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探索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015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厦门新材料领域相关企业,了解到厦门新材料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以钨材料、铝箔、新能源材料、稀土材料、半导体材料、功能橡胶、高性能纤维、特种玻璃、膜材料等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集中带,重点企业作用明显,企业研发力量也不断增强,并分析了厦门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
  一、引言
  新材料涉及领域广泛,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其范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不断发生变化[1]。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每年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而由新材料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市场则更为广阔,年营业额突破2万亿美元。近年来,国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高速扩张,专业化、复合化、精细化趋势明显。二是技术、资金高度密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紧密结合。三是由军事需求转向经济需求。四是高端领域寡头垄断的国际产业整体格局基本形成。五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
  二、厦门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1、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厦门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十一五”期间,与新材料产业密切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冶金产业、化学产业、生化医药产业等发展迅速,新材料产业作为厦门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3年底,经认定的厦门高新企业中有126家新材料企业,实现总收入475.57亿元,完成总产值484.71亿元,总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8家,正新集团旗下3家(正新橡胶、正新海燕、正新实业)共实现总收入超过120亿元。
  2、形成了以钨材料、铝箔、新能源材料、稀土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集中带,重点企业作用明显
  钨材料。已形成以厦钨、金鹭特种合金、虹鹭钨钼等骨干企业为主的,通士达照明、利胜电光源和东林电子等配套企业为辅的特色产业基地。目前世界原钨消耗量的25%来自于厦门钨业。
  铝箔。厦顺铝箔是中国最大的薄规格铝箔生产商,也是中国最大的薄规格铝箔产品出口商,同时是向全球领先的无菌纸板包装材料制造商及全球最大软包装产品供应商TetraPak提供薄规格铝箔的供应商中,唯一以亚洲为基地的全球供应商。
  新能源材料。拥有厦钨、宝龙工业、华锂能源等一批骨干企业,厦钨已成为国内电池材料行业的重点企业,电池材料产销量已居国内前三位,其中贮氢合金粉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连续三年居国内第一。宝龙公司已具有日产8万安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外率先建成一条军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和特种用途的大电池生产线。
  稀土材料。正在拓展新的产品,产能日渐扩大。厦钨建成了包括稀土贮氢合金、稀土发光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研发中心共四条稀土生产研发线。通士达新材料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光激发超高亮度照明白光LED灯用YAG荧光粉”。
  半导体材料。外延片、芯片等LED用光電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芯片生产和大功率封装的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骨干企业三安光电是目前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品质最好的全色系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及芯片产业化生产基地。
  3、企业已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厦门市行业内重点企业基本具备了较强的研发力量,它们的研发力量和成果大大提高了厦门市开发自主产权产品和技术的实力,为厦门市新材料产业及产业内新材料走高附加值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3年底,厦门市在新材料领域已拥有2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0个、市级10个;10个重点实验室,其中省级1个、市级9个。
  4、政府在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初步成效
  厦门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新材料产业:
  (1)政府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重视,2003年,市科技局提出的《厦门市材料领域发展中长期科技规划要点》就明确了厦门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2)2010年,市科技局拟制的《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促进若干重点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混合动力汽车储能材料、电池储氢合金材料、锂离子钴酸锂材料、磷酸铁锂材料、高性能超细晶硬质合金及其精密刀具和数控刀片、高性能硬质合金精密铣刀、节能灯用钨丝、灯丝及钨钼异型件等钨深加工产品。
  (3)在《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新材料产业中,市政府已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厦门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给予重点发展,明确提出:以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特种玻璃为主导领域,厦钨集团等企业为产业发展龙头,推进产业化进程,促进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厦门市新的优势产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厦门新材料产业虽然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从2008年的143.67亿元已增长至2013年的484.71亿元,成为厦门市强化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力“助推器”,但总体来说,其规模仍比较小,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下:
  1、新材料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在全市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仍然比较小,且相对分散,配套能力相对不足。
  厦门市虽然从2003年起就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但新材料整个产业在全市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仍较小,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0.4%,远低于电子、机械行业的39.3%和25.6%。许多企业的新材料生产规模仍然不大,同时厦门市新材料相关行业小行业密集的局面仍然比较突出。由于生产力布局宏观调控还不够健全,载体建设滞后和政策缺失,使得全市没有一套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众多中小企业进入专业化园区。政府扶持政策仍未足够重视中小企业通过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为龙头企业配套,因此行业组织结构仍然较“散”,配套能力相对较差。   2、新材料研发基础和技术支撑能力较薄弱,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产业层次提升不快。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尽管骨干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一定的研发实力,但由于企业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比重较低,同时产学研用又相互脱节,抑制了企业的研发力量的发展,新材料产品的更新与提升也受到相应的影响。此外,新技术,新产品主要还是依靠直接引入的方式,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产业仍然主要依靠投资、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管理进步及品牌效应等因素在市场竞争中的推动作用仍不明显。这些都制约了产业层次的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仍然比较薄弱。
  3、产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
  目前厦门市已有钨材料产业基地、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和视听通讯产业基地三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带动了产业链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但产业的集聚效应仍不明显,特别是对新材料行业的带动作用不够有力,这是制约新材料产业规模发展的又一主要原因。厦门钨材料产业基地在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的产品链结构上还不够理想,附加值比较高的终端产品比例仍偏低,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视听通讯产业基地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仍以终端产品为主,没有很好地带动上游高新材料的发展,硅基材料行业等的潜力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
  四、厦门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探索
  材料是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材料、信息、能源)之一,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构成了21世纪世界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之一。新材料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发展也越来越快,地位日趋重要。
  为加快推进厦门新材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发挥好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的特长和优势,着力打造基础研究集群、应用创新集群和产业化集群的战略布局,力争厦门新材料产业在“十二五”末突破产值1000亿元,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厦门市政府要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培育产业基地,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综合协调、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定期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明确发展和扶持重点,建立新材料产业统计报表体系,实施新材料技術标准战略,推动形成先导型的地方标准体系。
  2、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整合厦门新材料各细分领域的“产学研用”等资源,着手筹划组建厦门新材料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依托厦门大学、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研究所、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厦门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及厦门钨业、三安光电等骨干企业,加大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厦门市新材料关键共性技术。同时,发挥产业集群、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提供配套和服务,不断延伸产业链。
  3、设立新材料专项扶持资金。厦门市政府每年从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中拨出五千万元专门用于扶持新材料项目,重点支持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和成果转化项目等。
  参考文献:
  [1]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左振军. 新材料产业:体系初成 谋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12,(18):54-55.
