何提供实现伦理生活的可能性.重新理解行动的主体与把握经验世界的纹理是转向中的两条显著路径.此次转向以伦理为核心议题,普通伦理、伦理供身性与价值领域等理论引发了充分的讨论.在普通伦理概念中,日常生活中伦理发生场合的细碎使得对其不连贯和自相矛盾的解释得以可能.互动中的伦理供身性以及作为结果的伦理反思使得普通伦理提出的话语或者实践剖析有了一条明确的研究路径.价值领域理论则试图解决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