  [3]福建省新材料产业振兴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
  翁卫红,女,1978年生,硕士研究生,现主要从事科技管理工作,先后参与了“创新大厦智慧系统示范工程”、“厦门电梯物联网安全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厦门市大学科技园”等项目,并成功协助引进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厦门材料研究院和产业基地落户厦门。
其他文献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组织,是企业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员工成长锻炼的初始地。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去实践完成;各项规章制度、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要靠班组来贯彻;原始记录、大量数据和信息要靠班组来提供。在煤矿,班组建设水平的高低、班组管理效能发挥如何,体现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团队战斗力,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家庭的安康。班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煤矿企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烟台市牟平区S家庭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资公司等的实际调查,从供需方两个维度研究和分析了该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在家庭农场背景下牟平区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技术提供与需求存在不对等性,家庭农场规模也制约了技术的推广。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在家庭农场背景下应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提出了建议:以需求为导向提供技术,协调供给方之间关系,重视乡土资
期刊
摘要:在电厂实现节能减排的条件中,“煤、水、油、电”为节能的重要指标,特别是煤的指标尤为重要,怎样降低煤耗,是现今电厂共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煤场管理方面,怎样去降低煤场损耗,针对大唐安阳发电厂煤场管理的现状,下文给于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共同探讨,期望给予指正。  关键词:煤场管理;储煤损耗;风损;雨损;自然损耗;分层压实  1 煤场概述  我厂储煤场分东西两部分,南北长270米,东煤场宽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建筑能源消耗的速度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而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形势。因此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新能源具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且将太阳能引入到供暖系统之中能为其能源节能减排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支撑。本文阐述了集中供暖系统的应用,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太阳能加热站;集中关暖系统;效益  1引言  随之社会发展的加快,人们生活在逐渐的
期刊
摘要:企业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推动企业改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的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党建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引领企业快速发展。本文结合自身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实际,着重就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党建工作,努力提高科学管
期刊
摘要:煤矿企业不仅要确保正常的安全生产,也要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对电气系统、设备运行、用电管理等进行改善,进而提高煤矿企业的用电效率,不仅促使设备运行的更加可靠,也大大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气节能;设计;供电系统;功率因数;电机调速  煤矿企业在实际用电时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尤其是新整合的小煤矿,经常出现偏小的供电线路截面、不合理的供电系统运行方式、不合理的变电所布置
期刊
摘要:民事执行是民事案件的最后一道程序,如果这一程序仍然不能给当事人带来公平、公正,必须有再给予其充分的救济。案外人异议制度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关键词:民事执行人;实体争议;案外人异议  《民事诉讼法》在第227条对案外人异议作了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
期刊
摘要:新农村环境规划是解决三農问题的桥梁,是新农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涵。借鉴外来成功的经验,立足国情,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体系,农村战略规划才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新农村战略规划系统工程中,生态环境规划是基础,只有生态环境好,有了重要的自然资源生产力才能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才有条件,改变农村的面貌才有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环境 规划 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
期刊
摘要:在市场产品的包装中,随处可见商品的包装设计离不开色彩的运用,在商品包装设计中根据色彩对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合理的运用色彩创作出精彩的包装是提高商品销售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商品的包装属于视觉语言,这个视觉语言表达得体能够很好的吸引顾客的目光。本文就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探讨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在商品包装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市场营销角度;包装;印象主义绘画色彩  引言  在当今社会,不管是在大
期刊
摘要:春植甘蔗是指在春季2-4月种植的甘蔗,由于这一时期气温逐渐升高,又处于万物生长的春季,甘蔗种植后生长快,分蘖率强,成苗率高。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一般应以春植为主,因此,种好春植甘蔗,对提高单产和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甘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目前我县甘蔗单产水平仍较低。主要因素有:甘蔗种植立地条件差,大部分种植在干旱的坡地,出苗不整齐,缺株多,同时,没有合理的施肥技术以及有效的病
期刊